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小唐在街上遇到一隻有趣的萌寵

小唐在街上遇到一隻有趣的萌寵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8-12 05:02:49

小唐在街上遇到一隻有趣的萌寵(在路口等待的狗狗)1

在路口等待的狗狗

唐禦倫

有一段時間,清晨從金源書刊市場路過時,總看見一隻小黃狗坐在人行道口。它沒有項圈沒有狗繩,符合流浪狗的标配,卻又規規矩矩:人行道亮綠燈,人流湧動,它不動;喇叭喧鬧,機車轟鳴,它也不動。妻子說,這隻狗狗好像在等人。路人也應該如此想法,所以既不刻意疏遠它,也不驅趕它,更不欺負它。

這讓我想起“忠犬八公”的故事。那隻叫“小八”的狗狗在主人去世後,每日都去主人歸來的火車站台等候。剛開始幾年,小八被當作一隻流浪狗,經常受熊孩子欺負和商店老闆驅趕。後來,有心人挖出了小八和主人的故事,并寫成文章發表在報紙上。人們才知道,原來這隻“流浪狗”竟是在等待主人歸來,于是開始善待它推崇它,稱其“忠犬八公”。最後,小八死在了這裡,與它的主人并排而葬。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是否向“根”而行,自來是有無靈性的分水嶺。兩隻小狗對家的眷念和回歸舉動,無意間就體現了它們的向根性。基于這一點情感共鳴,兩隻小狗被認為是有靈性的,也自然而然地與“沒有靈性”的流浪狗區分了開來。動物如此,人尤甚之。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兄弟姐妹幾人回老家尋祖屋的故事。文章作者六十多歲,他卧病在床的老父親九十多歲。估計是對生命有冥冥中的預感,老父親讓幾個孩子回老家尋祖屋。兄弟幾人在雜草叢生、已成廢墟的舊村裡一路探尋,多年前的記憶不時跳出來,但與眼前景象又難以吻合,回憶、尋找、疑問、論證,幾經波折,最終靠着祖屋旁的一棵大樹确定了位置。作者在文末交代,老爺子後來說,尋到了祖屋就找到自己紮根的土地,百年之後也有個歸處。

老人家“根”的觀念都是深入骨髓。我爺爺在世時,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回他老家(隔我農村老宅有幾裡遠)上墳。他總會講些老龍門陣,比如他小時候住的房子在哪裡,原來我們家的田是哪塊兒,這院子裡住的是哪些人,和我們有什麼親戚關系。遇見老熟人有時站着聊上半天,有時進屋坐一會兒,離開時又是一陣拉扯。言語不多的爺爺,一路上神采奕奕、滔滔不絕,仿佛近距離接觸這片故土,就獲得了某種神秘力量。又或者說,離紮根的土地近了,精神和靈魂就煥發了新的生機。爺爺去世前口不能言,沒法安排後事。父輩們知道他的心意,交了土葬費,将他葬在了老房子不遠的山坡上。

我對老家沒有太重的執念。這也是我們這代人的共性。自從讀書後,生活的地方從鎮上到縣城再到外省,隔家越來越遠,回家越來越少,卻也不怎麼想家,而是暢快地享受着沒有束縛的自由。就像樹苗,生機盎然,恣意勃發,心思全在生長素旺盛的樹梢,離土地越遠越有成長的快樂。

十年前,父母離開了老家,我所在的部隊也輪換了駐地。有時夜半查哨,一個人走在小路上,望着冰涼如水的月色,心裡竟湧出“四海漂泊”的凄涼。年輕人的傷感來得快去得也快。不曾細想,也未探究過憂從何來。

不久前,有陌生人加我微信,說是我小學同學。我将信将疑,加了好友。一聊才知道,他和我父親正好同回老家吃酒,拿到了我的電話号碼。讀小學時我們經常一起上學放學,畢業前一天還在他家躲過雨。小學畢業後因為不在一個學校上學,斷了聯絡。沒承想,過了二十幾年竟陰差陽錯恢複了聯系。和妻子講起這件事,頗為感慨地說:有老家在,隔得再遠都有剪不斷的千絲萬縷牽絆。那時也發現,本以為年輕人不一樣,卻終究逃不出“根”的窠臼。

不過細細看來,年輕一代與老輩人的确有區别。老輩人生在哪裡長在哪裡,根就在哪裡。他們和農村裡常見的松柏一樣,紮下了根就是一輩子,實在要搬“家”就必須帶着原生的泥土,即使這樣也鮮有長得好的。而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環境變化大、變動快。比如自己,生在鄉村、長在學校、活在城市,老家是根,工作生活的城市也是根。就像重慶随處可見的黃桷樹,每換一處土地種下,都會重新生根發芽,也會在生根的時節散落金黃、煥然重生,以為紀念。盡管表象明顯,但樹芯的年輪卻忠誠記錄了,與最初那片土地的永恒羁絆。

幾個朋友無意間聊到死後之事。有人說,就近葬在陵園,孩子上墳方便;有人說,把骨灰撒了,融入山川;有人說,想起有點怕,沒曾想過……我想,等自己老了,或許會去生活過的地方走一走,像“小八”等待主人一樣,最後望一望自己紮根的土地,也讓心靈和肉體有個歸處。

(作者簡介:重慶市散文學會會員,曾入行伍,好詩文曆史,現在重慶市總工會任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