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車廂一角。
體驗仿佛在時空裡穿梭
就算坐過高鐵,很多人也特别期盼坐上貴州自己的第一趟高鐵。按照工作慣例,将視察團成員送到目的地貴陽北站後,司機和工作人員便可回單位。但,這是貴州的第一條高鐵。大家并沒有回去,而是紛紛申請也上了這趟列車,“見證貴州速度”。
流暢的線條,潔白的外衣,“和諧号”的外形猶如大家閨秀,安靜地等候着乘客的到來。着紫色套裙的“高姐”優雅微笑,與列車相得益彰。上午8:28,列車緩緩駛出貴陽北站,目的地是從江站,全程301公裡。
250km/h是本次列車運行的最高速度。一上車,衆人就把目光聚焦在了車廂連接處的電子屏幕上方。
從貴陽北站到龍裡站時,由于沒有行駛在貴廣高鐵專線上,車速控制在了130km/h左右。列車行至龍裡站時,不過一分鐘時間,電子顯示屏上紅色的字體迅速跳到了250km/h。“咔咔咔”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下了這曆史性的一刻。
高鐵的模樣、高姐的形象、行駛的速度、車廂裡的景象……被視察團100多名乘客,紛紛發到了微信的“朋友圈”,迎來一片點贊之聲。
衆所周知,貴廣高鐵貴州境内的橋隧比為92.1%,也就是說,每行駛100公裡,就有92.1公裡是在隧道或橋梁上。記者坐在高鐵裡最直觀的體驗是,隧道一個連一個,一會兒白天,一會兒黑夜,仿佛在時空隧道裡穿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車廂裡開着燈,視覺上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高鐵行駛之處,偶爾會看到高速公路。在高鐵上,乘客真正體驗到了什麼叫“高鐵速度”,不過眨眼的功夫,就将疾馳的汽車遠遠甩在身後。尤其是高鐵與高速平行時,車輛更是望塵莫及。
速度從江到貴陽84分鐘
記者在體驗過程中,參觀了一等車廂和二等車廂。
車廂裡的過道将一等座位分為兩邊,每邊各兩個位置。二等車廂稍窄,有一邊為三個座位。即便是這樣,二等車廂也比飛機的經濟艙更為寬敞。此外,每個座椅背後都有一個小桌闆,亦比飛機上的稍長和稍寬一些。記者在小桌闆上放了一杯水,沒有一滴水灑到桌子上。
在駕駛室裡,記者看到了與火車頭完全不同的“裝備”。首先,高鐵駕駛室内沒有方向盤,隻有一位着工作服的司機,且他不用操作,隻需監控面前的顯示屏,列車運轉正常即可。他的工作是,如果列車遇到突發狀況,及時作出反應。
對于乘客來說,從貴陽到廣州的列車開通後,時間需要5個小時左右。那麼,這麼長的時間裡,就餐如何解決呢?
記者參觀了高鐵餐車。餐車寬敞明亮,布置得非常溫馨,同時可容納四五十人就餐。想點餐想吃盒飯,都非常方便。
如果晚上坐高鐵的乘客,想來一杯小酒,有這個可能性嗎?記者看到,在乘客提示牌上寫道,有設計成吧台式的座椅,還真的可以喝幾杯小酒,與三五好友聊天。甚至,還可以來上幾盤零食。
這趟體驗,大家稍顯遺憾的是,在隧道裡行駛時,手機沒有信号。據有關人員介紹,是移動網絡尚未開通的緣故。
大家知道,由從江到貴陽開車大約需要4個小時,那麼,坐高鐵需要多久呢?
從江返程貴陽時,視察團的列車并沒有停靠,以230km/h—250km/h的速度行駛,到達貴陽耗時84分鐘。如果以250km/h計算,貴陽到廣州861.7公裡一直行駛的話,隻需要行駛3.4小時。
感受無可比拟的貴州速度
作為新聞界别的代表,貴州出版集團董事長彭曉勇也上了這趟列車體驗。
“我真正體驗了一把貴州速度,一個字——爽!兩個字——過瘾!”彭曉勇說,高鐵的速度在某種意義上是貴州改革的速度,發展的速度,開放的速度。坐上高鐵,讓人感受到貴州的發展正在随着高鐵的開通加速奔跑,很刺激。
舒适快捷,是彭曉勇坐在高鐵上的第二個感受。他說,以往由從江開車到貴陽,大概耗時4個小時,而坐高鐵現在3個小時就可以一個來回,非常快捷方便。
科技含量在高鐵上也體現得淋漓盡緻。比如,衛生間是觸摸式的抽水馬桶,幹淨方便。而座位更是給了彭曉勇很深的感受,“調試很方便,還可以躺,在從江掉頭回貴陽時,座位還可以直接180度轉向。”
另外,場站建設也很有特色,從江站的鼓樓,客運設施,都有濃郁的侗族特色,會讓遊客一到貴州就體會到濃郁的民族味道。
高鐵的開通,黔東南、黔南與貴陽和沿海的空間距離一下子縮短了,對當地的旅遊,有巨大的發展機遇。彭曉勇說,交通曾經阻礙了兩地的發展,但其生态與文化保護得非常好。高鐵開通後,這些地區的民族風情馬上會讓外來遊客感興趣,會帶來很好的經濟效應。
彭曉勇認為,随着将來貴州各條高鐵的開通,相信貴州與各地的聯系會越來越緊密,越來越方便。貴州将會越來越開放,在開放中也越來越增加發展的自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