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體驗師@瘦子說,首發于糖紙衆測。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瘦子說,一個努力成為獨立攝影師的不合格數碼愛好者奶爸。今天想跟各位聊一聊,前陣子糖紙衆測寄過來的一款産品:OPPO Enco X2真無線耳機。
不知不覺,手機産品取消傳統的3.5mm耳機孔,已經有很多年。如今大家都不會太在意這一點,一方面是很多手機沒得選,默認取消;另一方面則是這幾年來,無線耳機産品很多,給了大家更多的選擇。
像我就是其中一個,這幾年來随身使用的,已經完全是無線耳機了。而在選擇無線耳機上面,要成為我會主力去使用的,必須要有幾個點:一個是需要帶有降噪,一方面則是佩戴和交互要舒适,再一個才是音質表現。
所以今天就借着已經用了一段時間的OPPO Enco X2的這個機會,分享一些我的感受。
首先一個,需要帶有主動降噪。
為什麼我喜歡主動降噪的耳機,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可以幫我排除外界噪聲帶來的幹擾。
平時的工作多是拍攝和碼字,因為也做着一些自媒體的内容。拍攝和寫内容的時候,思路是很重要的東西。而如果外界比較嘈雜,各種聲音就容易打斷思路。
而主要工作的地方是工作室或者在外面的咖啡店,因為我也喜歡待在咖啡店去寫稿。即便是在工作室,所處的環境也沒辦法很安靜不被幹擾。所以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無線耳機,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幫助我提高效率的一個夥伴。
在換到OPPO Enco X2之前,我日常使用的另外一款無線耳機,也是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不過沒有對比,就不會感受到差别。随着無線耳機降噪深度的提升,這次OPPO Enco X2的降噪深度也達到了45dB。相對我之前的,過濾得更徹底。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人聲部分。
之前的無線耳機在主動降噪效果上,更多是過濾了低頻部分,對于人聲的過濾稍微弱一些。所以當我在外面咖啡店的時候,旁邊的人在交談,我很多時候都還是聽得到,這也是最容易給我造成幹擾的。除非把音量開到很大,但是這樣又對聽力不太友好。
而這一次OPPO Enco X2更深度的降噪體驗,在人聲部分就有着更好的過濾效果。最簡單的例子,我在咖啡店寫稿的時候,帶着OPPO Enco X2,開啟一半音量聽歌工作,半米之外的隔壁桌在聊天,我也完全聽不到了。這樣一來,就能夠給我更加專注的體驗。
當然,在降噪效果上面,OPPO Enco X2也并非說戴上就完全聽不到外界聲音。不播放音樂的時候,環境附近的人聲其實還是可以聽得到一點的,隻是會降低很多。而播放音樂,别人交談的聲音聽不到了。但如果是在戶外環境下,路過的汽車鳴笛的聲音,還是可以隐約聽得到的。但相對我之前的耳機,過濾效果也明顯了很多。所以在主動降噪效果上面,OPPO Enco X2确實給了我更棒的體驗。
噢對,還有一點功能設計也帶給我體驗提升的,就是OPPO Enco X2會保持摘下耳機時的模式。像我日常都是喜歡開啟深度降噪模式來使用耳機的,摘下之後下一次戴上,默認就是降噪開啟的。
而我之前的幾款耳機,默認都是關閉降噪的,所以每次戴上之後還得手動切換一下降噪模式。相對而言,OPPO Enco X2這樣就更方便我的日常使用。
第二個,佩戴和交互體驗。
在這上面,OPPO Enco X2也帶來比較舒适的體驗。但有一點讓我不解的,就是它的無線充電設計。
耳機電池倉支持無線充電,也是我個人會更喜歡的,因為我是無線充電偏好者。日常巴不得所有的數碼設備都能配備無線充電。
OPPO Enco X2的電池倉也是支持無線充電的,但是它和我之前接觸過的所有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耳機電池倉都不同。因為它的感應線圈是設計在了開蓋這一側的。所以給它無線充電是要反扣過來,露出背面連接鉸鍊和丹拿聯名logo的。
這一設計屬實讓我摸不着頭腦,想不明白。在一開始要給它無線充電的時候,習慣性地放上去發現沒有反應。以為位置沒對準,搗鼓半天都不行還以為它無線充電壞了,結果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是在正面的。這還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設計的,不太明白為什麼。這樣的話就得重新調整這種細節使用習慣了。盡管說它不用經常充電,但始終給我的感覺還是挺奇怪的。
除了無線充電的這一設計之外,在佩戴和交互體驗上面,OPPO Enco X2給我的感覺就都還是很舒服的。
佩戴上,它是入耳式的設計,比較符合我個人的喜好。耳機我一直以來都是首選的入耳式,因為我自己的耳朵輪廓構造,平頭或者半入耳的耳機一直以來都沒辦法給我很舒适的佩戴感受。即便是佩戴感口碑一直很好的AirPods,我之前也嘗試了一番,還是沒有入耳式的舒服。
OPPO Enco X2雖然在一開始的時候拿起耳機本體感覺個頭并不算小巧,但是佩戴起來它是比較貼合我的耳朵的。所以在佩戴感上面體驗比較舒服。不過因為入耳式的設計,長時間佩戴難免有耳壓差。所以剛開始無感佩戴,長時間之後摘下來,還是會感受到耳朵位置有壓力差異的變化。
當然日常大多數時間我都不會很長時間戴着耳機,也不推薦這麼做。即便是要專注在工作,适當的時間摘下來放松一下耳朵,自己也可以起來走走動動緩解一下,這樣反而才能更持續高效。
而在交互體驗上面,OPPO Enco X2給我的感覺是更舒服的。基本上實用的功能交互配備,它都很齊全。還有像前面說到的,會記住上一次摘下的模式狀态,給了更方便的體驗。而像什麼雙設備連接、自動切換啥的,都很齊全。
不同的是,OPPO Enco X2在日常的操作上面,采用的是按壓和滑動兩種方式,相對我之前的耳機用起來感覺也更順手。
OPPO Enco X2上面設計了長按、短按、雙壓、三壓耳機柄的交互,用來日常切換降噪模式或者播放、接挂電話、切歌等操作,還有上下滑動耳機柄可以調節音量。同時按壓操作配備了聲音反饋,給我的感覺更順手。
并且它的識别效率很高,在這些天裡面,就沒有出現過交互誤判的情況。相對以往一些采用觸控敲擊的耳機,效率高出來很多。
另外也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我搭配的是主力工作用機OPPO Find N使用它比較多。在耳機的一些其他功能設置上面,都是可以直接通過藍牙設置界面來完成的。不用像以往需要另外下載一個App來進行個性化設定,這一點也給我感覺更方便。
當然,如果是其他品牌的耳機來搭配OPPO Enco X2,就還是需要單獨下載App來實現。所以,同品牌設備之間的聯動,還是更舒服的。
最後一個,再說說音質吧。
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音質這種東西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最好大家還是可以實際去聽一下,感受一下,才能得到自己的評判。
在OPPO Enco X2上面,針對音質OPPO給出了很多的表現。這一次官方宣傳的久石讓調音,加之Enco X系列作為旗艦和丹拿聯合調教,所以OPPO Enco X2這次直接給出了4種調音風格讓我自己選。另外它還有黃金聽感功能,根據耳道結構和聽力特征來自動調整适配一個個性化的聲音。這些看起來,都挺厲害的。
但根據自己的喜好,這些天裡面我個人最喜歡的是Dynaudio澎湃爽朗這一個音質選擇。因為我日常喜歡聽低音更明顯、更厚實澎湃的感覺。OPPO Enco X2的這個音效,比我之前的用過的所有無線耳機,甚至相對它自己的其他幾個音效,也都有更明顯的低音加強。所以對比下來是我個人更喜歡的。
在這個音效模式下,OPPO Enco X2給到我更厚實、明顯、飽滿的低音感覺。特别是在犯困的時候,我會打開收藏的重低音列表轟一下自己,這時候更有力量的低音可以給我提提升。所以這個音效模式是我更喜歡的。
而這次官方側重的久石讓大師音效,給我的感覺是整體比較均衡的。中高低音的分離表現比澎湃音效會更細一些,相對減弱了一點低音的空間。而這個音效對我而言,它适合在休閑的時候聽我喜好的陳奕迅、毛不易、莫文蔚等有人聲的曲子,或者在看視頻的時候用。
所以在音質上面,OPPO Enco X2也是給到我很舒适的體驗的,可以很好的勝任我日常聽音的喜好。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感受。對于不同人來說,還是推薦實際去聽一聽,再做評判。
最後,總結一下吧。
十幾天的使用下來,OPPO Enco X2給我的更多是舒服的體驗。除了說上面提到的無線充電的設計有點讓我不解,其他地方它都是能夠讓我作為日常使用的一款數碼産品,而且相對之前接觸的同類型産品,都有所提升。
而就我個人而言,耳機産品我的最高能接受的價格,也就是千元級。一方面對于音質并非特别Hi-Fi的那種需求,更多還是看重在日常使用上面,它能帶來的舒适感。而這次OPPO Enco X2的定價,也正是在我能夠接受的一個區間裡面,也是很精準的瞄準我這樣的用戶了。
更舒服的降噪體驗,豐富的功能交互,而且可以搭配我的主力OPPO手機,體驗很好。它不完美,但瑕不掩瑜,也正好能滿足和提升我對于無線耳機的體驗,是一個我會去推薦的産品。但也有一點,這類型的産品依舊推薦各位實際去試一下,聽一下,再看是否适合自己。
最後,以上就是本篇的所有分享,感謝各位的閱讀。如果您有關于OPPO Enco X2的其他方面想要了解,歡迎評論交流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