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月亮的畫?眼見着中秋節就要到了每年這個時候,皓月當空,一家人總會圍坐在一起,吃着月餅唱着歌兒,其樂融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描寫月亮的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眼見着中秋節就要到了。
每年這個時候,皓月當空,一家人總會圍坐在一起,吃着月餅唱着歌兒,其樂融融。
突然,身邊的小寶貝提要求了:“媽媽(爸爸),我要聽月亮的故事!”
對“身經百戰”的父母來說,這個要求簡直太容易滿足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中秋節的故事就是這樣信手拈來。
可親愛的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總顯得對這些故事意興闌珊?這些中國傳統故事,可都是從你的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小時候就開始流傳了。經過一代又一代,早就家喻戶曉,寶貝更是不知道已經在哪裡聽過無數遍了。
是時候換換口味,來點新鮮的玩意!
讓我們看一看那些圖畫書裡的月亮!
01 | 晚安,月亮晚安,月亮 (美)瑪格麗特·懷茲·布朗 著 (美)克雷門·赫德 繪 阿甲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天略童書館 出品)
在綠色的大房間裡,一隻小兔子躺在床上。"晚安,房間。晚安,月亮。"他向這個燈光柔和的房間裡的一切熟悉事物:三隻小熊坐在椅子上的那幅畫,座鐘和短襪,小貓和手套,等等的所有東西,一一道晚安。
每次提到月亮,這本書是必須放在第一位的。
倒不是因為它的故事有多麼精彩,畫面有多麼精緻。如果隻是草草翻一遍故事,你可能還會有些納悶:“這種故事有什麼讀給孩子聽的價值嗎?”
别忘了,童書(尤其是圖畫書)是需要和孩子共讀的。此時,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篇完美的睡前故事。充滿詩意的文字,柔和平靜、催人欲睡的畫面,共同營造出一份溫馨惬意的氛圍。你可以試着在睡前,把孩子摟在懷裡,再跟TA一起翻開這本書。一邊用手指着畫面,一邊慢慢地讀,故事的魔力才會真正展現在你們面前。
再來看看這部作品的兩位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和克雷門·赫德。是不是有些眼熟?沒錯,就是創作《逃家小兔》的那對黃金組合。
這部童書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絕對值得你捧在手中與孩子共讀。
02 | 爸爸,我要月亮爸爸,我要月亮 (美)艾瑞·卡爾 著/繪 林良 譯 明天出版社 (信誼 出品)
小茉莉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便拜托爸爸把月亮摘下來,于是,爸爸拿了一架好長好長的梯子,架在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努力地向上爬呀爬……
這是個有關愛與夢想的故事,上下打開的多種折頁,讓孩子驚奇地在變化中感受到空間的延伸。孩子從故事情節中,不僅可以了解長短、高矮、大小等概念與豐富的形容詞,還能觀察到月亮陰晴圓缺的自然現象。
當然,最吸引孩子的還是故事本身。
“請你把月亮拿下來給我!”故事一開始,小茉莉就給爸爸出了一個難題。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可能有很多父母都曾經被這樣的“無理”要求難倒過。而小茉莉的爸爸并沒有像大多數父母那樣束手無策,他勇敢地向這一難題發起了挑戰。于是借着卡爾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小茉莉的爸爸找來了好長好長的梯子,真的把月亮帶回了家。
如果你以後再面對這個問題不知如何是好,就直接翻開這本書,把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小茉莉的爸爸幫你解決眼前的難題吧!
另外還要額外說一句:卡爾在作品中設計了幾個特殊的頁面,孩子看到後一定會大呼過瘾!
03 | 月亮的味道月亮的味道 (波蘭)麥克·格雷涅茨 著/繪 漪然 彭懿 譯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月亮,是什麼味道呢?是甜的還是鹹的?真想嘗一小口啊!夜裡,動物們望着月亮,總是這麼想。可是呢,不管怎麼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着月亮……
在一個靜谧的夜晚,一隻小海龜仰頭看着天上圓圓的月亮,終于下定決心。他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可是月亮那麼高,小海龜爬到山頂,還是夠不着。于是他邀請其他小動物加入隊伍,大家夥兒疊着羅漢往上摸。
可沒想到,每當小動物們搖搖晃晃地摞起來,使勁往上夠的時候,月亮都會孩子氣地,輕輕地往上一跳……
于是摸月亮的隊伍一再擴大,動物們一隻又一隻地往上疊加。需要注意的是,這每一次的疊加,并不是簡簡單單的重現。在每一次變化中,每隻動物都在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在釋放着他們的力量,一起向上支撐着。
最終,他們摸到月亮了嗎?
賣個關子,去書裡找答案吧!
這是一部充滿童趣的圖畫書作品,書裡的情節一定能跟孩子産生共鳴。小心,孩子拿到這本書之後,可能會讓父母為TA讀上一百遍哦。
04 | 小貓咪追月亮小貓咪追月亮 (美)凱文·漢克斯 著/繪 黃憶慈 譯 明天出版社 (信誼 出品)
小貓咪看到天上的一輪圓月,誤以為是一碗牛奶。她想盡辦法要喝到這碗美味的牛奶,可是遇到了很多挫折。失望的小貓咪回到了家,沒想到等待她的是一碗真正美味的牛奶!
這是一本線條簡潔、顔色單一的圖畫書作品。
也許還有很多家長仍然固執地認為,圖畫書就應該是那些顔色鮮豔的作品,像這樣隻有簡單黑白線條的“半成品”,孩子怎麼可能會喜歡呢?
其實這不過是成人的刻闆印象在作祟。
你已經忘記自己小時候看過的小人書嗎?那些精彩的故事可都是由黑白線條構成的!
不要想太多,靜下心來,帶着孩子翻開故事,在那一幅幅簡潔而又純淨的畫面中細細體會。
或許這時你會對小貓咪的所作所為感到眼熟——孩子當初剛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不也是這個樣子嗎?沒錯,這隻稚嫩的小貓咪對月亮的好奇和執着,不正與孩子探索世界時的表現一樣嗎?
這部畫面簡潔并不簡單、顔色單一并不單調的作品,在2005年獲得了圖畫書的重要獎項——凱迪克金獎。絕對值得一讀!
05 | 帶着月亮去散步帶着月亮去散步 (英)卡羅琳·克缇斯 著 (英)艾莉森·簡 繪 柳漾 譯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當夜晚來臨時,人們都進入了夢鄉,有一個小男孩和他的月亮朋友卻開始了他們的奇妙旅程。讓我們帶着月亮去散步,在月光下,一起在作者的想象力中飛翔。
月亮就如同我們最親切的朋友,跟我們一起穿過森林,繞過教堂,越過小橋……最後目送着我們走進家門,伴我們進入夢鄉。
這是一本極具想象力的圖畫書作品。
卡羅琳·克缇斯優美的抒情詩,配合艾莉森·簡唯美的“碎蛋殼畫”,共同打造出了這樣一部如夢如幻的圖畫書作品。
故事中的小男孩帶着月亮穿過森林,越過草地,翻過小橋,漫步在鄉間小路上。在月光的照耀下,那原本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夜晚世界,仿佛一刹那變得如此美好和奇妙。
翻開書頁,瞪大了雙眼看着小男孩和月亮手拉手穿過夜晚的星空,還在夜空中蕩起了秋千。當看到月亮一不留神碰到教堂的尖塔,那一臉的驚慌失措時,書前的我們也會替他擔心起來吧。
整部作品讀來朗朗上口,詩意十足,透出一股濃濃的浪漫氣息。如果我們在閱讀這部作品的同時,也學着故事中的小男孩,帶着月亮去散步。那麼在經曆了散步的過程,你會發現,這裡有美好,有無奈,還有更多的精彩。
06 | 14隻老鼠賞月14隻老鼠賞月 (日)岩村和朗 著/繪 彭懿 譯 接力出版社
老鼠一家為了賞月不畏艱難,把賞月台搭建到大樹上。對于老鼠們來說,在高空中用細長的樹枝把賞月台搭起來談何容易,這期間沒有一隻老鼠畏縮。在賞月台上,一家人把所有東西都擺的整齊有序,終于開始欣賞起美好的月光。想知道小小的老鼠們是如何搭建起高高的賞月台嗎?那就來讀一讀這本書吧!
這是日本圖畫書大師岩村和朗的代表作——“十四隻老鼠”系列中的一部作品。
這個系列畫的大都是發生在孩子身邊的故事,洗衣、種地、搬家、春遊……都是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情。
在這個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10個孩子組成大家庭中,十四隻老鼠相親相愛,其樂融融。它們年齡、個性、能力都不同。為了生活他們團結合作,發揮特長、互相照顧,齊心協力克服種種困難,過着和諧美滿的家庭生活。這種不畏生活艱難、勇于自己動手,熱愛家庭的态度,正是現代都市兒童的最需要學習的。
岩村和朗通過自然、細緻的畫面,再現出老鼠們的智慧、勇敢、機警和群策群力的、動腦創造的積極人生觀。書裡的畫面層次豐富,每一頁都隐藏着好多驚奇,好多神思,仔細閱讀才會發現,反複體味才更有驚喜。
同時,作者對大自然的熟稔于心,觀察入微,“十四隻老鼠”系列中無數細節、故事,盡被巧妙編織于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變遷中。讀者可從圖畫中分辨不同季節動植物的生态,在不知不覺學會面對絢爛的大自然遠觀近察,體驗時序之美,變遷之韻。
對了,作品中總共出現了14隻老鼠——2隻老年鼠、2隻成年鼠、10隻幼年鼠,建議你提前把10隻幼鼠的個體特點弄清楚。如果你的孩子問起老鼠的排序,可不要啞口無言哦!
好了,紙面上的月亮賞完啦。
不過,這可不算完哦!一定要帶着孩子走出家門,擡頭看看天上那皎潔的圓月,這個中秋節才算得上完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