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學普及和科普服務創新

科學普及和科普服務創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1:16:26

科學普及和科普服務創新?作者:楊梅、鞠鵬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既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細化指導,也是未來中國開展科普工作的指導綱領性文件它内容豐富、立意深遠,為新時代中國科普工作設立了新起點,也為我們普通的科普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科學普及和科普服務創新?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科學普及和科普服務創新(讓科普與科研雙向奔赴)1

科學普及和科普服務創新

作者:楊梅、鞠鵬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既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細化指導,也是未來中國開展科普工作的指導綱領性文件。它内容豐富、立意深遠,為新時代中國科普工作設立了新起點,也為我們普通的科普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為何科普這麼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事業蓬勃發展,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高。我國科普事業蓬勃發展,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高,當前的科普已經形成了“黨的領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社會協同、開放合作”的共赢模式。如《意見》所述,科學普及是土壤,民衆是基礎,億萬大衆的科學素質提升了,才能理解科技、欣賞科技、追求科學真知,吸收科學的養分,科學的土壤才會肥沃,奇思妙想的種子才會從這些肥沃的土壤中吸收養分破土而出,開出文明之花、結出社會富足之果。雖然它們并不一定都能長成科技創新的大樹,但正是這些大大小小、功能多樣的小植株,與大樹構成了和諧的生态系統,令科技創新的參天大樹不會孤立于荒漠之中,也為應對明日的未知,提供無限的可能。培育肥沃的土壤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因此科普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終身學習。盡管漫長艱苦,但每位參與者都能體會到因為土壤不斷改良而帶來的科技碩果,它們将持續而長久地改善、提升我們的生活,正如曆次科技革命帶來的成就一樣。

誰來做這些的科普工作?大衆是科普工作的對象,但大衆也是科普工作的執行者。傳我所知,學我未知,凡有一絲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者,皆是科普工作的參與者。科學知識從發現者向更多的人進行傳播,固然有先後和影響的程度之分,但最終如丢入平靜水潭中石子産生的漣漪,将這種信息傳向整個池塘,并永久地提升了池塘的水位。科學發現是這顆石子,科學家、科技工作者、青年人、公衆是這一圈圈知識漣漪的受益者和傳播者。通過系統的安排以及相關制度的設定,保持知識信息的傳播鍊,保證科學知識以下一環節可以感知和接受的方式正确傳導下去,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各單元的職責。在其中,科技工作者應是主力軍,他們不僅是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發現者、生産者、創建者和弘揚者,更應該是傳播者。科技工作者有着最優秀的接受及思辨能力,也是多種類型社會角色(如家庭、工作單位、社區、交際圈)的多元節點,具有信息過濾、強化、翻譯的能力,也具備快速應用實踐知識的精力和時間。

科普工作我們能做什麼?不同領域的科學知識如不同顔料袋中被擠出的五彩斑斓的顔色,被不同的人繪成風格奇異的畫呈現在公衆面前。公衆隻看見了畫作呈現出來的氣勢磅礴、瑰麗奇幻,卻忽略了顔料是基礎、想象力是核心、努力嘗試繪畫才是畫作呈現的關鍵。從社會需求出發,傳播不同學科的科學知識,激發公衆的科學想象力,鼓勵并幫助他們中的願意嘗試的人進行“創作”,是現階段各個科普單元能做的事情。我們應當窮盡所能,幫助公衆抽離出他們感興趣的科學本質和原理,用其可以理解的方式翻譯科學的信息,以激發大衆對科學的興趣。

科普我們如何做?科技資源是科普的“源頭活水”。國立科研機構有着豐富的科研成果、科教資源和完善的科研設施,在一定程度上這些都可以轉化為科普資源和科普内容。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統籌安排,不斷探索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實驗室對公衆開放,助力公衆了解基礎科研,培養公衆對科學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深入落實中國科學院“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計劃,進一步推動科研與科普的有機結合,實現“雙向奔赴”。近年來,研究所充分發揮科普資源優勢,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滿足公衆對科學的興趣,激發公衆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和科技創新的熱情。良好的踐行科學普及社會責任,助力科普事業發展,打造新時代發展的“科普之翼”。

《意見》同時指出各類媒體要發揮傳播渠道重要作用,加大科技宣傳力度,主流媒體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增加科普内容。昆明植物所一直倡導“科普 宣傳”的科普策劃模式,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将研究所特色科普資源通過紀錄片、網絡直播、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不同形式開展科普宣傳,充分展示研究所特色科普資源。總之,我們應當把科普當做生活的日常,它是我們理解自然、社會、甚至未來的基礎,是我們享受更好的科技産品、改善生活質量、創造更多财富的“說明書”。

未來将至,科普将是改變我們個人、國家的新思維“基礎設施”。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來源: 光明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