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朱厚熜 畫像)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
嘉靖皇帝收到了他自登基以來,最為嚴厲,最為尖酸,最為刻薄的一封奏疏。
這一封自臣下遞交而來的奏疏,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世宗皇帝朱厚熜沉迷道教,妄想長生,錯聩誤國的不良行徑,更指出了君王之下的明帝國吏貪将弱,民不聊生,并且把這一切的過錯都歸咎于——皇帝無德。
乃至于,奏疏中甚至拿皇帝的年号“嘉靖”來做諷刺,認為以嘉靖為年号,意味着“家家皆淨而無财用”。
這道奏疏的名字,叫做《治安疏》,又稱為《直言天下第一疏》,而寫下這篇奏疏的,是一個叫做海瑞的人。
海瑞,字汝賢,海南瓊山人,嘉靖二十八年舉人。
海瑞同志讀書緻仕,考取功名之時,正是明代大賢王守仁的學說極盛之時。
王守仁的心學,其實本質上,是一種唯心主義。
但除了唯心主義之外,王老師還提倡知行合一,立誠立信。
心學風靡大明,傳播于城巷和鄉野之間,對正在勤學苦讀的海瑞,或多或少的也産生了一些影響,他認為心學對他最大的幫助,不是讓他通曉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而是讓他感悟出了一條獨屬于他的為官之道。
(王守仁 畫像)
海瑞的為官之道,就是上折子。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揮毫潑墨,寫了一篇《治黎策》。
《治黎策》言辭犀利,把海南府當地的時政一頓點評,可謂針砭時弊,十分辛辣。
這一封論策沒有惹惱當時的主考官,卻為海瑞換來了一個舉人的頭銜。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海瑞到京師參加會試,又在會試考試中上了一封2.0版本的《治黎策》,言辭更加犀利,内容更加辛辣,幾乎把本朝之弊政罵了個劈頭蓋臉。
但這一次,海瑞似乎沒有之前的好運了。
他這一封策論寫得慷慨激昂,但一經投出,便如石沉大海,再也沒有了消息,毫無意外,海瑞落榜了。
在作者看來,海瑞應該是一個充滿了理想和抱負,以及無窮鬥志的年輕人。
這樣的年輕人,他在面對這個世界時,隻會想着把世界幹翻,而絕不會想要和這個世界和解。
既然科舉考試不是我的出路,那麼我就換一條路。
《海忠介公年譜》:閏三月谒選,授福建南平縣教谕。
放棄了科舉考試的海瑞在當地布政使部門的舉薦下,到了福建府南平縣做了一位教谕。
教谕一職,初設于宋,是朝廷設在全國各地學堂的老師。
(學堂)
明時,朝廷在各地開設“縣儒學”,是一縣之地的最高教育機構。
而海瑞所擔任的這個“縣儒學”的教谕,相當于是當地縣學的校長。
官職簡單明了,看得出來,是個清水衙門。
衙門雖然是清水衙門,但規矩依然不少。
各級領導經常來縣學視察,今天禮部派個侍郎來看看,明天都察院派個禦史來看看,以往,領導們下來視察,學校裡這些無籍無品的的教喻們,往往都誠惶誠恐的跪在地上迎接,隻有海瑞,自打來南平當了教喻之後,從來沒跪過這些官員們一次。
不僅不跪,海瑞口中還振振有詞,他表示如果是在官場,見到大人我應該下跪,但這裡不是官場,是學堂,學堂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地方,是神聖的,所以不應該搞什麼跪拜的大禮。
在南平做教喻幾載,到了嘉靖三十七年,海瑞終于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正兒八經的官職,淳安知縣。
淳安,地處浙江省西部,是江南極為富庶之地,海瑞在淳安勤懇認幹,為官清廉,政績斐然,原本老老實實地幹上幾年,是能升職的,但很可惜,海瑞遇上了嚴嵩。
《明史》上說嚴嵩是大明巨奸,但縱觀嚴嵩一生,奸倒還好,這位仁兄,主要是貪。
他是内閣首輔,權力極盛,官員紛紛攀附,形成了極為龐大的“嚴黨”,大家上行下效,沆瀣一氣,貪贓枉法,在當時簡直成了明王朝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嚴嵩 畫像)
時值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朝廷委派禦史鄢懋卿出使兩浙,督辦鹽政事宜,順便替皇帝體察一下各地民情。
這位鄢禦史,正是嚴嵩的爪牙,為官不端,行迹惡劣,下到兩浙一帶,每到一處,必然是貪污腐敗,有送錢的就收錢,無送錢的就勒索,大明官場黑暗,京師官員們尚且紛紛投身嚴黨,趨炎附勢,以至于斯文掃地,地方官員們更是毫無骨氣,對鄢懋卿是畢恭畢敬,各種孝敬打點,奉送真金白銀,實在沒錢可送的,也要送點當地的土特産聊表心意。
鄢禦史在浙東一帶賺的是盆滿缽滿,很快到了浙江西部的淳安縣,張開雙手等着當地縣令對他行賄,沒想到卻遭到這個小縣令十分不客氣的對待。
《明史》:都禦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
鄢禦史到了淳安,海瑞對他的食宿安排非常一般,簡直可以用簡陋來形容,鄢禦史要求海瑞在縣衙裡為他舉行歡迎晚宴,沒想到海瑞表示縣衙太小,容不下那麼多車馬人手,二話不說就給拒絕了。
要錢,沒有,要命,不給!
鄢懋卿這個人,依附嚴嵩,權力很大,朝廷裡很少有敢得罪他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淳安遭到了小縣令海瑞如此的針對,卻隻能自認倒黴,當做吃了啞巴虧。
原因沒有别的,那就是海瑞在當地的群衆基礎十分之好,萬民擁戴,百姓袒護,鄢懋卿就算再狂再傲,也不敢和民意抗衡,隻好悻悻離去。
(鄢懋卿 形象)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兒,本來在淳安政績卓著,可以調任要職的海瑞因為得罪嚴黨而屢遭打壓,直到嘉靖四十三年,即公元1564年,才調任京師,擔任了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
而兩年以後,海瑞就寫出了文章開頭那一封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治安疏》。
那是在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十一。
那一天一大早,海瑞在京師一家棺材鋪裡買好了棺材,将妻兒家小托付給了朋友,揣着《治安疏》就上朝了。
這一封奏疏很快經由内閣送到了皇帝的案上,而明世宗朱厚熜隻讀了一半,臉色就開始發白,薄薄的嘴唇更是輕輕發抖,額頭上青筋畢露,顯然是盛怒之極的表現。
皇帝将這一封奏疏狠狠地擲在地上,對宮外的兵士們大喊:
《明史》:趣執之,無使得遁!
來人,快去把他給我抓住,别讓他給我跑了!
這已經不僅僅是帝王的憤怒,而是發自于帝王心底裡聲嘶力竭,怒不可遏地叫喊。
因為,這個小小的戶部官員,揭開了這位大明帝王的遮羞布。
而在此之前,雖然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對皇帝的執政風格頗有微詞,很有看法,但大家都十分心照不宣地選擇了緘默。
(大明)
大家都知道,嘉靖皇帝早已經悟出了政治的真谛,那就是瘋狂地打太極,讓大明王朝所發生的一切都圍繞着四個字:政不由己。
有事兒,就交給大臣們去争,誰争搶到了,就交給誰去辦。
做對了,皇帝有賞,做錯了,責任永遠不在皇帝自己的身上。
俗話說“萬允萬當,不如一默”,任何一句話,如果你不說,那麼你就永遠都是這句話的主人,而如果你說出口,那麼你便永遠是這句話的奴隸。
嘉靖不會開口,他會讓内閣開口,讓司禮監開口,讓嚴嵩開口,讓這幫文武大臣們永遠地揣摩自己,研究自己。
而自己,永遠是自己。
但現在,海瑞把皇帝所有的自信心和小秘密,都擊潰了。
他嘲笑皇帝崇信道術,他批評皇帝不幹正事兒,他教育皇帝不懂承擔——海瑞這一紙奏疏,無異于是趴在皇帝的耳朵邊上,極富諷刺意味的告訴他:
朱厚熜,你不是個好皇帝,你是個爛人。
(黃錦 形象)
皇帝憤怒到了極點,立刻就要派人逮捕海瑞,将其處死,但皇帝身邊的宦官黃錦卻對皇帝說了這麼一句話:
《明史》: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
黃錦告訴皇帝,海瑞這個人素有忠癡之名,我聽說他在向皇帝上疏時,早已經買好了棺材,安置了妻女,遣散了仆從,所以,他是不會逃跑的。
黃錦是個宦官,聲音很細小,但一句一句,對世宗朱厚熜來說,卻振聾發聩。
他實在不能想象,海瑞這麼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哪裡來的這樣的勇氣。
但最後,皇帝在長久的沉默中,還是選擇了釋然。
他因為長期服用丹藥而導緻十分單薄的身形立于紫禁城太和殿外,向遠處望去,煙波浩渺,落日熔金,白鹭啼飛,一派河山秀麗。
皇帝就這麼安安靜靜地看着遠方,終于說了這麼一句話:
《明史》:此人可方比幹,第朕非纣耳。
這個人和商朝時的比幹有得一比,但我卻并非是纣王。
比幹,幼年聰穎,勤奮好讀,為商朝少師,輔佐商纣王帝辛,勇而進谏,纣王暴怒,他卻誓死不懼,終被皇帝虐待至死。
看來,明世宗嘉靖并沒有被海瑞擊敗。
(海瑞 畫像)
他知道,也許海瑞早就做好了一心求死的準備,他一心要讓自己殺了他,他好能載入史書,流芳百世,而自己也會随着殺掉海瑞而載入史冊,遺臭萬年。
對皇帝來說,即便海瑞惹怒了他,他也拿海瑞沒有什麼辦法。
現在,明世宗朱厚熜被架到了政治的烤爐之上。
不過這又有什麼辦法呢,這把火不是海瑞點起來的,也不是大臣們點起來的,這把火的主人,從來都隻是皇帝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