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總是有正反兩面,比如近兩年逐漸成為每個班級标配的“班級群”,班級群的出現,給老師帶來了很多方便,也讓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的。
但家長群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很多困擾,比如有些時候,一個不小心,原本平靜的班級群可能就會“吃瓜現場”,你是吃瓜的那個還是被吃瓜的那個,那就隻能看“造化”了。
尴尬值直接拉滿
隻要家裡有幼兒園學生的家長,對于這一幕應該都不會太陌生,幼兒園階段的學生雖然沒有文化課作業,但是老師卻經常會留一些手工作業,而這些手工,最後無疑都成了家長的任務。
這位家長的吐槽其實也是無數家長的心聲,隻不過其他家長,再煩也都是在心裡吐槽,像這位家長這樣,真的一不小心把吐槽發到班級群的,那可以說是把尴尬值直接拉滿了。
“老鼠”辛苦了
班級群存在的初心是為了方便,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但有些時候,班級群其實更像是一個大型“吹捧現場”,各種老師辛苦了,各種感謝老師的話,動不動就“刷屏”。
如果大家都發消息感謝老師,可能老師也不會真的去翻看誰感謝了,誰沒有感謝,但是不得不說,這位家長你很厲害嗎,真會真是一下子就吸引到了“老鼠”的注意力了。
隻怪家長一時手滑
很多時候,因為家長擔心會錯過家長群裡的消息,所以經常會把班級群置頂,置頂雖然是一目了然了,但是置頂卻也很容易讓家長手滑,這回可真是隔着屏幕都替這對家長感到尴尬了。
家長在班級群裡,不僅代表着自己,更是代表着學生,所以在一旦加入了班級群,家長一定要謹言慎行,在發消息之前,一定要确認好,不要讓學生在學校裡,跟着家長一起尴尬就好。
這真是防不勝防啊
家長這回管住了自己沒有手滑,結果沒成想老師手滑也能牽連到自己,不知道家長們看到班級群裡的這個提示之後,是不是連夜都檢查了自己的“拍一拍”提示語呢。
關于這個“拍一拍”,導緻班級群裡出現的尴尬事件好像還真的不是個例,不過畢竟是個娛樂,最後大家也就是看了樂呵就過去了,相信家長和老師們應該也不會太在意。
其實我姓趙
看到這個聊天截圖也真的笑不活了,雖然不是發生在班級群裡,也不是因為一時手滑,但是這個尴尬值好像也絲毫不遜色于那些誤發消息到班級群的家長。
而且通過對話也能看得出來,這位家長已經是第三年甚至是更多年,連續祝福“張老師”教師節快樂,估計這位老師也是實在忍不住了,才會解釋自己姓趙,估計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家長應該能明白,為啥每次老師回複感謝的時候,都要加個哈哈哈了。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看了一些家長誤發消息的截圖,怎麼能少了老師的,老師作為在班級群裡發消息最多的人,發錯消息那也是常事,畢竟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不過這位老師的這個錯誤,可真是不小,雖然隻錯了一個字,但作業的意思可就是完全不一樣了,要不是有家長機智地發現了不對勁,這等到八點,那班級群裡熱鬧了。
對于一些錯别字,雖然容易造成一些歧義,但結合語境大部分大家都還是能理解的,所以這也不算什麼,但是有些消息如果誤發到家長群裡,影響确實不好,家長們在發消息之前,還需三思而行,避免讓班級群成為吃瓜現場。
老師作為班級群的管理者,在組建班級群之初,也最好定下一些方便大家的規矩,比如一些客套話,其實還是能不發就不發,一個人發了,大家就會跟着發,一個班級好幾十人,都發感謝的話,真正有用的消息可能就錯過了。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班主任直接禁言,隻允許自己發作業、發通知,家長們如果想了解學生的情況,可以私聊了事,這樣不會占用大家的公共資源,也能保護學生的隐私,不讓學生的大事小情都暴露在其他家長的目光之下。
話題讨論:你在班級群裡看到過讓你覺得尴尬的消息嗎?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