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23:13:47

近日,一則女研究生為救父向未婚男友索要八萬元彩禮一事成為了當下熱點,彩禮制度也引發了網民的激烈讨論。

彩禮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也是婚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制度古已有之,周朝時期,由于周王室希望以禮儀教化世人,因此制定了詳細的周禮,其中就對結婚過程中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做了詳細規定。

這就是封建時期漢民族的婚姻六禮,分别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1

古代婚禮場景

随着時間發展,許多舊社會的糟粕被時代所淘汰,,不過也有一些習俗保留到了現在,比如婚姻六禮中的"納征"便演化為了現代的彩禮,現代彩禮和過去有很大不同,對彩禮内容沒有非常具體安排,可以憑借雙方的約定自行準備,從而達到令女方滿意的目的。

然而在周朝時,彩禮的内容也有詳細的安排,六禮中有一項禮物是大雁。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2

古代送聘隊伍

取陰陽往來之意,表達男女結合順應天道

大雁作為聘禮,有着特殊的文化含義,并非其他更貴重的禮品可以替代,在古籍之中,對此事的描寫非常詳細。據《禮記·昏義》中記載:

"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幾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受之于父母也。"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3

大雁

古人對于大雁有一種深深的崇拜之情,認為其懂人性,陰陽,是天道的載體,将其稱為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視為"五常俱全"的靈物。據晉朝孫楚的《雁賦》中記載:

"有逸豫之俊禽,禀和氣之清沖,候天時以動靜,随寒暑而污隆,飒同集于曠野,紛群翔於雲中,翳朝陽之景曜,角聲勢於晨風,族類阜繁,數則千億,迎素秋而南遊,背青春而北息,溯長川以鳴号,淩洪波以鼓翼,任自然而相佯,窮天壤於八極。"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4

陰陽之道

從上述的史料可以分析得出,古人認為大雁秋去春回,傳承天道,有始有終,循環不盡,符合陰陽往來之意思。古人行事講究對稱,對陰陽之事十分在意,并且将世間萬物都劃分陰陽,因此陰陽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并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所以以大雁為禮,表達了男女的結合順應天道、陰陽循環的含義。

古人對于陰陽的概念做了詳細且複雜的定義,其中基本囊括了世間萬物。比如我們熟知的夜晚為陰、白天為陽;雨為陰、雷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而對于人類來說,這是女為陰男為陽。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5

中式婚禮的拜堂儀式

男女通過婚姻結合,在古人看來是順應陰陽的産物,隻有當等量且和諧的陰陽結合,才會使兩個家族通過聯姻而擁有共同的利益,并且可以不間斷地孕育出下一代乃至更下一代,對宗族的延續會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所以婚姻的意義遠非隻存在于夫妻二人之間,而是有着影響宗族、影響國家乃至影響全人類的更深層的意義在其中,為了讓這種意義得到升華,古人将禽中之冠、"五常俱全"的靈物大雁作為彩禮,表達了男女陰陽結合順應天道的含義,也是對婚姻形式的一種肯定,對漢民族婚姻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大雁春回秋往,被古人視為守信義的典範

除了表達順應符合陰陽、順應天道這種宏觀概念外,大雁作彩禮還有其他的意義。我們知道,大雁是候鳥的傳統代表,從現代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由于其要順利過冬和繁衍後代,所以大雁在秋季天氣轉涼時要飛到溫暖的南方生活,而到了春季天氣轉暖時又要飛回熟悉的生活地,這種遷徙方式是許多鳥類所不具有的。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6

大雁文化

古人在觀察到大雁這種行為後,認為其春回秋往,不忘故鄉,堪稱守信義的典範,因此将感情寄托到大雁身上,在許多古代文學作品中,我們會發現大雁承載了許多文化,比如仁、義、禮、智、信,這些優秀的品質都通過大量文字體現了出來。據明代王恭的《春雁》中記載: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裡長。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如此看來,将大雁用于彩禮的原因就清晰明了了。整體來說,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屬于父系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在婚姻中處于弱勢地位,不僅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子還得遵守苛刻的三從四;除此之外,女人一生不可以離婚,還要守貞,而男人可以随意休妻,尋找新歡。這種嚴重不對等的權力和義務導緻了妻子缺乏保護,這些既定事實也嚴重影響了夫妻婚姻關系的穩定。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7

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不過這種現象并不意味着所有男人都可以随意地抛棄結發妻子,事實上,通過《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鍘美案》等文學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古人還是對美好婚姻存在着一種贊揚和肯定的态度,對原配夫妻十分看重。

因此,大雁由于其守信義的形象,成為了鼓勵新婚夫婦白頭到老、永結同心的一種重要禮物,人們用這種行為表達了對青年男女的一種鞭策和鼓勵,希望他們像這種不忘故鄉的候鳥一樣,即使暫時離開對方身邊,也要最終歸來,這也是大雁稱為彩禮的重要原因之一。

雁隊飛行時老少有序互幫互助,暗含相互扶持之意

随着時代的發展,今天的人們已經逐漸離開了農村,走進了城鎮,在鋼鐵洪流中看到野生動物的機會少之又少,大雁也成了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了。不過,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應該經常看見秋天遷徙的大雁,這些大雁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排成"人"字,有序的向南飛行。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8

大雁一字隊形

大雁排字也因此被古人視作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其實,這種行為的背後有着深刻的意義。在大雁的隊伍中,領土的大雁身體強健,體力雄厚,因此帶頭飛行時會形成上升氣流,減少隊伍中老弱病殘的飛行阻力,這是一種互助的行為,因此大雁作為彩禮也暗含相互扶持之意。據《白虎通·嫁娶篇》則曰:

"用雁者,取其随時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禮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筆者認為,雖然婚姻是兩個家族的事情,尤其是貴族階級更是醉心于通過政治聯姻實現自我的政治訴求,但是在婚後生活的絕大多數時間,還是以夫妻二人共處為主,因此夫妻生活的時候要盡可能主動地、充分地考慮對方以及對方家族的利益,而不是時刻受到家族的制約和束縛。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9

大雁人字隊形

健康且穩定的婚姻生活要建立在夫妻二人互相尊重、互相扶持的基礎上。周朝時期,從一而終的婚俗已為社會所提倡。當然,從一而終不僅僅是指女子對男子的忠貞不渝,對于男子來說,同樣有意義。在一夫一妻制的農業社會裡,要求小農家庭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這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小農家庭本身的需要。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本身已經具備了社會屬性,當單獨的個體聯合起來,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是呈現幾何級上升,婚姻關系作為人類關系的最小組成單元,對社會的穩定具有重大意義,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夠穩定,必将使得其周邊的人類聚居社區趨于穩定,解放更多的生産力并且投入到生産之中。

上文說到,大雁具備承載陰陽、恪守信義的文化功能,不過世間事物林林總總,數量繁多,同樣具備上述文化功能者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卻也絕非大雁一種。事實上,在這兩點之外,大雁也是難得一見的、善于互相扶持的、具有社會屬性的動物,可以用其行為對夫妻起到激勵和效仿的作用,使得其更重視配偶,這也是大雁能脫穎而出、成為彩禮首選的根本原因。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10

周禮是中華禮儀的基礎

結語

周朝的禮儀繁瑣且冗雜,素來以古闆和單一而聞名,不過在這種制度背後,反應的是古人為了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而不停地進行探索和改進的過程。周朝的統治者認為,如果天下人的言行都嚴格遵守周禮的規定,那麼其本身的天性就會受到束縛,思想得到禁锢,從而減少對國家的不滿和潛在危害。

這種思想也體現在其制定的婚姻六禮上,六禮對婚事的步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如果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其中的任意一步出現了差錯,不論男方和女方都可以因為其不尊禮儀而随時取消婚禮,退回之前付出的全部彩禮,使得尚未完成的婚姻關系無法繼續存續,因此媒妁這一職業在古代絕非介紹人那樣簡單,還要清楚地知道六禮的具體步驟,對兩個家庭進行指揮和引導。

唐代提親為什麼帶大雁(為何用大雁作為聘禮)11

西式婚禮逐漸在我國流行起來

在漢民族嫁娶文化的發展曆史中,彩禮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周朝之前也比較多樣化;不過在周朝制定了詳細的規定後,大雁因為其文化意義和美好象征成為了彩禮的必備物品,這一習俗逐漸成為了漢民族的主流嫁娶方式,并且延續了千年之久,後世的封建朝代中雖然也對其有改動,不過卻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罷了。


參考文獻:

1《禮記·昏義》

2《雁賦》

3《春雁 》

4《白虎通·嫁娶篇》

文章内容來自今日頭條:鈞儒說史 獨家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系删除。)我們将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