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手關節康複訓練

手關節康複訓練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21:02

在偏癱患者中,一般情況下,上肢和手的康複進程要慢于下肢,合理運用作業療法可以加快上肢和手的功能康複。下面就結合我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偏癱患者上肢和手的不同時期的作業療法和運動療法。

偏癱的運動治療和作業治療,一般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經功能缺損症狀不再發展的48小時後開始。治療分為軟癱期,痙攣期和分離期。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1

急性期過後的痙攣期患者(約為Brunnstrom I期)

此時的病人多為卧床患者病程一般在1到4周,這時的康複治療應與臨床治療相結合。

治療目标:

預防各種并發症和繼發障礙的出現,為患者進一步功能恢複打好基礎。

治療方法:

1.良肢位擺放。主要預防患者的并發症及異常姿勢的産生。如肩關節半脫位,翼狀肩,挎籃肘等。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2

2.被動運動。減緩患者的肌肉萎縮,預防關節肌腱攣縮。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3

3.動作誘導。傳統手法誘導和健側帶動患側做主動運動(Bobath握手重複做上舉和肩前屈動作等)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4

注意目标:

在疾病的早期,治療手法不宜太重,在預防關節攣縮和肌肉廢用性萎縮,減輕疼痛的同時,也要避免手法過重,導緻關節損傷。

痙攣期患者(約為Brunnstrom II,III期)

一般情況下,患者在發病一個月後會進入痙攣期。此時病人肌張力較高,出現聯合反應及共同運動等異常運動模式,此時的訓練以誘導正确的主動運動為主。

治療目标:

降低患者肢體的肌張力,加強患者患肢的協調性和選擇性随意運動,進行患肢實用性功能的強化抑制異常運動模式的出現。

治療方法:

1.被動運動和牽伸。降低病人的肌張力;

2.手法誘導。關節某一方向還未出現的動作;

3.主動運動。以手法輔助患肢患肢主動運動為主;

4.作業療法運用OT中的器械進行加強運動和誘導分離運動(健側肢體帶動患肢):①舉OT棍;②滾筒;③木釘闆;④磨砂闆;⑤肩擡舉訓練器。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5

5.ADL訓練。穿脫鞋,衣褲,轉移等(患側上肢和手輔助為主)。

注意事項:

在進行運動療法和作業療法的同時,要随時糾正患者的異常姿勢和異常運動模式,注意患者的整體運動。

分離期患者(Brunnstrom IV期後)

根據不同的病理情況,患者出現分離運動時間有快有慢,一般在病後三個月後會出現。此時的患者的主動運動進一步加強,這時可加強訓練患肢某些方向的力量和速度(主要為伸肌肌群)。

治療目标:

加強進一步的分離運動,誘導患肢更加精細的運動,訓練患者獨立完成絕大多數的日常生活活動。

訓練方法:

1.主動運動。部分方向的抗阻訓練(主要為伸肌肌群);

2.運用OT器材:①抛接球訓練;②木釘闆;③撿豆子訓練;④上螺絲,上螺母訓練;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6

注意事項:

治療時,要随時與患者溝通,看有無引起患者身體的不适合劇烈疼痛。有言語功能障礙者,應随時觀察患者的表情和反應。

家庭康複中可以做的訓練:

上肢肌力訓練:

①上肢支撐訓練;②負沙袋運動;③捏橡皮泥;④拉彈力帶;⑤舉啞鈴。

手的精細動作訓練:

①對指練習;②使用筷子夾豆子;③剪紙;④寫字等。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7

手眼協調訓練:

①串珠子;②遠距離套圈訓練;③打地鼠類遊戲等。

ADL訓練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闆訓練,穿脫衣物,使用餐具等(患側上肢和手主動進行為主)。

注意訓練:

強調在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治療。

手關節康複訓練(上肢和手功能康複動作)8

如果你在卒中偏癱等心腦血管的康複的過程中,遇到上肢挎籃手,雞爪手,手指伸不直,僵硬,沒有功能、肩痛及下肢的膝過伸、長短腿、走路劃圈、踝陣攣、偏癱等方面的問題,可以識别下面的名片私信給我或者在評論區留言,看到後會盡力一一回複大家!#腦梗塞# #我要上頭條# #長城心血管健康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