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常用來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含貶義。這個成語的出處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秦朝趙高在朝堂上牽出一隻鹿,指着鹿說這是馬,然後逼迫群臣認同,以此鑒别出大臣們的态度和政治立場。這出指鹿為馬的好戲十分精彩,道盡了趙高的嚣張跋扈,司馬遷的描述記載也很詳細,從這件事上看出了野心家的無恥。
但是随着現代考古發現,司馬遷的記載或許是出現了一些錯誤,他可能因為環境和政治原因撒謊,沒有如實展示這段曆史,這是怎麼回事呢?
趙高指鹿為馬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病死,在他去世前,可能并沒有留下遺诏,所以帝國的繼承者還不确定。當時秦始皇親信宦官趙高心裡有野心,他和大公子扶蘇有矛盾,兩人勢同水火,斷然不能讓扶蘇繼位,否則到時候性命不保。趙高和公子胡亥走得很近,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兒子,備受寵愛,但是因為年紀小,本身也沒有什麼才幹,所以是一個很好的傀儡人選。趙高于是私自寫下了遺诏,将胡亥立為二世皇帝,加蓋玉玺,并且威脅丞相李斯,暫時赢得了主動權。
同時對秦始皇的死訊嚴格把控,秘不發喪,并僞造诏書,賜死扶蘇,真正赢得了勝利。立下如此功勞的趙高當然獲得了獎賞,他被封為郎中令,位高權重,極受胡亥信任。但是趙高還不滿足,因為丞相李斯的權位還在他之上,于是趙高設計害死李斯,真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有了這樣高的權勢之後,趙高的野心繼續膨脹,他竟然還想更進一步,坐上九五之尊的寶座。當然,這不能一蹴而就,趙高需要一點點磨掉群臣的反抗心理,培養他們的順從心态,最後再一舉篡位。
為了測試一下文武百官的服從性,趙高想出了一個點子,他準備做一次實驗。一天,趙高趁朝會的時候,讓人牽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指着這隻鹿說:“這是一匹千裡馬,我要把它敬獻給陛下,希望您能接受。”秦二世還是有辨識能力的,笑着對趙高說:“丞相弄錯了吧?這怎麼可能是馬呢?它完全是一隻鹿啊”。趙高根本沒有理會胡亥,轉身質問大臣們:“你們來看看,這到底是鹿還是馬?”
大臣們議論紛紛,心中都在大罵趙高,可是這個關口,一定是要站隊的,否則會被牽連到。于是一些大臣為了讨好趙高,阿谀奉承起來:“丞相說得對,這就是一匹馬”。有些則出于正義感,不與趙高苟同,義正詞嚴的唾罵趙高。趙高并不在乎大臣們說的什麼,他隻在意大臣的态度。對于那些阿谀奉承的,趙高沒有過多處理,一些人甚至還被提拔了官職。至于那些出聲說實話的大臣,趙高就使用各種方法将他們清出朝堂,從此,趙高獲得了無上的權勢,沒有人敢忤逆他。
鹿與馬相通
司馬遷筆下的指鹿為馬,根本原因是趙高想要篡權,害怕大臣們不同意,于是先提前做了一個預案,以此來劃分政壇敵友。由于趙高的做法太過跋扈,指鹿為馬符合趙高的人設,于是人們對指鹿為馬一直沒有質疑,可是如今考古發掘出的文物卻給這個成語打上了一個問号,司馬遷的記載是不是出錯了呢?
根據現代分類學觀點,馬和鹿屬于不同物種,即便從外形來說,它們也有根本性的區别。可是在古代,馬和鹿可能是指的相同動物,并沒有實質性的劃分。具體例子就是1975年,湖北省雲夢睡虎地考古發掘出土了秦代竹簡,竹簡中的記載有些不一樣的地方。衆所周知古人把每天分為了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同時把這12個時辰與12屬相結合在一起用來計算時間,如子鼠、醜牛、寅虎、卯兔等,屬相用來計算年代,而子醜寅卯等是為了計算時間!
馬屬相對應的是“午”,也就是“午馬”,可是在出土的秦簡裡十二生肖的記載中卻沒有“午馬”,找到的記載卻是“午鹿”。這個發現一下子震驚了考古工作者,難道古代的十二生肖和現代有所不同嗎?接下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1986年,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發現了一處秦代墓葬,考古人員在墓中發掘出土了甲、乙兩種《日書》竹簡,年代與睡虎地秦簡相近。這批竹簡中的記載和我們的認知相同,也就是“午對應的是馬”。兩批竹簡的年代相近,荊楚湖北是“午鹿”,而甘肅卻是“午馬”,其中也許令有玄機。
在荊楚文化中,馬匹的數量稀少,而且非常矮小,和鹿的長相具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湖北睡虎地秦簡中記載的是“午鹿”。而甘肅擁有大量草場,馬匹威武雄壯,和鹿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會混淆馬鹿。
趙高遊戲之詞?
在司馬遷的記載中,趙高指鹿為馬的目的是培養權威,打擊不服從之人。可是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趙高和胡亥在開玩笑。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胡亥生性好玩,趙高為了投其所好,自編自導了這麼一出喜劇,肯定會赢得胡亥的喜歡,趙高也就會獲得更大的信任和好處。
這一點在史料中也有體現,西漢初年陸賈的《新語·辨惑》一文中提到了趙高曾經駕鹿出行,在路上他與胡亥相遇,為了逗樂子,趙高開始指鹿為馬的表演。賈誼生活的年代比司馬遷更早,也更能接觸一些秦朝史料,而且賈誼描寫得非常生動,也更符合常理,趙高富有心機,陰險狡詐的形象躍然紙上。同時,戰國時期秦國和楚國之間聯姻多代,秦朝朝堂上楚國文化盛行,胡亥和趙高也被這股文化潮流吸引,因此對楚國方面以鹿為馬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發生指鹿為馬的遊戲,娛樂一下心情,沒有其他意義。
結語:綜上,以鹿為馬在先秦時代的荊楚之間十分盛行,那個時候的人們無法準确辨識出鹿和馬的區别。而秦國和楚國交好,楚國方面的文化會在秦國之間産生影響,趙高和胡亥以鹿為馬、以馬為鹿的遊戲舉動就情有可原了。漢朝建立之後,至司馬遷時代,或許已經沒有了“以鹿為馬”的文化環境,于是可能司馬遷過度誤讀了趙高的指鹿為馬,并賦予政治陰謀在其中。對于指鹿為馬,您又有怎樣的見解呢?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