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有兩個關于「分工」的觀點:
1、分工創造了增量的價值:分工出現之後,勞動生産力得到了最大的增進,運用勞動時的熟練程度、技巧和判斷力也得以加強。
2、分工的程度受限于市場的廣度:市場越小,分工的意義越小;市場越大,就越需要分工明确,來提升整體的勞動生産力。
回顧互聯網的曆史,運營的崗位在當下的互聯網環境已經越來越重要。運營崗位的能夠從誕生到長期存續,證明它在當下的環境裡優化了互聯網企業的分工,給企業帶來的增量的價值。
運營這個崗位比較特殊,它不像産品經理,能夠在互聯網誕生之前,在傳統的制造、零售行業找到對應的崗位(1926年,曆史上第一個産品經理誕生于寶潔公司,他的名字叫麥克·艾爾洛埃,專門負責卡玫爾香皂的品牌定位、營銷和銷售)。運營是一個互聯網誕生後才出現的崗位,它因互聯網而存在。
「運營」這個詞,在互聯網運營崗位誕生之前,它一直是一個動詞,代表對某個對象的系統性運作和經營。比如網站運營,最開始它并不代表某個崗位,而是對網站這個對象進行網站内容更新維護、網站服務器維護、網站流程優化、數據挖掘分析、用戶研究管理、網站營銷策劃等等一系列操作。
在傳統的零售行業中,一個産品要從需求研究開始,到最終用戶使用,一般會經曆需求、生産、銷售和售後這四個過程。
在互聯網早期,用戶的上網終端主要是PC電腦,所以對于用戶來說,産品就是一個個的網站。最開始的時候,由于網絡上信息缺乏,一個個網站并不需要太多的運營,就能夠快速的被網民們發現,随着網站的增多,供給大于需求,因此催生了運營這個崗位,來專門負責對産品進行推廣和運營,來獲取更多的用戶,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這個「産品」從最開始的一個網站,到後面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個APP、一個小程序、甚至一個公衆号、一個網店,産品在變,但運營的本質并沒有變化,因此運營崗位在互聯網快速的演進中得以蓬勃的發展。
從運營的發展曆程中可以發現,運營崗位主要有兩個核心對象,一個是産品,一個是用戶。
行業的一些前輩對「運營」的定義不少。
黃有璨說,「所謂運營,其實就是為了幫助産品與用戶之間更好地建立起來關系,我們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幹預手段。」
張亮說,「一切能夠進行産品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都是運營。」
韓叙說,「運營是為了實現用戶和産品更好的連接,達到産品的最終目的,圍繞用戶、内容、品牌等展開的一系列行為。」後來又說,「運營就是人工幹預。」
以上說得都沒錯,但我覺得不夠具體。
我想在這個基礎上來跟大家聊一聊我自己的想法。
運營是一個高度量化結果的崗位,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抗業務指标。站在互聯網企業收益角度來看運營的目标,企業的持續經營無非是整體用戶的總商業價值的增長,用戶總價值=用戶規模× 單用戶價值。
在互聯網的行業背景下,用戶和産品之間,一般有四個環節,即接觸、認知、嘗試、習慣。
從用戶接觸到用戶嘗試的環節,是用戶規模提升的核心鍊路。
從用戶嘗試到用戶習慣的環節,是用戶價值提升的核心鍊路。
接觸:用戶在什麼地方接觸我們的産品?接觸的核心是「營銷渠道」。
我們要幹預的是,在營銷預算和用戶畫像的限定條件下,我們如何找到更有效的「營銷渠道」,來讓用戶接觸到我們的産品。
比如一家女裝品牌網店,除了在電商平台開店之外,需要在外部對自己的女裝産品進行推廣。運營在研究了市場上的營銷渠道後,最終決定在目标人群跟自身産品匹配、營銷成本對自己來說可接受的「小紅書」平台進行推廣。
認知:用戶對我們産品的認知是什麼?認知的核心是「産品價值」。
我們要幹預的是,在營銷平台既定的情況下,如何提煉我們産品的核心價值,呈現給用戶,讓用戶對我們的産品有明确的、清晰的産品價值認知。
以上述女裝品牌網店為例,運營在确定了以小紅書為渠道後,提煉出自己産品的核心價值是「平價的、有品質的明星同款」,通過建設相關的圖片、文案、視頻等相關的品牌内容後,用戶能夠清晰感知到女裝品牌網店的産品價值:可以穿到跟喜歡的明星一樣款式的衣服,價格優惠适合自己的消費水平,并且品質有一定保障。
嘗試:潛在用戶如何能夠真正轉化為我們的用戶?嘗試的核心是「用戶轉化」。
我們要幹預的是,用戶在對我們的産品有一定認知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建立更有效的運營轉化策略,來讓用戶嘗試我們的産品。
仍以上述女裝品牌網店為例,用戶在認知到女裝品牌的價值之後,一般情況下,用戶會有三種狀态,即有需求、需求不明确和無需求。
無需求的用戶無法當下轉化,但是如果産品的品牌能力足夠強,用戶會在有需求的時候下意識的檢索到大腦中的品牌信息,從而實現最終轉化,但是這個轉化過程一般比較長。
有需求的用戶和需求不明确的用戶是當下轉化的重點,在營銷預算的限定條件下,可以通過優惠吸引或産品本身的吸引力讓用戶自然轉化。
習慣:如何讓用戶持續地使用我們的産品?習慣的核心是「用戶經營」。
我們要幹預的是,用戶已經初步使用了我們的産品,我們如何建立更有效的用戶運營策略,讓老用戶持續的使用我們的産品。
還是以上述女裝品牌網店為例,我們需要明确一個典型的女裝買家,她們的購買頻次及在當下産品矩陣限制條件下的客單價是如何的。
針對頻次低的,通過活動優惠、推送召回等組合手段激發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頻次。
針對客單價低的,通過套裝打包、滿減優惠等組合手段促進用戶提高單價,提升用戶客單價。
在一系列運營策略作用後,建立用戶在我們産品上的消費習慣,從用戶身上持續獲取利潤。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同學會比較疑惑。
從用戶接觸到認知,這個過程不是市場或者品牌同學要幹的活嗎?
是個好問題。
我個人認為,市場/品牌同學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去觸達用戶,建立用戶對産品的品牌認知的整個過程,整體還是圍繞讓用戶了解我們産品的價值、對我們的産品認知養成、并跟用戶建立信任的過程去做工作,它并不跟運營工作沖突。
在特定的場景下,一個産品的品牌能力,或者用戶對産品的認知程度,往往會成為提升用戶規模的效率放大器。
所以市場/品牌的工作,跟運營工作是相輔相成的。
運營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關注的它是對獲客效率、用戶價值提升的影響。
綜合以上的叙述,我認為的「運營」的本質是:
在特定的約束條件下,通過一系列組合手段,幹預用戶從接觸、認知、嘗試到習慣産品的全鍊路,提升産品中用戶總價值的過程。
隻有認清運營的本質,才能更好的做好運營工作。
敲黑闆
1、運營崗位的能夠從誕生到長期存續,證明它在當下的環境裡優化了互聯網企業的分工,給企業帶來的增量的價值。
2、運營是一個互聯網誕生後才出現的崗位,它因互聯網而存在。
3、運營崗位主要有兩個核心對象,一個是産品,一個是用戶。
4、在互聯網的行業背景下,用戶和産品之間,一般有四個環節,即接觸、認知、嘗試、習慣。接觸的核心是「營銷渠道」。認知的核心是「産品價值」。嘗試的核心是「用戶轉化」。習慣的核心是「用戶經營」。
5、運營的本質是:在特定的約束條件下,通過一系列組合手段,幹預用戶從接觸、認知、嘗試到習慣産品的全鍊路,提升産品中用戶總價值的過程。
作者:碧落Hugo 記錄一個9年運營人的深度思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