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項目從頭到尾流程是什麼?編輯導語:做一款0到1的項目,該從哪裡開始?如何去規劃?怎樣去做?相信無論是對于十年經驗的老手,還是剛剛進入職場的小白,這都是一個難題作者就此提出了他的看法,一起來看看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做項目從頭到尾流程是什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編輯導語:做一款0到1的項目,該從哪裡開始?如何去規劃?怎樣去做?相信無論是對于十年經驗的老手,還是剛剛進入職場的小白,這都是一個難題。作者就此提出了他的看法,一起來看看吧。
下面我從我自己的經驗出發,從整體框架、标準、PRD文檔的具體要求三方面,分享在從0到1的項目中的一些方法論給大家,與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學習。
一、整體框架我們首先用整體思維考慮我們的産品是什麼,主要是做什麼的,用戶群體是誰,我們的競品做了什麼功能,我應該如何取舍這些功能,增加的功能是否是客戶真正需要的,我們跟競品競争的核心亮點是什麼;
然後結合目前的狀況思考V1.0.0版本核心功能是什麼,能把這些核心功能的閉環走通,在加入一些必備功能就可以了,其他的功能可以後期叠代。
最後根據這些梳理出功能結構圖,繪制原型圖,整理出PRD文檔即可。
二、标準有哪些我舉個例子,咱們現在已經非常依賴微信裡,聊天、支付、玩遊戲、訂酒店等等功能,覺得一切都是這麼的天經地義。但是它剛剛上架的時候非常簡陋,隻有四個闆塊:導入通訊錄聯系人、發消息、發圖片以及設置頭像和昵稱。連我們以為最基本的好友驗證都沒有,這個功能還是在微信2.1版本中更新的。
所以,我們要先把核心功能做到完美,在獲取到種子用戶後再考慮對用戶流程留存類的需求,一點點叠代後面的功能。
2. 閉環走通,不能缺頁,不然會給程序員帶來困擾,也會打亂自己後期的計劃
先給大家舉個例子,讓大家理解一下為什麼項目要做到閉環。如果把我們的項目當做一個小孩,那産品經理就是醫生,醫生的目标就是要先對小孩進行健康體檢、然後根據診斷的結果給小孩開藥方讓小孩身體健康成長。
但是我現在省略檢查身體這個步驟,直接開藥方,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那同樣,産品經理的目标是讓項目健康成長,但是在設置功能,繪制頁面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最後發現流程根本走不通,導緻項目計劃耽擱,程序員的前期做的工作也要修改。
所以閉環是做0到1項目的一個基本意識,要盡量讓項目閉環走通,不能想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這隻是項目中很基礎一個知識點。如果你具備較為完整、系統的項目管理思維和能力,一定會讓你在産品工作中得心應手、大放光彩。
我們先要知道功能清單、功能結構圖和原型圖是什麼:
功能清單是産品功能的列表集合,一般包括功能模塊、子模塊、功能點、優先級和功能描述;
産品功能結構圖是對整個産品功能點的梳理,一般認為它是在你對産品的頁面布局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時繪制的,對腦海中該産品要實現的功能的細化;
原型圖簡單來說,就是一款産品成型之前的一個簡單的框架,就是将頁面的排版布局展現出來,每個功能鍵的交互,使産品的初步構思有一個可視化的展示。
這三個模塊是逐一展開的,先梳理出功能清單,再根據功能清單整理出項目的結構圖,最後根據結構圖實現頁面的繪制。如果不一一對應,到後面的需求評審時,你會發現這個項目是混亂的,後期修改時也是個大工程。
我們在繪制原型圖或者是制作頁面流程時,要切忌“我不要你覺得,我隻要我覺得”。
因為原型圖的設計是站在用戶的視角考慮用戶操作,以需求為出發點,明确用戶需求的場景。用戶是怎麼用的?在用的過程中會有什麼問題?把用戶需求場景想清楚後再思考怎麼解決這個需求,通過模拟用戶的操作來發現用戶體驗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做原型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所以頁面梳理要确認用戶的需求場景和操作邏輯,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用戶交互體驗。
三、PRD文檔的具體要求下面我就以《趣鴨》APP為大家具體講述如何寫PRD文檔:
産品LOGO、産品版本号、需求版本号、産品負責人、更新時間
(1)項目概述(項目背景、項目簡介、項目目标、影響範圍)
(2)主要功能
(3)項目成員
(4)功能清單
功能清單、功能結構圖。形式:思維導圖或EXCEI:
泳道流程圖、頁面流程圖:
短信規則及模闆、名詞解釋 (局部):
整個APP頁面的共同需求 (局部):
APP共同的規則說明 (局部):
産品每一次叠代需要做的記錄:
四、需求說明邏輯結構要清晰
不要上顔色,黑白灰或者藍色
設計要統一:位置、文字大小、層級
信息說明:這個頁面展現的有什麼 。
規則說明:該頁面主要作用是什麼,用戶使用該頁面的功能主要解決什麼問題,用戶在這個頁面的操作對個人有沒有什麼影響。
交互說明:用戶操作這個功能帶來的變化
數據來源:頁面出現的數據是怎麼來的。
奉行“1 3準則”,即一個核心三個内容:
一個核心:是指所有APP都分兩種狀态,即靜止狀态和操作後的狀态。
三種内容:是指按鈕、圖标等模塊操作後的變化;頁面顯示的文字、時間和頁面刷新規則;操作後出現的錯誤提醒。
動作、對象、結果→彈窗、錯誤提醒、狀态變化。
多想想極端情況(逆思維)。
能畫就畫,在列表格,最後再考慮精簡文字描述。
規則——靜态的,操作——因為操作帶來的變化。
先宏觀分模塊,描述模塊規則;再分解大模塊裡的圖片、文字、時間規則。
本文由 @汪仔0270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