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學那會兒,《千與千尋》是公認的神作。今年有機會可以在大銀幕上重新領略,真是太好了。這個故事的隐喻意味非常豐富,最近看到很多對它的解讀文章,我也想說說自己的解讀。
1,《千與千尋》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這是一個東方式的成長故事。這個故事的主線,一開始就藉由一段閑聊點出來了:
千尋:啊,媽媽,花都蔫了呀。
媽媽:沒事的,到了家裡,澆點水就好了。
這個故事呢,講的就是通過「澆水」(小白就是一條河呀),讓一個迷失的小女孩重新煥發生命力的故事。一開始遭遇了困境,小女孩承擔起拯救父母的重任,好像一個少年英雄的旅程。但是,跟西方式的成長路線不一樣,千尋并沒有通過勤學苦練,逆境爆發,從外界「得到」某種品質或能力以達成目标。她的轉變是一段順其自然的旅程,除了一根頭繩,沒有再「得到」什麼東西,隻是發現自己本來就有,與生俱來的一些本性。仿佛在勘破外界虛像的同時,本性就自然顯現出來。
這個本性,就是她的生命力。可以說,生命力這樣的東西,不需要去哪裡尋找,天然就在這個人的身上。就像一朵蔫掉的花,我們不需要去借助外力,人為地把她的花瓣展開,掰成最有生命力的形狀。我們隻要給她澆一點水。
2,結尾時,千尋為什麼能通過湯婆婆的考驗?
這是電影最大的謎題。千尋在一堆「豬」裡面辨認出沒有她的爸媽,從而通過了魔法世界的考驗。她是怎麼認出來的?一句解釋也沒有。——關于這一點,網上有形形色色的猜測。但實際上,一個孩子能認出她的爸媽,這并不奇怪呀。
奇怪的反而是,為什麼會覺得她認不出來?
很簡單,因為我們看到的是一堆「豬」,我們眼裡還是被魔法歪曲過的幻象。魔法已經對千尋沒有效果了,對我們還有效。被蒙住雙眼的是我們。
3,魔法很厲害嗎?
魔法看似厲害,其實是一戳就破的幻影。
小白用魔法帶着千尋過橋,曾經警告過千尋:不要呼氣,一呼氣魔法的力量就消失了。就這麼脆弱。湯婆婆操縱小白的蟲子,千尋一腳就能踩死。看似光怪陸離的魔法世界,也不過是一個紙醉金迷的肥宅樂園。遇到麻煩就人人自危。
所以千尋在後來變得淡定自若。一旦勘破了魔法的幻象,就沒人可以奈何她。
關于這一點,錢婆婆有更明确的表述:
「魔法做的東西,派不上什麼用場。」
4,魔法的本質是什麼?
魔法的本質是契約:你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什麼。契約在這個故事裡至關重要。一切都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千尋自願寫下自己的名字,又自願放棄了自己的名字。湯婆婆拿走她名字的同時,特意确認了一句:「明白了就回答我,小千!」千尋說:「是!」——這是她被魔法控制的起點。
以這個契約為核心,可以包裹上許許多多華麗的元素,變成一套虛虛實實的陣法,人們漸漸會忘記它的本質。我們從銀行取一些紙,同時訂立一個契約,我說這些紙有價值,你也相信它們有價值,這些紙就會變成有魔力的符咒。你把這些紙交給别人(甚至連紙都不用,隻要在手機上按幾個數字),就可以拿走他的東西和服務。這種魔法每天都在發生。久而久之,你還記得這些紙的本質嗎?
5,爸爸媽媽究竟犯了什麼錯?
很多人說爸爸媽媽是因為貪婪,吃了免費的大餐才變成豬的。這不對。要說貪婪是罪過,油屋那些腦滿腸肥的客人都要變成豬。客人付了錢,爸爸也準備付錢,他說不管是刷卡還是現金都沒問題。而千尋一直擔心會被老闆罵。隻是爸爸媽媽很自信,因為他們有錢。不需要跟老闆事先溝通,吃完隻要結賬就可以了。與其說自信,不如說他們太相信錢的魔力——走到哪裡都通行無阻。
可惜,人間的錢在妖怪的國度不适用。
所以,與其說他們錯在貪婪(大吃大喝),倒不如說他們錯在傲慢。他們把金錢當成護身符,想當然地認為有了錢,就不必要再跟人打交道,想怎麼做都可以。失去了與人建立關系的謙卑之心,這是他們被懲罰的根本原因。
本質上,他們的習性跟油屋裡的那些貴客沒什麼兩樣。有的客人同樣揮金如土地消費,醉醺醺地把自己當成了大爺,毫不顧忌别人的感受,狂歌濫飲,縱情歡笑。這些人也已經失去了謙卑之心。他們還沒有受到懲罰,隻是時間早晚而已。
6,金錢是什麼?
金錢也是一種魔法,它會滋長人的傲慢,讓你以為自己可以到處通行無阻。爸爸媽媽是這樣,油屋的客人是這樣,無臉男也變成這樣。他們被包裹在金錢所幻化出的榮光裡,所到之處,無不俯首帖耳。但一旦戳穿,它就什麼魔力都沒有。無臉男的金塊隻是污泥。同樣的,你去一個新的國家,也不能仗着自己有錢就為所欲為。——你倚為靠山的銀行卡和現金,本相隻不過是塑料片和廢紙條。
有必要再回顧一下錢婆婆的話:
「魔法做的東西,派不上什麼用場。」
7,魔法是怎樣讓人迷失的?
故事一開頭,就給出了魔法國度的背景——這是在泡沫時代投資開發的主題樂園。
「後來金融泡沫破裂了,大家都破産了。」
看到這一點,也就能理解宮崎駿想通過這個故事,向現實中的人傳達一點什麼。日本在泡沫時代的繁榮,就好像曾經醉生夢死的魔法世界。今天的中國人,多多少少也體會過那種五彩缤紛的浮華:隻漲不跌的房價,擊鼓傳花的投資,一年内翻幾十上百倍的數字加密貨币……是不是很厲害的魔法?年輕人相信他們隻要會做PPT,會講故事,就可以在30歲之前實現财務自由,是不是很厲害的魔法?一個破舊窄小的房子貼一個學區房的标簽,就可以賣出天價,是不是很厲害的魔法?
這個故事想告訴大家:這些東西看起來厲害,别太當真。别把自己搞丢了。
說到底,人,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魔法從一開始,就是人與人的契約。再怎麼華麗,說到底仍然是人與人的契約。隻是時間長了,我們看到的就隻剩下魔力,看不到人的存在了。
就像一個人會因為兜裡有錢,就會變得橫行無忌。為求達到目的,抛棄原則,丢掉禮貌,甚至忘記自己的名字。隻想要發财,看不到背後的風險。
這時候,這個人也就迷失了。
8,故事的價值觀是反對金錢麼?
我認為不是。
故事的價值觀,同樣借錢婆婆的一句台詞說就是:「雖然我很想救你,但是我卻什麼都做不到,隻能靠你自己去救。這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則。」
這是什麼規則?再熟悉不過了。
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就是樸素的因果規則。魔法的國度看上去神奇,最根本的東西也不過如是。你想要什麼,就要自己付出相應代價來交換。如果你隻付出一百,就不會得到一萬的回報。沒有人能逃出這個因果的規則。雖然有各種魔法,好像可以幫你走捷徑,但是沒什麼用。
按照這個規則,賺錢這件事就回到它的本質。就是等價的交換。金錢沒有魔力,隻是為了人與人的交換方便一些,發明出來的符号而已。
所以故事反對的不是金錢,是金錢本位主義。賺錢不是壞事,但人們因此沉浸在幻覺裡,看不到真實的責任與關系,這是壞事。千尋跟湯婆婆訂立契約,老老實實地工作,這是可靠的自我保護的方式。工作賺錢并不會讓她迷失,一個人迷失是因為訂立契約的過程中,忘了本來的名字。
9,比魔法更有價值的是什麼?
在分别的時候,錢婆婆送給千尋一個頭繩,她說:「這是護身符,用大家一起紡的線編成的。」這個頭繩後來一直戴在千尋的頭上,閃閃發光。
金錢不是護身符,這才是護身符。
魔法做的東西沒有用,真實的東西才是有用的。真實的東西是大家一起做出來的。哪怕就是一根頭繩,那也是付出了辛苦的,有生命力的東西。
真實的東西産生于人際關系。電影一開始的時候,千尋拿着一束花,滿臉嫌棄地說:「第一次收到的花束竟然是分别之花」。但恰恰是這束花裡的卡片,在關鍵時刻拯救了千尋,幫她記住了自己的名字。「名字」也是一個隐喻,代表了真實的生命。千尋的名字留在同學送的卡片上,琥珀川的名字留在千尋的記憶裡。這是人與人真實的關系,是存在回憶裡不會消失的東西,有力量的東西。
這是故事最後的道理:關系制造出魔法,而不是魔法操縱了關系。千尋在童年落水的經曆中記住了琥珀川,在學校拿到了花束和卡片,在冒險中獲贈了頭繩。頭繩也是給她的分别之花。想了解它的價值,隻有靠自己去經曆。
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是不會忘記的,隻是一時想不起來罷了。——這是作者的祝福。
題外話:與父母的和解
我第一遍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有點介意故事的結尾:爸爸媽媽絲毫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他們漠然地離開,毫無變化,沒有從這次經曆裡吸取任何教訓。千尋為了拯救他們付出那麼多,媽媽卻說:「不要挨我那麼近,沒法走路了。」
千尋還是黏着媽媽,挽住她的胳膊。
但我現在理解了:這是最好的結局。爸爸媽媽沒有任何變化,也不能指望他們有任何變化。變化的是孩子的眼睛。孩子看到的父母由豬變成了人。
這就是她父母本來的樣子呀。
每一頭讓千尋辨認的豬,都是某個孩子的父母。都有問題,也各是自己的本相。他們的生命本來就是他們現在的樣子,不是說爸爸媽媽隻有變好了,才有資格不做豬,做人,他們本來就是人。再怎麼不喜歡,覺得他們傲慢也好,冷漠也好,那些傲慢和冷漠就是他們真實的一部分。看到這一點,就可以向前走。千尋看到了,其他孩子未必能看到。這是留給觀衆的河神丸子。
所以這個故事是拍給長大的孩子看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最終能認識的隻有自己的本心。本心是什麼?就是我們身處的真實世界: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幾個朋友,一些紀念、離别,和回憶,還有并不完美的家人。你可能有不同的認識他們的角度,但他們的存在就是存在。這就是真實本身。重要的是你以怎樣的方式接受他們。
畢竟這不是父母的救贖,隻屬于千尋而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