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省也”,這句話來自《論語》的《裡仁篇》,是孔子德行修養的重要方法,并滲透到《論語》和孔子的修身思想之中。
“見賢思齊”是對優秀榜樣的模仿與學習。孔子在《論語》中經常對曆史名人和當世賢達進行評價,這些評價中滲透着他的修身思想,希望以此對學生起到榜樣示範作用。例如:子貢問孔文子的谥号為什麼是“文”?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所以谥号為“文”。孔子評價子産“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因此合乎君子之道。
這種例子非常多,在孔子教學過程中,對于堯、舜、禹、微子、箕子、比幹、文王、周公、伯夷、叔齊、柳下惠、管仲等曆史名人的事迹言論,對子産、晏嬰、甯武子等當世賢達的行為都進行了評述,通過這些人物的行為與言論給學生确立規範與榜樣。
觀孔子的教學,可以看到他經常将“君子”與“小人”進行對比,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在這種正反對比式的論述中,孔子通過褒揚君子、貶斥小人,見賢思齊而構建起他心中的理想人格。
“見不賢而内省也”在孔子的思想語境中更具代表性的意義。孔子誕生于“禮崩樂壞”的時代,諸侯“好色甚于好德”,大夫“八佾舞于庭”,家臣“陪臣執國命”,庶民“好利而賤仁”。面對此境遇,孔子一度有退居九夷,乘桴浮于海的隐居之志,但是儒者“修己安人”的人生追求還是讓孔子走向了周遊列國的道路,甚至有赴叛臣之門成就政治理想的想法。
面對時運不濟,孔子、顔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先秦儒家都有向“内聖”轉變的修身觀。如果說榜樣的形象過于崇高,見不賢的内自省則構築起君子基本的做人底線。在孔子的修身思想中,反求諸己的意識非常明顯,例如: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在這樣一些“戒”“畏”與“思”的論述中,君子的修身更多地指向了内在的道德自覺。
在與“賢者”與“不賢者”的對話中,孔子提出了“得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修身路徑。在此修身路徑中,個體内在的道德自省尤為重要。孔子認為君子應該做小人的表率,他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隻有時刻保持對道德修養的警醒,做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才能以德服人。
《大學》與《中庸》繼承了這種道德内省的意識,明确提出“君子慎獨”的觀念,要求人們在熙熙攘攘的世間保持自我的道德省察。《大學》認為人生在世,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要保持“毋自欺也”,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修身養德。《大學》中還強調在上位者尤其要注意修身養德,因為“赫赫師尹,民具爾瞻”。《中庸》中也強調“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因為越是隐秘的事情越容易暴露,越是細微的事情越容易顯現,所以修身之道應該貫穿于人生每一個時段,時時刻刻堅守自己的人生信仰,最終形成道德習慣。
“内聖外王”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内聖”顯然是“外王”的基礎,所以《大學》中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論語》中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這句話來自孔子的高足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一生窮困,并無顯赫的官職,但是其内省慎獨的修養觀念經子思、孟子傳揚後世,朱熹認為他獨得孔子之真傳,所以得“宗聖”之名。分析曾子所提的三省吾身,其關注的忠、信與習,基本對應德行修養與知識學習的兩個維度,這也是普通人在修身養德方面最應該注重的内容。
道德知識和道德行為構成了古代思想家修身思想論述的核心。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強調“美德即知識”,他認為道德知識在道德修養中占據核心位置。孔子則認為“聽其言而觀其行”,道德行為更能反映個人的道德修養。對于修身來說,道德知識與道德行為其實同樣重要。王陽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他認為隻是說孝悌而沒有去做還是未知。從道德認知到道德行為,經曆了内心世界的深刻反省,隻有完全認同這一理念才會反饋到日常實踐之中。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省也”,反映了儒家修身思想的精華。從學習先進模範和警醒負面典型兩個維度,我們可以建立自我德行修養的路徑,通過每日“三省吾身”的堅持和執着,将先哲的思想精華内化為道德品質,從而滋養人生,鑒往知來。
◎本文原載于《解放日報》(作者陳祥龍),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