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風格已經寫到第四篇了,今天來講講波普藝術(POP ART)。
波普藝術起源于英國,關于波普這個名字的來源,在學術界有兩種解釋:
1)「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藝術、通俗藝術。
2)「Pop」是棒棒糖(lollypop)的一個簡化口語詞,用以表達戲谑、愉悅和反叛。
20 世紀 50 年代,正逢二戰結束,美國生産開始通過貿易席卷歐洲,各種家用電器、日常用品、家具裝飾大量被輸送往英國。英國在經曆二戰後一片蕭條,這令英國的年輕人向往美國後方無戰事的繁榮物質文明。
然而,這些美國設計卻格外單調,工業氣息繁重,沒有人情味。這造成了英國新生代藝術家的不滿,所以波普運動這場探索從英國誕生。
被視為波普藝術之父的理查德·漢密爾頓,也是杜尚的學生。他在倫敦的一場以「這就是明天」為主題的展覽上展出了一幅《到底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這幅作品在當時引發了巨大轟動。
漢密爾頓代表作“到底是什麼使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Hamilton,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而真正讓波普藝術家喻戶曉的則是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他以一人之力将波普風潮推向了巅峰。
安迪沃霍爾通過圈子朋友接觸到了波普運動,他感到非常興奮,開始了他的創作。
瑪麗蓮·夢露系列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邁克爾·傑克遜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約翰·列侬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波普藝術是一種大衆化藝術。
波譜的内核體現在使用大衆消費品作為題材或者原料進行創作;手法上喜歡使用拼貼、塗鴉、添加各種豔俗的顔色;形式上他們喜歡多彩、誇張、強調視覺沖擊,但表現的卻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有一種通俗接地氣但是卻玩世不恭的意味。
接下來,我為大家送上一套無水印波普圖。
喜歡這類風格的朋友可以将它們用作頭像、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封面,也可以用作手機壁紙鎖屏、聊天背景。
為方便閱讀,調成了小圖模式,圖片均為原圖無水印。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删。
文章首發于公衆号「炸年糕與小豆湯」,歡迎來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