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捂秋凍,這些日子的天氣就是暖和幾天就降溫,降溫兩天再暖一點,忽冷忽熱地打着拉鋸戰,這樣乍暖還寒的天氣确實需要捂着點兒,給身體一個過渡的過程,但春捂到底應該到什麼時候才合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李建表示:春捂指的是早春要捂,也就是在立春、雨水、驚蟄的節氣裡,而到了春分甚至4月份以後,天氣已經熱了,就不能捂得太多了。
很多人覺得春捂是老人、孩子的事兒,其實年齡處在“中間段”的人們也應該适當春捂,眼下還處在感冒、流感的高發期内,以免因為穿得過少受涼,免疫力下降而生病。
中醫理論認為,春主肝,生發是它的特性,人到了這個季節中陽氣就會自然上升,上升的陽氣從哪裡生發出去?頭!所以,春捂應該是捂腳不捂頭,對大家來說,腿、腳是需要重點保暖的,而不是在這個時節裡還扣着個厚厚的棉帽子,讓陽氣生發不出去。
有句話叫做“寒從腳下生”,腿、腳受涼後人就很容易着涼生病,如果這時再吃得太多,飲食在體内積滞住,淤而化熱也會形成内熱外感,尤其是孩子,能不鬧病嗎?
所以,早春時要适當春捂,捂腳、捂腿,穿得别太清涼,少露腳踝。小一些的孩子、體弱的老人,給他們戴個薄薄帽子,大一些的孩子以及成年人,是可以不戴帽子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