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秋吃什麼防秋燥

立秋吃什麼防秋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44:06

立秋吃什麼防秋燥?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着暑去涼來,秋天正式拉開序幕不過,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白天氣溫仍然較高,天氣幹燥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示,立秋後應首避風燥燥乃六淫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性幹燥,易耗津液常見口幹舌燥、鼻澀咽痛、皮膚幹枯、大便幹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中醫稱之為“秋燥”,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立秋吃什麼防秋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立秋吃什麼防秋燥(今日立秋多喝溫水避秋燥)1

立秋吃什麼防秋燥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着暑去涼來,秋天正式拉開序幕。不過,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白天氣溫仍然較高,天氣幹燥。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示,立秋後應首避風燥。燥乃六淫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性幹燥,易耗津液。常見口幹舌燥、鼻澀咽痛、皮膚幹枯、大便幹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中醫稱之為“秋燥”。

避秋燥應該注意多喝溫開水,多吃些滋陰潤喉之品,如百合、銀耳、梨等,保護好嗓子,盡量減少說話。秋季起居應早睡早起,晚上九十點入睡,早上五六點鐘起床,比較适宜。“早卧”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秋季早晚相對涼爽,适宜多戶外活動。切忌悲憂傷感,以心平氣和為主,如有悲傷之情,可室外多活動活動,感受一下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的初秋。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養生保健諺語。适當地凍一凍,可增加機體抵抗力。李金輝強調,“秋凍”不是“遇冷不穿衣”,而是秋季穿衣不宜增加過快,适當拖延增加衣服的時間,以自己能接受為限度。

立秋飲食宜滋陰潤肺防秋燥,健脾和胃慎貼膘。秋季五髒應肺,肺與秋氣的關系十分密切,“肺為嬌髒”,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易傷肺陰。天氣幹燥,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多吃有養陰生津潤肺作用的滋潤多汁食品,如百合、山藥,蓮藕、芝麻、蜂蜜、枇杷、牛奶等。多吃蔬菜、水果可補充體内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内多餘的酸性代謝産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之後,早晚涼爽,午間炎熱,“秋老虎”肆虐,人們易産生倦怠、乏力之感。根據傳統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可适當進補,以“貼秋膘”。李金輝表示,貼秋膘應因人而異,平素體格健壯,肥胖者應慎貼秋膘,以防過于進補,滋生痰濕。

四季脾旺不受邪,脾喜燥惡濕,秋季多燥,是健脾的好時候。李金輝建議,應注意飲食清淡,适量食用具有健脾化濕作用的食材或藥物,如山藥、芡實、薏米、茯苓、陳皮、大棗等。碰到秋雨連綿之時,尤其應該注意健脾化濕,以防阻礙脾胃運化。此外,入秋之後,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抗病能力減弱,易發生腹瀉,尤應注意飲食衛生。

最後,李金輝為大家介紹幾個立秋時節養生保健食療、藥膳、代茶飲方。

  • 排骨四神粥

健脾和胃祛濕,适合用于秋季調補脾胃、進補。茯苓、山藥、蓮子、炒薏米等适量煮粥;豬排骨冷水下鍋,蔥、姜片、料酒,大火焯水後小火慢炖半小時。二者合炖熟爛為度,加入适量食鹽、雞精調味可成。

  • 紅豆蓮子茯苓湯

秋季多燥,是痰濕較重人群祛濕的好時候。紅豆、蓮子、茯苓、山藥等食材洗淨,加水大火煮開,小火慢炖成湯,可健脾和胃燥濕,适合秋季祛濕服用。

  • 菊花百合大棗枸杞粥

菊花可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對高血脂、高血壓、亞健康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補肺陰清肺熱,止咳化痰,養心陰清心熱,甯心安神,養胃陰清胃熱。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養心補脾,保護胃氣。枸杞子滋補肝腎,明目,益精血。秋季此四物熬粥,可滋補五髒,清熱潤燥。

  • 百合桑葉菊花茶

百合、桑葉、菊花适量煎水,代茶飲用。可滋陰潤肺,清熱利咽。此茶是秋季養陰清燥、潤肺生津,預防秋燥的保健飲品。尤其适合秋燥明顯,口幹鼻燥、咽幹咽癢的人群飲用。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盧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