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各地活動?7月2日,“重走路線、重溫指示”,我們來到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客車還沒有進入馬鞍山林場時,遠處就已經是雲橫秦嶺般的景觀這幾天一直有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今天也不例外,天陰着,在路上還有稀稀落落的雨點遠處水霧形成的雲是流動的,在灰濛濛的天幕下顯得格外白,隐隐的山頭露出來,才知道還有山的存在赤峰向南茅荊壩一帶的山格外雄奇,如同敖漢旗過了南部的四家子鎮,山就從丘陵完成到山嶺的轉變不僅山形如此,而且有了局地的小氣候,時令也因此與北部鄉鎮相差一個節氣之多,不知是這樣的山地改變了氣候,還是這樣局部小氣候影響到山峰的形成,到馬鞍山時,處處林木蔥郁重巒疊翠,局地小氣候就不足為奇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馬鞍山各地活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7月2日,“重走路線、重溫指示”,我們來到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客車還沒有進入馬鞍山林場時,遠處就已經是雲橫秦嶺般的景觀。這幾天一直有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今天也不例外,天陰着,在路上還有稀稀落落的雨點。遠處水霧形成的雲是流動的,在灰濛濛的天幕下顯得格外白,隐隐的山頭露出來,才知道還有山的存在。赤峰向南茅荊壩一帶的山格外雄奇,如同敖漢旗過了南部的四家子鎮,山就從丘陵完成到山嶺的轉變。不僅山形如此,而且有了局地的小氣候,時令也因此與北部鄉鎮相差一個節氣之多,不知是這樣的山地改變了氣候,還是這樣局部小氣候影響到山峰的形成,到馬鞍山時,處處林木蔥郁重巒疊翠,局地小氣候就不足為奇了。
車停在馬鞍山的入口處,上山的小口旁立了一塊指示牌,寫有的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貢獻國。這麼大範圍地持續不斷建設人工林,隻有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做到。”其長寬高設計包括了2019年7月15日到馬鞍山的時間節點。沿小路行至三十米左右,就到了與林場工人當時交談的地點,一年前這條小路還是崎岖小路,在落葉松間的這塊空地上,與護林員親切交談,大家告訴,近年來林場森林面積逐年增加,野生動物多了,生态環境好了,收益也多了,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特意問有沒有狼,工人說沒有,大家都笑了。的一言一行已經深刻于他們的内心,重要的一點是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淨,要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世世代代幹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生态屏障是戰略性的,不僅關系全區各族群衆生存和發展,而且關系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設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成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是國家戰略。内蒙古是一條生态建設的萬裡綠色長城守衛祖國的北疆,也是一條民族團結的亮麗的風景線,維護着祖國北部安全穩定。這樣的定位适合中國國情,符合内蒙古的實際,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建設的一部分,既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責任,也是使命,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立足生态環境保護,馬鞍山隻是貫徹落實的講話的一個縮影。對内蒙古關懷倍至,從提出“守望相助”的殷切期望,到不要盯着“羊煤土氣”支招高質量發展,從迎風踏雪到邊防線視察到頂着烈日來到馬鞍山,其高瞻遠矚,對内蒙古定位與發展意義深遠。在今年兩會參加内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态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把祖國北疆這道萬裡綠色長城構築得更加牢固。
結束馬鞍山的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後,第二站到了到過的張國利家。小院整潔有序,透過玻璃窗,看到櫃上有兩個制作精美的鏡框,裡面是彩色的《内蒙古日報》縮樣,報道的是當時到他家的圖片。張國利介紹了當日來他家的情景,那天看了廚房、鍋爐、客廳,還打開鍋蓋、冰箱仔細看,邊看還不忘記問,關心家庭收入,新農合情況和報銷比例,就連這鍋爐燒多少煤、花多少錢、冬天家裡溫度咋樣都十分關心。在這裡更體現了關心民族團結,張國利家是四世同堂,家庭成員中有蒙古族、滿族、漢族3個民族,多民族和睦相處,稱贊他們是“民族團結之家”。他說,我們搞民族區域自治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民族團結。各民族要一起推動中華民族發展,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
張國利家院門内有一棵杏樹,我們去時正是"花褪殘紅青杏小”,去年7月15日,大概青杏也應該沒有熟。大概因為前來學習的團體較多,為防止青杏被摘,還特意寫上小紙牌“等杏熟了再請你們吃杏”。院門前幾棵野生的山櫻桃樹,櫻桃已經很紅也很好吃。可馬鞍山的山葡萄卻是一寶,形成了以山葡萄釀酒的産業,也是脫貧攻堅,促進村民就業的重要渠道。
離開時,幾個村民慕名而來,也到了張國利家。好山好水好風光,綠水青山才有鐘靈毓秀、人傑地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才是綠色生态屏障的好風水,這才是馬鞍山立村之本,養山之道。
在村裡,關心的就是脫貧攻堅了。筆者眼中的馬鞍山村有着天然資源優勢的,畢竟馬鞍山是赤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開發的旅遊景區,有着小氣候的天時,旅遊的地理,加上追求幸福逐夢的村民們,這生态立村、産業富村、旅遊強村就順理成章。當時看到村莊管理有序、村民生活幸福,十分欣慰。指出,産業是發展的根基,産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把産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要建強農村基層黨支部,提升鄉鎮和村為農民和農業服務能力。的話不難理解,重點是增強基層組織能力,為村民服務,讓村民增收。
村裡擺出的當地山葡萄酒企業的展櫃,想起在徐洲馬莊,香包已經成為村裡的重要産業。2018年,筆者曾經到過那裡,重溫的指示,是2017年年底到徐州考察時到的馬莊村,自己掏30元買了一個香包,用這種方式傳遞對基層組織的支持,切實提高服務村民增收的能力。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站在曾經站立過的地方,再一次舉起右手宣誓,心中激情澎湃,遙望遠方,雲霧散去的馬鞍山漸漸露出馬鞍的形狀,民安家富中國夢, 蹄疾步穩覆馬鞍,讓我們快馬加鞭,立足崗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李國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