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是宋代詩人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為我們描繪了其樂融融的農村夏日生活中的勞動場景,表現了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
中華民族曆來就有熱愛勞動的傳統美德,勞動人民發揚了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創造了驚人的财富。勞動之美更是讓古代文人大加贊譽,創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詩篇。在這個特别的勞動節日裡,讓我們尋着古詩詞的韻腳,去感受古代詩人對鄉村生活和勞動人民的歌頌。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宋代翁卷的《鄉村四月》,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交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鄉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時候,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這首詩以清新明快的筆調,出神入化地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紳的《憫農》生動形象地刻畫出烈日當空,農民在田中辛勤勞作的情景。滴滴汗水才能換來粒粒糧食,告訴我們食物的來之不易。他的另一首《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則突出了那個時代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慘遭餓死的問題,讀來令人感慨動容。
文人筆下勞動的不僅僅是農民,而且延伸到各行各業。有贊美冶煉工人的,如唐代李白的《秋浦歌·其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從正面描寫和歌頌了冶煉工人的艱辛勞作,字裡行間體現了詩人對他們的贊美之情。有寫燒瓦工人的,如宋代梅堯臣的《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也有寫漁民打魚的,如宋代範仲淹的《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皆是運用質樸的語言諷刺、控訴了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通過描述燒瓦工人和漁民勞作的艱辛,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們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許多詩人不僅贊美勞動,而且自己也更熱愛勞動。魏晉的陶淵明被稱為田園詩人的鼻祖,他把農活寫進詩裡,充滿詩情畫意。譬如他的《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全詩平淡自然、清新質樸,言簡意長,真摯感人,抒寫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享受田園勞作之樂的惬意、閑适的心情。南宋陸遊十分推崇陶淵明,并在《小園四首·其一》寫道:“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卧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同樣抒發了詩人對種桑鋤瓜的田園生活的無限熱愛。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更是描繪出了一幅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田園生活畫卷,把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詩人對田園安甯、平靜生活的羨慕與向往。
閱讀一首首古代的勞動詩,感受古人生活的艱辛和美好,可以讓人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生命因勞動而美麗,美麗因勞動而精彩的人生哲理。□程磊磊
(以上圖文若涉及侵權,請原作者及時與我們聯系)
來源|陝西工人報
編輯|甯黛豔
校對|謝明靜
審核|王 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