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卑微的樣子有一次就夠了語錄

卑微的樣子有一次就夠了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0:21:00

——李睿珺執導的電影《隐入塵煙》觀後感

卑微的樣子有一次就夠了語錄(隻有卑微到塵埃裡)1

看完《活着》,我想起了一句話:下輩子不來了,因為人間太苦了!看完《隐入塵煙》,我又想起了一句話:窮人連死都身不由己,因為活着比死更難!

《活着》裡面的故事發生在解放前後較長一段時間,而《隐入塵煙》裡面的故事卻發生在十多年前的大西北。

存在感趨于零的兩個人,被家人強行撮合到一起,他們從冬走到秋,演繹了一段相濡以沫的故事。

故事裡,沒有一個苦字,卻苦到了極緻;沒有一個愛字,卻愛到了骨髓!

“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導演在這裡告訴我們:沒有誰能長生不老,塵歸于塵,土歸于土,終将隐入塵煙。

(一)在貧困中開出浪漫的花

電影裡呈現的畫面,大多是黃土地、驢子、麥子,以及她和他。

她和他,都是被親人抛棄的“邊緣人”和被村民嘲笑的“失語者”。

她,叫曹貴英,住在哥哥嫂子家一間閑置的破房子裡,曾經因為給村裡的瘋子一個馍,被哥哥嫂子美美地打了一頓,半個月都走不了路。由于居住環境差,加之經常被哥哥嫂子打罵使喚,她落下了一身病根:跛足,尿失禁,還無法生育。

他,叫馬有鐵,人稱“老四”,借住在别人廢棄的舊房子裡,哥哥常年使喚他幹活卻從沒給過工錢,他年過四十了還是光棍一條。

兩個命苦之人的第一次見面有點冷漠:看到他撫摸着驢,她覺得他是個好人;接着鏡頭一轉,她和驢在屋外,他在屋内,沒有交流,但他們彼此堅信:你我就是最後的相互依靠!

他們抱團取暖,相互守護。結婚當晚,她尿炕了,一夜沒睡,他默不作聲披衣下床喂了一次驢,然後再給爐子添了一些炭,好讓她烤衣服。買種子和化肥時,她尿褲子了,他馬上脫掉外套,披在她的身上為她遮羞。在鄰居家看電視,她又尿了,他從口袋裡拿出紙,一遍一遍地擦凳子。她感冒了,他扶她到炕上,還把母雞下的蛋煮給她吃。他給村裡患了重病的首富輸血,她擔心,寸步不離地守在他旁邊,還央求着醫生說“别抽他的了,抽我的吧”。他給侄兒拖家具很晚才回來,她把熱水捂在懷裡,在寒風中提着馬燈在路口等他回家。

他們相愛成歡。每搬一次家,他總是小心翼翼地取下牆上的“喜”字,然後小心翼翼地貼在新房裡,并請她幫他看貼正了沒有,她總在一旁提醒“高一絲絲,再高一絲絲”。他出去勞作,就把她抱上闆車,從村民羨慕的目光裡穿過。天熱了,他們睡在房頂上,他拿繩子拴住她的褲腰帶,怕她半夜滾下去。他在溝裡捉了一條鲫魚,烤熟後把肉剝下來,喂給她吃。曬麥子時,兩人坐在草堆裡休息,他拿起幾顆麥粒按在她的手背上,說“我給你種了花兒,做了記号,你跑到哪裡,都就丢不掉了”。

卑微的樣子有一次就夠了語錄(隻有卑微到塵埃裡)2

他們相敬如賓,沒有吵過架。唯一一次兇她,是收麥子時,她使盡全身力氣都沒有把麥子挑上車,他心疼麥穗浪費了,才說了她一句:“你這個閑王,多少袋麥子讓你吃掉了,幾捆麥子都給我遞不上來!我就養下個驢,它也能給拉車嘛!”可回家的路上,他又哄她開心,扶她上車,提醒她不要掉下來。

他們一起耕耘的日子,很美!他牽着驢,她坐着耙,一前一後,構成了大西北農村最樸素的風景;他割麥,她拾穗,讓人聯想到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者》。他們一起孵小雞,他做孵化箱,她看;他接通電源,光從小孔裡照出來映在她臉上,她笑;他說“雞娃子沒媽媽,它第一眼看見誰,就把誰當成它的媽媽”,她聽。他們一起建房子,他做磚,她弄飯;他砌牆,她和泥。終于,他們有了屬于自己的家。

卑微的樣子有一次就夠了語錄(隻有卑微到塵埃裡)3

搬進新房的那天晚上,他們一起憧憬着未來。她托着下巴:“我咋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有自己的家,能睡在自己的炕上。”他許諾:“等秋天苞谷掰下來賣了,趕在過年前給你買個大電視,完了,把你領到市裡的大醫院裡,找個大夫好好的給你看看。”她坦承:“活了這麼大,還沒去市裡呢。”他補充:“我也沒去過。”她興奮地說:“那我們去了美美地浪浪。”

卑微的樣子有一次就夠了語錄(隻有卑微到塵埃裡)4

盡管條件艱難,生活困苦,但他們在日複一日的相濡以沫中相互救贖,相互治愈。他救贖她,她也救贖她,讓彼此走出心理陰影;他治愈了她的自卑,她治愈了他的孤獨,希望在漸漸實現,麥香在慢慢靠近。就這樣,卑微地活着,幹淨地愛着!

此生,他隻有兩個心願:在她身邊,她在身邊。

(二)因為善良,所以在世俗中把自己低到塵埃裡

心存忍讓,不介意自己吃虧,是一種善良。可馬有鐵的這種善良,讓人有點心痛!

盡管村民無視他的存在,盡管被哥哥随意使喚、經常嫌棄,但馬有鐵從未介意過、抱怨過,他總是以自己的善良對他人報以溫柔。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三哥和侄子,他們讓我看到了人性的“惡”。村裡人議論:“讓老三使喚了半輩子,你結婚他連幾桌酒席都沒舍得給你擺嗎”“你給老三打了半輩子長工,他咋連個電視都沒給你買上,你還跑到别人家看電視着呢”。侄子結婚,哥哥嫌他窮,沒有請他去喝杯喜酒。此後,還為了自己心裡的“小九九”,假心假意地帶來了一點剩菜,實際上是看中了他可以申請的八十多平方米的特困戶樓房。

村裡首富張永福,是一個吸人血還嫌血髒的惡魔。他承包了村裡的土地,人住在城裡,開着寶馬,卻不給村民發租地錢和工錢。張永福患重病需要熊貓血,村民怕他死了讨不到錢,于是都勸馬有鐵去獻血。在村民的道德綁架下,馬有鐵二話沒說,去獻了血。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得馬有鐵喘不過氣來,但他沒有找張永福的兒子要一分錢的營養費,連春播的種子、化肥都還是賒的賬。一次,張永福的兒子看他相中了一件外套,可他錢少了,沒買。張永福的兒子馬上花八十塊錢買下來送給他,他猶豫了好久,說:“算我借你的錢買的。”

沒過多久,張永福的兒子又來了,要他去獻血。妻子曹貴英擔心,說:“不抽了,這次再不去了。”張永福的兒子隻說了一句“大衣合适嗎”,馬有鐵就跟着上車去了醫院。因為善良,他把自己低到了塵埃裡。

馬有鐵還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一碼歸一碼”,是他的口頭禅。玉米成熟了,張永福的兒子在村裡收購玉米,馬有鐵說“一碼歸一碼”,堅持要減去買外套的八十塊錢。建房子前,他在一個村裡人那裡拉了一些牛糞和芨芨草,走時不忘給了半袋新磨的面粉,還說秋後送兩袋土豆過來;秋天到了,他沒有食言,去地裡挖了兩袋土豆,放到那人的家門口。秋收後,他如約提着十個雞蛋,還給借給他雞蛋的鄰居,雖然鄰居說“算了吧”,他還是那句“一碼歸一碼,那時候說好就是借你的”。

麥子成熟了,玉米豐收了,可妻子卻走了。他把麥子和玉米全賣了,共計三千九百七十元。這樣的收入,我們不禁要問:這土地到底是恩賜,還是枷鎖?盡管錢不多,但他還是去還清了買種子、化肥、農藥的一千五百七十元錢。

不欠别人一點人情,不欠别人一分錢,這樣的善良似乎有點苛刻!

(三)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是最樸素的哲學命題

黃土地,是影片裡最重要的符号,也是馬有鐵的理想王國。

他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着熾熱的情感。他把種子播在土裡,一個生命在土裡自然而然地發芽、生長、成熟,收割完後曬幹又是種子,又是一個新的生命,如此四季輪回!他把土做成磚,建成房子,最後房子又變成了土,土默默地在那裡,一代人來了又走了,土還是那片土。

他覺得腳下的這片土地最純潔、最幹淨!他撿起掉在地上的馍,邊吃邊說:“啥不是土裡頭生的,啥不是土裡頭長的。土都不嫌棄我們,我們還嫌棄土嗎?土就是幹淨東西嘛。不管你是有錢有勢的人,還是啥人。你隻要種上一袋袋麥子,它就能給你長出來十幾袋子、二十幾袋子麥子來。”土地滋養了萬物,哺育了我們,有誰能離開它呢?有誰能說它不幹淨呢?

這片土地,适合生長麥子。在麥地裡,馬有鐵悟出了很多關于生存、生活、生命的思考。妻子曹貴英不小心鏟斷了一根麥苗,他笑了笑,淡定地說:“鏟掉了就鏟掉了,讓它給别的麥子當肥料去吧。啥人有啥人的命數呢。麥子也一樣,它也有它的命數呢。還不是到夏天讓鐮刀割掉了。”是啊,世間萬物,各得其所!沒必要抱怨,就讓萬事萬物得到好的安頓吧!

還有一次,他們割完麥子回來,兩人聊起往事,說村裡有個瘋子,嘴裡總念叨着:“對鐮刀,麥子能說個啥。對啄它的麻雀兒,麥子它能說個啥。對磨,麥子它能說個啥。被當成種子,麥子又能說個啥。”這何嘗不是失語者命運的判詞!是被麻雀吃了,是磨成面粉,還是留作種子,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命運!

馬有鐵也有着黃土地一般的品格,他敬畏和尊重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命。搬家時,他把燕子窩帶到新房裡,擔心燕子來年找不到家了。打水的時候,桶裡進了幾隻小蝌蚪,他小心翼翼地把小蝌蚪放回河裡去。曹貴英用草編了一隻驢,他馬上想了自家那頭辛苦了大半輩子的驢,他說“還是草驢好,它不吃草就不叫人使喚”。

馬有鐵的命運和驢子一樣,被人使喚了半輩子,但他從無怨言。妻子曹貴英走後,他将驢拉到草原上放生,驢遲遲不走,他說一句:“放你走都不會走,讓人使了大半輩子了,還嫌沒使夠嗎?真是個賤骨頭!”這是說驢,更是說自己!

他終于想通,決定不再做賤骨頭了。他拿着他們結婚證上的相片去照相館,打印出一張妻子的黑白遺照,還買了一套全新的衣服給妻子換上,再把一直貼在牆壁上的“喜”字撕下,換上了妻子的黑白遺照。他還像以前那樣,從口袋裡摸出幾粒麥粒,在妻子手上種下了一朵梅花。他堅信,再苦的日子,也能開出屬于自己的爛漫之花,有了這朵印記,即使走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也能找到她。做完這些後,從不吃雞蛋的他吃了一個雞蛋,躺在妻子的身旁睡去了。兩個卑微的生命,一段幹淨的愛情,終究隐入了塵煙。

卑微的樣子有一次就夠了語錄(隻有卑微到塵埃裡)5

導演李睿珺說:“鄉下的人趕上了開往城市的火車,但兩個主角都錯過了,他們就像兩個騎自行車的人跟在高速列車上的人後面跑。”他們的腳步雖然沒有跟上高速奔跑的列車,但他們樸素自然的思想卻遠遠超出了高速奔跑列車上的人們!

(2022年9月2日于榮家灣)

作者簡介:毛紹波,先後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100多萬字,出版《文秘寫作方法論》《一種生命形式》等個人專著2本,現任嶽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兼)、編辦主任。

編輯 許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