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四年級上冊試卷題?四年級數學下冊複習資料,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語文四年級上冊試卷題?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四年級數學下冊複習資料
第1單元 四則運算
1、運算順序
P5:在沒有括号的算式裡,如果隻有加、減法或者隻有乘、除法,都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P6:在沒有括号的算式裡,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P11:算式裡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裡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P12: 加 、減 、 乘 和 除 統稱四則運算。
3、P13:有關0的運算
一個數與0相加,還得這個數。
一個數減去0,還得這個數。
一個數與0相乘,得0。
0除以一個數,得0。
0不能做除數,例如5÷0 是不存在,沒有意義的。
4、四則混合運算方法
一看(看數字,運算符号,想想運算順序是什麼。)
二畫(畫線,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畫一條橫線,沒有計算的要照抄下來。)
三算(按照運算順序計算)
四檢驗(檢驗運算順序是否錯誤,計算是否算錯。)
第2單元 位置與方向
1、确定物體的位置
(1)找參照物:以誰為參照物,就以誰為觀測點。
如:“在XXX的東偏南” 就是以“XXX”為觀測點
(2)找出較小的夾角,從箭頭方向開始寫出方向。
(3)确定物體位置的條件: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2、在平面圖上标出物體位置的方法
(1)确定觀測點,建立方向标。
(2)用量角器确定建築物的方向。
(3)用直尺确定建築物的距離。
(4)畫出建築物具體位置,标出名稱。
3、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4、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第3單元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
1、運算定律與算式特點
P28:加法交換律
a b=b a 34 89 66=34 66 89 26 47-6=26-6 47
1、隻有加法,減法。
2、注意減法時要将前面的“一”号一起交換。
3、在簡便計算時,一般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同時運用。
P29:加法結合律
a b c=a (b c) 88 104 96=88 (104 96) 79 26-9=26 (79-9)
P34:乘法交換律
a × b=b× a 4×58×25=4×25×58
1、隻有乘法。
2、在簡便計算時,一般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同時運用。
3、注意找好朋友:
2×5=10
4×25=100
8×125=1000
P35:乘法結合律
a×b×c=a×(b×c) 125×67×8=67×(125×8)
P36:乘法分配律 拆:(a b)×c=a×c b×c 25×(200 4)=25×200 25×4
合:a×b a×c =a×(b c) 265×105-265×5=265×(105-5)
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減法。
2、拆的時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數分給括号裡面的兩個數。
3、合的時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數,将不同的因數相加或相減。
特别注意: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的區别
2、運算性質
連減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公式:a-b-c=a-(b c)
舉例:128-57-43=128-(57 43)
記憶:減變,加不變
連除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公式:a÷b÷c=a÷(b×c)
舉例:2000÷125÷8=2000÷(125×8)
記憶:除變,乘不變
3、兩個數相乘,可以将其中一個數進行拆分,再簡便計算。
第4單元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小數的意義:
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占其中的、、、
P51: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寫作0.1,0.01,0.001、、、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10 。
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P52:小數由 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組成。
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整數部分 |
小數點 |
小數部分 | ||||||||||
數位 |
… |
萬位 |
千位 |
百位 |
十位 |
個位 |
. |
十分位 |
百分位 |
千分位 |
萬分位 |
… |
計數單位 |
… |
萬 |
千 |
百 |
十 |
個(一) |
十分之一 |
百分之一 |
千分之一 |
萬分之一 |
… |
整數部分的最低數位是 個位 ,小數部分的最高數位是 十分位 。
2.309 ,2在 個 位,表示2個一,3在 十分位,表示 3個0.1 ,
9在千分位,表示9個 0.001。
2、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小數的讀寫
① 先讀(寫)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寫)法來讀(寫)。
②再讀(寫)小數點
③最後讀(寫)小數部分,依次讀(寫)出每一位上的數字。
注意:小數部分有幾個0就要讀幾個零,小數末尾的0也要讀出。
3、小數的性質
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4、P60:小數的大小比較
①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
②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個數就大。
③如果十分位還相同,再看百分位,直到比較出兩個小數的大小為止。注意:數位不夠,用0占位。
5、P61: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的大小變化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 到原來的 倍,也就是 ,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 到原來的 倍,也就是 ,
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 到原來的 倍,也就是 ,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 到原來的 倍,也就是 ,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 到原來的 倍,也就是 ,
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小數就 到原來的 倍,也就是 ,
6、P68:名數的改寫 (單位換算 題組練習)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 重量單位換算:
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四)人民币單位換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元=10角=100分 1分=0.1角=0.01元
7、P73: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求近似數時,保留整數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确到 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省略。
求小數的近似數與求整數的近似數類似,都是用 法。
P74: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①先分級,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為一級。
②在萬(億)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後面加上萬(億)字,求出精确數。
③再按要求求出近似數。最後注意帶上單位。
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構成。
第5單元 三角形
1、定義:三角形一定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
三角形有三個頂點、三個角、三條邊、三條高。
2、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3、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4、三角形的分類:
(1)按角分類
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2)按邊分類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
5、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四邊形的内角和=360° 五邊形的内角和=540°
第6單元 小數的加法與減法
1、小數的加減法方法
① 相同數位要對齊,也就是數位要對齊。
② 從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滿10,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向前一位借1。
③不夠位時,用0占位。
2、小數的混合運算和簡便計算
小數的加減法的混合運算與整數的混合運算一樣。
小數的簡便計算與整數的簡便計算一樣,都是運用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第7單元 統計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更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1、看統計圖回答問題
折線統計圖的制作步驟:①定點 ②寫數據 ③連線 ④寫日期
2、根據問題畫統計圖
第8單元 數學廣角
1、植樹問題
(1)兩端都栽:棵樹=間隔數 1=總距離÷間隔距離 1
總距離=(棵樹-1)×間隔距離
(2)兩端都不栽:棵樹=間隔數—1=總距離÷間隔距離—1
總距離=(棵樹 1)×間隔距離
(3)一端栽:棵樹=間隔數=總距離÷間隔距離
(4)封閉棵數=間隔數
2、鋸木頭問題:
① 次數=段數—1
② 總時間=鋸一次的時間×次數
3、敲鐘問題:間隔數=鐘聲數—1
4、上樓梯問題:層數=樓層數—1
解決問題的策略
常用的數量關系: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a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a×4=4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ab)
長方形的周長=(長 寬)×2 (C=(a+b)×2)
總價=單價×數量 單價=總價÷數量 數量=總價÷單價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工總=工效×時間 工效=工總÷時間 時間=工總÷時間
房間面積=每塊地面磚面積×地磚的塊數
地磚的塊數=房間面積÷每塊地磚的面積
相遇的路程=(甲速度 乙速度)×相遇的時間=甲速度×時間 乙速度×時間
相距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時間=甲速度×時間—乙速度×時間
空間與圖形
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類、内角和、求第三個角的度數,正确測量和畫出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應用。 1、圍成三角形的條件:較短兩條邊長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條邊。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分類:按角分類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兩個内角的和大于第三個内角。)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兩個内角的和等于第三個内角。兩個銳角的和是90度。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兩個内角的和小于第三個内角。)
按邊分類
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外一條邊叫做底,兩條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和腰的兩個夾角叫做底角,它的兩個底角也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跟底邊高正好重合。)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三個角也都相等(每個角都是60°,所有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60°。)
4、任意一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都有三條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5、把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就是畫它的高。
6、有一個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頂角等于90°。
7、求三角形的一個角=180°-另外兩角的和
8、等腰三角形的頂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9、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頂角)÷2
10、一個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這個三角形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11、多邊形的内角和=180°×(n-2){n為邊的條數}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方法:先把兩個乘數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兩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零,就在積的末尾加幾個零。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 b)×c=a×c b×c(合起來乘等于分别乘)
4、拓展:(a-b)×c=a×c-b×c
5、簡便運算典型例題:102×35=(100 2)×35
36×101-36=36×(101-1) 35×98=35×(100-2)=35×100-35×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