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中我們經常講的道是什麼

道德經中我們經常講的道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0 12:22:04

原創 作者:楊本樞

道德經中我們經常講的道是什麼(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1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系列文章之五

“道”是老子哲學中最重要的專有名詞,也是《道德經》中出現最多的哲學概念,在《道德經》中有關“道”字出現了73次。老子因為寫了《道德經》而被尊稱為道家鼻祖。因為在《道德經》中多處闡述“道”的内涵,包括史學巨匠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明确記載,老子在離開周朝的邊界函谷關時應關令尹喜的要求揮筆而就寫下五千餘言的《道經》和《德經》。由此可見,老子對于“道”的内涵有其深刻的體會。《道德經》中的“道”字雖然符号一樣,都寫作“道”,但是,表達的意義卻并不一樣,有關于對天道闡述的“道”如“道生一”,也有關于人道闡述的“道”如“聖人之道”,天道是什麼“道”?聖人之道又是什麼 “道”?

各位讀者,且聽我仔細分析。

道德經中我們經常講的道是什麼(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2

一、老子的天道觀

天道觀就是有關宇宙世界和天地運行的自然觀,是老子哲學的最核心組成部分,老子對于《道德經》的闡述并不同于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其他學說,其他學說基本上都是圍繞人類社會存在而展開命題的。如孔子等儒家倡行的仁義禮智信,無論是将祭祀作為儒家至高無上的禮的組成部分,還是将仁作為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前提條件是離不開“人”這一社會主要活動者,所以,儒家的學說更多是從倫理、政治角度解讀社會和人生。

老子卻不一樣,老子在《道德經》中采用的是推演的方法,層層剝皮,提出了一連串的疑問?人類是怎麼存在的?世間萬物依靠什麼而生存?天地如何會存在?宇宙是什麼?

帶着一連串的疑問,老子運用推演的方法,推演出人類、萬物、天地和宇宙的存在。老子認為,人類和萬物從哪裡來?因為有了天地,所以,才有了萬物,才有了人類。天地如何會存在?因為有宇宙的存在,所以才會有天地的存在。宇宙是什麼?老子也不知道宇宙是什麼,所以,老子就勉強把這種玄妙的實體稱之為“道”。

在老子的哲學中對“道”的定義是十分模糊、玄妙、無法明确解讀的,但卻又是真實存在的客觀物體。老子認為“道”是“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意思就是“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的玄妙物體,可以稱之為“夷、希、微”,這三個字意思也是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有實體。有些人甚至是一些學者也認為老子提出的“道”是形而上的概念,我認為,在老子的世界觀裡,道不是形而上的概念,道是真實存在的客觀實體,盡管我們看不見、聞不到,摸不着,但是,道确實存在,因為道的存在,才會有天地的存在,因為天地的存在,才會有世間萬物和人類的存在,這就是老子所推演的“道”的哲學,也是我們學習《道德經》必須要明白、要徹底理解的基本概念。

老子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兩千多年前就覺察到宇宙是物質世界而非鬼神主宰,我們現在盡管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盡管能夠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但是,對于太空的了解和掌控又有多少呢?所以說,老子悟道悟出個宇宙世界,直到現在,人們仍然對宇宙世界知之甚少。

二、老子的人道觀

《道德經》不僅反複強調“道”是先天地生,周行不殆,道生一(即天地)的宇宙觀,也多處闡述其“聖人之道”的觀點。文章多處出現對“聖人之道”的闡述。如: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譯文:聖人要以天下百姓所想為自己所想)”

“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譯文:聖人說,我不積極去作為,百姓能夠自覺遵循各種規則;我不愛争鬥,百姓自然會一身正氣;我不多事,百姓自然會富足;我沒有過多欲望,百姓自然就會質樸、淳樸。)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聖人不以自我為中心,不貪大,故能夠領導天下)”

“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譯文:聖人不積極去作為,才不會失敗;不固執己見,才不會有過失)”

“聖人之道,為而不争。(譯文:聖人之道就是循道而為,不要有争鬥之心)”

老子的人道觀主要指向聖人,聖人多指以君王。老子在寫《道德經》之前主要時間都是在周朝的圖書館工作,周朝的國家圖書館典藏的都是國家書籍,老子每天涉獵的也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等經典古籍,看到的是周天子如同擺設,天下諸侯混戰、群雄争霸、民不聊生的局面,他特别希望能夠有位有道的明君統領天下,結束天下紛争的局面,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在對社會有深刻認識,對自然有獨到看法的前提下,老子提出了人道觀即“聖人之道”。

從上文列舉的老子對聖人的要求來看,老子理想中的聖人應該是這樣的:

1.為而不争,循道而為是老子整部《道德經》所提倡的價值理念,聖人所要遵循的道既是天道,又是人道。老子希望聖人在遵循客觀自然規律的情況下,引導百姓去做該做的事情,整個社會在有序的環境裡自然而然的存在,而不是為了利益去争鬥;為了利益去破壞環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損害别人的利益;為了小團體的利益去損害大家庭的利益;為了本國利益去損害他國利益等等。自然人類、個人集體、小家大國、本國他邦,不論什麼樣的實體都要在和諧的環境裡發展、生存。這是聖人統領下的“為而不争”的思想。

2.無為。對于無為,老子也是多處提到這個詞語,什麼是無為,我們現在的理解就是無所作為。如果用無所作為來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就有些偏差。老子所倡行的無為思想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消極被動地等待。老子意思是做事情一定要遵循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要循道而行,該作為時要積極的作為,不該作為時不要違背道,頗有我們現在常說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内涵。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譯文:道最經常的表現形式是順應自然規律,看似無為實則萬物都在以道而為,君王即聖人如果能夠遵循道的無為無不為的原則,萬物自然會自行按照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生長)。

老子的人道觀與天道觀有什麼樣的聯系與區别呢?和孔子的人道觀又有什麼樣的聯系與區别呢?下一章再作分析。

如想了解更多《道德經》的資訊,請關注微信公共号:daodejing-yangbenshu

易經與道德經關系解讀

說明:圖片來源于360搜索和百度貼吧(道德經吧)

本文是原創,如有轉載,敬請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