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泰山,五嶽獨尊。雖然住在省城濟南,雖然距離泰山不遠,但是,爬泰山的次數是不多的。前兩次去,都登頂了,隻有一次是全程徒步往返,那是上高中的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夜間上,白天下。即沒看到日出,也沒看到雲海。隻是同學們興緻很高,在夜裡,看着岱城燈火,唱着八十年代新一輩上山,橫有一番情趣。待到白天下山時,精疲力盡,饑渴難耐,狼狽不堪,猶如盲流。其後,有去過幾次,大多是索道上,索道下。卻道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就不會有好感受。也不會有什麼特别的記憶。
前幾天,濟南初雪後就想再臨泰山,再加上新修的最美濟泰高速,于是就來了個泰山半日遊。首圖是我在傍晚5點左右在中天門,透過無葉的枝杈拍下的南天門。天不好,怪誰。不過,站在中天門遙望南天門,是我1:30自紅門登上之後3個半小時之後的事情。
之所以走得慢,一是年齡不饒人,不能快走。一是,就想這樣慢悠悠的登山,看盡每一處人文碑刻,看仔細每一處文物古迹。
泰山上有很多松柏,有些已經枯死了。千年不死,千年不腐嗎?
山腳處的屋頂上,落滿了金黃色銀杏葉。
小販的電瓶車訴說着辛勞。
旅遊紀念品最多的是泰山石敢當。說實在的,還真不知道這石頭要當什麼。
經石峪的大字經文是蔚為壯觀的。數百平的一整個大石頭上,刻滿了大字經文。我不懂佛經,不知其刻的什麼。不過,看上去确實很震撼的。也很正經。
待到從經石峪離開時,天色已晚,霧氣漸起,隻能看近,不能看遠。不管怎樣,既來之,則安之吧。上倉給個什麼樣的天氣,就将就什麼樣的天氣吧。在想,這種節奏,山頂是爬不上去了,那就把中天門作為目标。
冬日爬山的人不多,或三三兩兩,或捉對成雙。
很喜歡(主要是羨慕不知累)在峰回路轉處遇到的小男孩。
山上近瞧還是很有色彩的。
也有虬枝交錯,猶如黑白的景色。
人們祈福的紅絲帶,最為搶眼。
我卻喜歡這一樹朦胧。
這虬枝交錯裡的老鸹窩。
這遠遠的索道。
這根植建築裡的古樹。
造化鐘神秀,齊魯青未了。泰山,是一座神聖的文化之山。需要慢慢去品味,去咀嚼。待到中天門時,天臨傍晚。就此收工,坐車下山。
壹點号五眼看世界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