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0:26:47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1

文 | 小來

來源:小來早晚安(ID: zhulilaiye)

未來遙不可及,當下就在手裡。

“隻是想去超市買袋洗衣液,最後差點兒把整個超市都搬回家。”

“說好減肥用的跑步機,現在變成了晾衣架。嗯,最近又胖了。”

“想周末多陪老婆,朋友一個電話酒局不得不去,最後成了老婆照顧喝吐的我。”

上面幾條,大家都中了嗎?

我們好像總是這樣,買東西也好,交朋友也好,明明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卻不小心弄得一團亂麻。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2

越簡單,越幸福

康德曾說過:

“所謂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很難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想要一件好看的衣服,還是想要美麗。

想要各種聚會,還是想要一個高質量的朋友。

可能大多數人,真正想要的是後者,卻一直在循環往複地選擇前者。

好看的衣服,不能帶來真正的美麗,自律才可以。

不停地參加聚會,不會赢得高質量的朋友,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才可以。

麗麗是一位讓我印象很深的讀者,人到中年事業遇到瓶頸期,她積極參加各種聚會,渴望通過人脈開辟另一條晉升的道路。

可非但事業沒有上升,因為疏遠了正在青春期的孩子,孩子早戀不說,老公也對她頗有微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好的人脈≠大量的無效社交。

“我之所以想晉升,不就是為了多賺點兒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嗎?為什麼都不理解我。”

其實,比起更好的物質生活,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正确引導和陪伴。

況且事業就像爬山,為了登頂越往後越難。

與其想換一條路走,不如咬咬牙在原來的路上堅持走下去。

半年後,我照例對麗麗進行了回訪。

她說自己放棄了無效社交,每天回家就和兒子一起學習。

兒子準備中考,她看業務案例。甚至很多時候,她比兒子都睡得晚。

在她的影響下,兒子學習的态度好了許多。

她也因為業務能力突出,終于在年中的時候升職為部門主管。

她說,比起原來的推杯換盞,她更喜歡現在這樣簡簡單單的生活。

不斷選擇抛棄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内心才不會被遮蔽,光照進來,才能看清自己内心需要的是什麼。

其實,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加法,而是靠減法,減去對你不那麼重要的事物,減去低質量的社交。

生活從來都是越簡單,越幸福。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3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4

放下,才能走得更遠

斷舍離,是簡單生活的第一步。

這個世界看似周遭複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卻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幹淨。

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複雜。

還記得禅宗裡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去沙漠尋寶,可寶藏沒有找到,水卻已經喝完了,他隻好躺在地上等待死亡。

這時佛出現了,給了他許多水,足夠他走出沙漠。

就在走出沙漠的路上,他遇到了寶藏。

他貪婪地把寶藏裝滿身上所有的口袋,并且還背了重重的一袋子。

可是此時他又沒有多少水了。他帶着寶物往回走,由于體力不斷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金銀珠寶。

他一邊走一遍扔,後來不得不把身上所有的寶物都扔掉了,卻依舊渴死在快出沙漠的路上。

《菜根譚》有語雲:

“才就筏便舍思筏,方是太平道人。”

意思是在過河之後,想到放下船繼續前行的,才能成為不為外物所累的道人。

人世間愛恨嗔癡,皆為牢籠。

斷絕無意義的煩惱,舍棄多餘的東西,離開對欲望的執念。

放下,人生才能走得更遠。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5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6

斷舍離,不是扔掉一切

前陣子有本叫《斷舍離》的書很火,教大家舍棄不必要的東西,從而過上簡單的生活,獲得内心的平靜。

許多人書都沒讀完,就開始一頓亂扔,幾乎把家要扔空了。

看起來是輕松暢快了許多,可往後才發現扔了許多還需要的東西,又要重新買。

如果斷舍離等于扔東西的話,我相信每位商家都願意免費在大街上發這本書。

畢竟扔扔扔,才能更好的買買買。

其實,真正的斷舍離,不是盲目的扔東西,也不是胡亂的斷絕一切社交關系。

是學着用“斷舍離”的思路,轉變自己看問題的态度和想法。

不需要的東西,不會因為跟風或虛榮心就購買。

毫無意義又浪費時間的聚會,不會為了“合群”參加。

人在經曆多次斷舍離後,最後留下來的事物往往有兩種:

從一開始就珍惜的事物。

回過頭才發現,一直在你身邊卻被你忽視的事物。

斷舍離的意義,是發現生命的本真。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7

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8

不會斷舍離的人,或許是因為孤獨

道理總是嘴上說着簡單,真正做起來難。

人類本性的貪婪,與進化過程中塑造出的對“物質匮乏會造成死亡”的本能恐懼,導緻我們下意識會想要擁有更多。

去年雙十一囤的生活用品還沒用完,今年618打折又想買一堆,好像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而比囤積物品更難被察覺的,是“囤積關系”。

喜歡囤積關系的人,幾乎不會和别人單獨吃飯,而是積極參加各種聚會。

可就算微信通訊錄有幾千個好友,難過時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人。

越囤積,越孤獨。

囤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對未來的焦慮和對内在的不清晰。

要知道,未來遙不可及,當下就在手裡。

弗格斯·奧康奈爾在《極簡主義》中提出的做事理念很值得參考,就是首先把事情看得簡單一點,第二明白自己要做什麼。

最重要最緊急的事首先去做;

重要不緊急的事抽空做;

緊急不重要的事委托别人去做;

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不再去做。

弱水有三千,隻需取一瓢飲。

就像我在紀伯倫的書中讀到的: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隻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隻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隻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

小來,可能是微信裡最受歡迎的機器人,每天有上百萬人和我一起進行【早睡早起打卡】,歡迎關注「小來早晚安」。踐行健康生活,追求更好的自己。讀者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作者。

主播:玮玮,自媒體情感主播,兒童睡前故事、小學語文每日同步更新,主播玮玮,玮玮阿姨講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