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柔軟的鄉愁?——讀《我的桃花源》有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最柔軟的鄉愁?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我的桃花源》有感
張正
我有幸做了趙傳明先生《我的桃花源》這部鄉愁散文集的第一批讀者。鄉愁自古就是遊子的美好情愫,也是文人墨客抒發情懷的重要主題。“誰将西歸?懷之好音”。早在《詩經》中就有不少有關鄉愁的篇章。魯迅、沈從文等文學巨匠和無數當代作家,都多有書寫鄉村記憶、抒發鄉情鄉愁的作品。但是,《我的桃花源》依然以别具一格的氣息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的桃花源》是一部集50篇作品、28萬字浩瀚容量的散文集,展現了作者故鄉美麗的風物、淳樸的民風和善良的人性。這部散文集鄉愁情感主線明晰,每一篇文章之間既有關聯性,又各具特色,富于變化。書中有傳說,有哲理,有思考,有探尋,有曆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文筆優美、質樸、清新、自然、流暢,如同作者筆下的馬蓮河,順着山勢,或急或緩,自然流淌,毫無人為造作之感,處處蘊含着濃郁的詩情,字裡行間浸漬着作者濃濃的鄉愁。同時,綿延流長的鄉愁中呈現出的是深邃的思想、寬廣的胸懷、延展的格局、純粹的情感,沉澱着的是忠、孝、善、仁的高尚情操和完美品德,引人入勝,發人深省。加之作者大量運用了泥土香十足的方言土語,使這部散文集充滿田園牧歌式的浪漫情調和濃郁的沂蒙地方文化特色。
風物風情的畫卷美
作者的故鄉坐落在沂蒙山區一個叫寨子崖的地方,那裡的山山水水、生活場景、鄉裡鄉親在作者的筆下無處不透露着一種美好、甯靜、純樸的氣息。“故鄉的炊煙,如絲絲縷縷的情愫,百轉千回,總是萦繞在我的心中。那炊煙裡彌漫着誘人的飯香,夾雜着輕歌曼舞的雞鳴,不時傳來幾聲狗叫。這就是人間煙火,這也是世外桃源,讓人好懷念呀”(節選自《又見炊煙升起》)。作者把主觀的情感用客觀的景物具體地表達出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一幅美麗淳樸、自由自在、生機勃勃的鄉村生活工筆長卷徐徐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秋天的馬蓮河是最美的。秋風輕吹,河水微波蕩漾,缥缥缈缈。河裡澇草成堆成片,猶如紫薇花開在水中。成群的魚兒在水草中穿梭遊弋,那小蝌蚪、小水馬跟在魚群後面,将河水蕩起層層的漣漪”(節選自《難忘馬蓮河裡那遠去的歡歌》)。若說對景物的描寫猶如畫一樣美,那對風土人情的描寫,就是畫中的點睛之筆,讓作者筆下的景物豁然立體了起來,開始活躍、跳動,賦予畫面生命的律動,使之如一曲清新、淡遠的牧歌,讓人開懷,讓人沉醉。“臘月廿七這個集,既是采購年貨的高峰,也是大人小孩看年戲、看熱鬧的高峰。那不大的集市上人山人海,擠得走不動人,那賣東西的吆喝聲南腔北調,那大人小孩的叫喊聲,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讓擁擠的集市轟轟鳴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我願意跟着爺爺去趕集,因為爺爺都是給我買一把糖塊裝到兜裡,而且還會給我買一挂鞭炮。我回來的路上,肯定是一路歡歌,又蹦又跳的,那小手緊着往兜裡掏,就惦念着那幾塊糖。吃一塊還想吃一塊,等到囊中羞澀了,就不舍得再吃了,因為還得留幾塊給在家裡等着我盼着我的妹妹呀”(節選自《那過年的味道久違了》)。
《故鄉春早》《難忘馬蓮河裡那遠去的歡歌》《不曾忘記蘆花滿天飛》《老槐樹的孤獨守望》《月光灑滿我的村莊》等等以風物為主題的作品,散發出村莊自然、靈動、溫馨、和諧、自由、有愛之美。作者對景物和細節的描寫情境感極強,讓我仿佛也透過作者的筆端,在袅袅炊煙裡,穿過旖旎的蘆葦蕩走上了南梁,坐在老槐樹下,于作者一同感受着村莊裡的喜樂時光,領略獨特的沂蒙風光。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童年母親慈愛的目光、奶奶親切的呼喚、兒時夥伴的嬉戲、鄰裡親熱的拉扯……甚至一草一木,雨絲風片,都清清楚楚地刻在心裡。即使從故鄉這一走就是38年,也不管之後的人生旅途風景如何壯麗,始終初心依舊,鄉音未改。所以作者把最美的鄉愁傾注于筆端,還原成文字,彙集成書籍,以此獻給他的親人、他的故鄉、他的村莊、他的桃花源。
人心人性的靈魂美
書若無思想的靈魂,再美也不夠動人。此書最大的優點,不在于性格描寫得生動,不在于心理描繪得巧妙,不在于風景形容得宛如在眼前,而是在于其對人性向善的引領。書中所描寫的人物,無論是善良慈悲的奶奶、寬厚質樸的爺爺,還是豁達樂觀的父親、心善仁慈的母親、乖巧懂事的妹妹,以及熱心誠實的鄉親們,無不保持着做人的美德,堅守着靈魂的純潔。
“奶奶平時最喜歡吃母親做的疙瘩湯,奶奶有病後躺在床上,有一次想吃母親做的疙瘩湯了,當時母親正在澇坡裡幹農活,聽說後片刻都沒耽誤,一路小跑着回家,在路上摔倒了好幾次,褲子上都磕破了好幾個洞,就是為了給奶奶做這頓疙瘩湯吃。”(節選自《奶奶爺爺不變的模樣》)《報答》《奶奶爺爺不變的模樣》《灑在心頭的陽光》《陪伴》《懷念》等作品塑造了一組人性“善”與“美”的親人群像,正是通過對他們相互間的祖孫之親、父子之情和鄰裡之睦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寨子崖人的堅韌、善良、質樸、厚道。
書中多篇作品是以人物故事為主線的,如《阿香姑娘》《滿秋》等等,但作者的故事卻無意追求曲折離奇的情節,而是着力描繪人物的情感和品格。作者的故事裡沒有出現過反面人物,即使有不幸發生,也從不單純的評斷人物的對錯,而是看到每個人人性中的善良。我認為真實地挖掘出人性中固有的真善美,同樣是對假惡醜的一種抨擊。這讓《我的桃花源》除了真美的感覺之外,還産生了一種引人向善的力量,讓讀者對人性的本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體現了作者對文學的社會功能一種獨到的見解。我認為,這是對文學的功能最正确的诠釋,也體現了以文化人、以文度人的境界格局。就如作者所說:“善良,是人性的本真,是人類的初心。我始終認為,美德是需要修煉的,是需要培育的。但善良作為一種人性美、自然美,是本性的,是本色的,是心底裡流淌的,是靈魂深處蘊藏的,無需培育,隻需喚醒。”
品德品格的底色美
擁有善良的秉性,才會希望喚醒他人的良善。可以說,作者是一位家國情懷很重的軍人,悲憫情懷很深的作家,鄉土情懷很濃的遊子。具有忠良正直的高尚品德,對信仰忠誠,對事業忠實,對家人忠愛,對戰友和同事忠肝義膽。他既嚴謹勤勉,又不失幽默诙諧,純善的心靈毫無渣滓,透明燭照。我想,真正的良善應該就是曆盡千帆仍然保持一份可貴的純真,這不僅是一種執着,更是一種美德。作者的作品正是因為沉澱這樣品格的底色,《我的桃花源》才會呈現得那麼美,那麼善,那麼遒健樸茂,字字自心肺間流出,句句從心靈裡流淌。也隻有讀懂了作者這樣的品德與情操、品格與修為,才明白他那濃郁的鄉愁來自于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
“我就是一個遊子,活了大半輩子,好像一直都在路上,我是目标就是回家”(節選自《女人就是家》)。這是全書中最讓我動容的一段文字。讀到作者面對親人家人一天一天的盼望和等待,他卻隻能一次一次的把背影留給家人,心就會如被波濤襲擊,讓人震撼,讓人流淚。《女人就是家》《那幅紅雙喜字一直刻在心裡》《懷念》《一場難忘的告别》等篇章,雖是不同内容的故事,不同類型地描寫,可都貫穿忠于家人和事業的情感。整部書未有絲毫刻意書寫家國情懷,但一名軍人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責任擔當透于紙背,敲擊心靈。古人雲:“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者,德之正也。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對真理、信仰、職責、家國和他人都大公無私,始終如一,盡心竭力,這正是作者的優秀品格。
《一場難忘的告别》裡,戰友給作者的一首送别詩裡有一段文字,應該是對作者品德品格最準确的表達:“久違了的送别場面是意料之中的,兄弟們的情真意切是事出必然的。因為您有超凡的人格魅力,因為您有高尚的人品官德。是啊,您在綏化一言一行,您在綏化的點點滴滴,都已經像豐碑一樣,镌刻在了大家的心裡。您堅定的信仰、信念令人景仰,您忘我工作的激情令人敬重,您強烈的責任擔當令人欽佩,您過硬的作風形象令人歎服,您嚴格的自警自律令人稱道……”
細細讀來,我發現《我的桃花源》50篇文章,基本都是作者一年之内完成的。自2016年10月26日《月光灑滿我的村莊》動筆,至2017年11月15日《那幅紅雙喜字一直刻在心裡》擱筆。偶有其他年份的作品收入,但是不多。期間,作者的工作從綏化調到大慶,亦會有不少的耽擱。這一算來,我仿佛看到了作者每日清晨伏案奮力創作的模樣。作者也在書中記述他習慣早起寫作,從不耽誤工作,甚至淩晨一點多就開始書寫。這份勤奮與刻苦、堅韌與執着,讓作為讀者的我肅然起敬,書捧在手中鄭重而珍愛。閱讀的過程中,曾被多篇文章感動得流淚不止。林語堂曾說:"古今至文皆血淚所寫成,今流淚,必至文也"。我相信作者寫作之時,一定也是眼含熱淚、情滿心懷,所以作品才會如此感人至深。
美麗的風物、淳樸的民風、善良的人性、忠厚的家風凝結成了作者生命裡的桃花源,使作者清貧的童年生活甘之如饴,賦予了作者善良、仁孝的品性,也成就了作者感人至深、美到極緻的鄉愁散文集。掩卷沉思,細嚼品味,有很多的感動想要表達,有很多的感慨想要交流。于是,我用笨拙的筆觸,來叙述我内心的感懷。
(2018年3月27日于哈爾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