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1-26 14:16:56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1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2

汗血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獨特的馬種之一,其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400年。在悠久漫長的曆史中,被冠以不同的名字, 詩人和曆史學家記載了這種馬輸一千年的曆史,贊美了它的優雅、力量、耐力和美麗。公元前126年,中國漢朝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和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骞從西域歸來,使我們第一次聽說了西域有這樣的一種良馬,後來這種馬被命名為宛馬、大宛馬、貳師馬、天馬、汗血馬等,從此,2000多年的詩詞歌賦中都在不停地歌頌這一神奇而偉大的馬種,在我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汗血馬文化。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3

在中亞的土庫曼斯坦,有一個繁衍數千年的品種——阿哈爾捷金馬。土庫曼人将其視為自然的恩賜,民族的驕傲。而土庫曼則因為阿哈爾捷金馬被冠以“天馬之鄉”的美名。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4

▲藝術形象中的阿哈爾捷金馬,圖為俄羅斯女畫家列特尼闊娃作品

阿哈爾捷金馬,又譯阿克哈塔克馬,我國俗稱汗血馬,是我國人民最熟悉的馬種之一。在漫長的曆史長河當中,阿哈爾捷金馬有着不同的名字,比如馬沙蓋特馬、巴克特裡亞馬(大夏馬)、帕提亞馬、尼塞馬和波斯馬。從已發現的文字資料以及曆史文物可以看出這些馬與今天的阿哈爾捷金馬非常相似。至于其名字為何如此繁多,王振山老師曾專門撰文介紹過:阿哈爾捷金馬這個名字最早源于19世紀20年代,生活在阿哈綠洲的特克部落擁有着最好的馬品種,于是便有了“阿哈—捷金—汗部落馬”的概念。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正式有了“阿哈爾捷金馬”的名字。其實阿哈爾捷金馬這個名字來自俄語,而這個譯法也很有意義,既突出了馬的敏捷又反映了馬典型的“金”色毛色特征。其實,在土庫曼語中稱其為“阿哈—特克—馬”。其中“阿哈”一詞取自阿哈綠洲,“特克”取自土庫曼最大的部落——特克部落。阿哈綠洲坐落在科佩特山脈山麓地帶,交通閉塞,正式這種相對隔絕的地理環境,保持了阿哈爾捷金馬的數千年的血統純正性。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5

阿哈爾捷金馬體質細緻、幹燥,體型輕盈而體幅窄。頭部細緻清秀,與身體結構協調。臉頰寬大,多為直頭或輕微凹頭。眼睛大而有神,鼻孔寬大,雙耳豎直,耳根間距稍寬,耳長而薄,形狀優美。頸部細長,多為鹿頸;頸礎高,幾乎垂直于身體。被毛稀少,多數表現稀疏。鬐甲高長且肌肉發達,肩部長而傾斜角度良好,嘴角線一般高于鬐甲。胸部窄而且淺,肋骨扁平,假肋短,拱隆度較小。背長而柔軟,腰部稍長,背腰結合良好。後軀窄但筋肉明顯,瘦削修長。尻部長而有力,多為正尻。腿部細長,輪廓明顯,筋腱清楚。前肢呈正肢勢,後肢多為直飛節。無距毛,系部細長,且不同于其他馬前系長并較之于後系傾斜的特點,阿哈爾捷金馬的後系并不短于前系,并更傾斜,這可能是長期生活在松軟沙地造就的特殊細部結構。蹄小而堅硬,蹄踵稍低,蹄質堅實。毛色豐富,以骝色、鹿皮色較多,且一些馬皮毛在陽光下有金屬光澤,這也是阿哈爾捷金馬的一大特點。身高分布在145cm-173cm之間,平均身高157.3cm。阿哈爾捷金馬是典型的熱血馬,悍威強,靈敏且易受刺激。其運步輕盈且富有彈性,快步自由,跑步輕快且步幅大,跳躍時輕盈靈動。為了适應沙漠的長途跋涉,其運步時擡腳低,如同在地面滑行,身體穩定,平衡感好,可節省更多能量。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6

雖然在短距離平地賽馬成績不如純血馬(1000米最好成績1分3秒8),但是阿哈爾捷金馬有着非凡的耐力,在長途騎乘中表現出良好的速度和持久力。在1935年夏,前蘇聯進行的耐力測試當中,28名騎手騎着阿哈爾捷金馬和與之血統相近的盎格魯塔克馬,從阿什哈巴德到莫斯科,曆時84天,全長4300km,途中穿越水源匮乏的960km的卡拉庫姆沙漠,大面積的森林,還遭遇了大雨,最後全部成功到達莫斯科。通過比較測試,純種阿哈馬的耐力和賽後身體恢複狀況最為理想。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7

汗血馬是阿哈爾捷金馬一個聞名古今中外,而又頗為神奇的名稱。那麼,“汗血馬”這一名稱,最早載于那一部文獻呢?我國現存史籍中最早涉及“汗血馬”的當屬《史記·大宛列傳》,其中記載着張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歸來後向漢武帝的報告說,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裡,其俗土著耕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雖然此處并無完整的“汗血馬”名稱,但其對“汗血馬”名稱的出現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同樣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博望侯張骞死後,“初,天子發《易》書,雲‘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好馬,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雲”。這裡明确提出了汗血馬的名稱,以及将其命名為天馬的過程。《史記·樂書》中應劭注曰:“大宛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裡”。也明确提出大宛汗血馬為“天馬”種。而早先命名為天馬的烏孫馬(後改稱西極馬),則是産于現今新疆昭蘇的古烏孫國,為今哈薩克馬的祖先,與産于大宛的汗血馬為完全不同的兩個品種。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8

漢武帝酷愛汗血馬,并不惜為此發動兩次對大宛的戰争。據《漢書·武帝紀》載,“李廣利,女弟李夫人有寵于上,産昌邑哀王。太初元年,以廣利為貳師将軍,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以往,期至貳師城取善馬,故号貳師将軍。”;“太初四年春,貳師将軍李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這是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明确記載的為馬而進行的戰争。在這兩次戰争中,第一次由于西域各國緊閉城堡,漢軍無法獲得補給,在到達大宛國郁城時隻剩下數千兵馬,隻得無功而返;第二次則從敦煌出兵六萬人,私人帶着糧食跟随部隊參戰的還不計算在内。這支隊伍帶有牛十萬頭,馬三萬匹,驢、駱駝以萬數計算,可以說是傾國之力供應遠征大宛的戰事,最終逼迫大宛國中權貴殺了宛王毋寡開城投降,漢軍獲得好馬幾十匹,中等以下公馬母馬共三千多匹,才結束了這場戰争。據《漢書》中記載劉向上疏時的說法“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廑獲駿馬三十匹”。這裡所指的應該為優良的頂級汗血馬,至于中等以下的牡牝三千匹,在長途跋涉後究竟有多少來到長安,則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李廣利的貳師将軍稱号,這裡的“貳師”指貳師城,而今土庫曼斯坦的首都名為阿什哈巴德,其中“哈巴德”是城市的意思,阿什哈巴德即為“阿什城”,也就是音譯的貳師城,這也是大宛國位于今土庫曼斯坦的一項佐證。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9

汗血馬的“汗血”之謎,一直是大家極其感興趣的一個問題,至今尚無定論。自西漢以來,史學界不少專家都曾師徒揭開其奧妙,如“飲神秘河水流血說”(源于當地民間傳說)、“毛細血管發達說”、“毛色鮮豔說”、“寄生蟲緻病說”等,筆者較為贊同“毛細血管發達說”的觀點。大家都知道,白馬分為胎裡白和後天白兩種,後天白指青馬随着年紀增大毛色逐漸褪為白色;胎裡白也稱先天白,是指馬出生即為白馬,這種馬古代稱為桃花馬,因為其被毛是透明的,而其身體呈粉紅色,故呈現淡粉色的毛色。而汗血馬由于生活于沙漠地帶,具有皮膚薄、血管外露明顯的特點,使得皮膚的粉色更為突出,且由于土庫曼斯坦一帶盛産苜蓿這一油性含量極高的牧草,當地人将其用于汗血馬的飼養,使得汗血馬皮毛油性含量高,在太陽下會反射光澤,當胎裡白的汗血馬運動起來時,由于血管充血,皮膚顯得更加鮮紅,加上流汗後的光線反射,如同出血一般。

西漢匈奴有多強大(土庫曼人視為國寶)10

▲胎裡白的汗血馬,呈淡粉色,古稱桃花馬

在土庫曼斯坦,有一句俗語“早上起床先給父親請安,然後給馬兒請安。”其中蘊含着對阿哈爾捷金馬的深深愛戀。人們不會給馬起外号,隻會鄭重的命名,哪家有小馬出生,則會傳遍四方,受到人們的祝福。可以說阿哈爾捷金馬已經深深融入土庫曼人的血液之中,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吳俣,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