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結直腸手術要注意什麼

結直腸手術要注意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9:03:28

來源:【醫師報】

作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結直腸癌可以說是一種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系的疾病。據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委員、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教授黃睿介紹,在所有腫瘤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排名第三,而且死亡率排名第二。

臨床調查數據顯示,國人腸癌發病率和發病年齡目前正呈現“雙上升”的趨勢。從55歲開始,結直腸腫瘤發病風險持續走高,一般到80-84歲年齡組達到高峰。以上海為例,超過一半結直腸癌病例為70歲以上人群;而在75歲以上病人中,結直腸腫瘤每年以3.91%的速度持續攀升。有部分患者在就診時便已經是晚期,從而錯失了手術良機。

但即便手術成功,也不等于萬事大吉,為什麼有的患者術後活了很多年,而有的人很快就離世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術後康複是否科學以及對它的重視程度。黃睿教授指出,從這一點看,結直腸癌的康複進程離不開科學、合理飲食的助力與加持;甚至可以說,吃的好不好、對不對甚至直接波及到結直腸癌患者術後康複效果和今後的正常生活。所以,術後營養需要得到更多重視與關注。

結直腸手術要注意什麼(結直腸術後該咋吃)1

為此,黃睿教授從手術後開始,逐步延伸到術後常規飲食原則,在為廣大患者進行科普知識講座的同時,提醒術後需要在以下方面多加注意,以促進身體的恢複。

術後注意事項

黃教授指出,一般術後要禁食3-4天,在此期間,應該嚴格禁食水,由于不能經口進食,所以需要從靜脈輸注營養物質,使用較多的就是全胃腸外營養方式(TPN)。因為不能飲水,患者常常感到口幹舌燥,此時可以用水潤一潤口,或用棉簽蘸水後輕輕塗潤一下嘴唇,但盡量不要把水吞咽下去。

接下來,待腸蠕動恢複并開始排氣後,患者便可以逐步吃點米湯、菜汁等易消化的流食,此過程通常要持續1-3天。黃睿提醒說,吃流食最好由稀到稠,并要少食多餐,一天進食6-8次,每次少量且有一定的間隔時間。在此期間需要時刻關注自己進食後的感覺,如餐後有無腹脹、腹痛等異常感覺;之後,流食便可以逐漸加稠,逐步過渡到半流食,如雞蛋羹等。

黃教授介紹說,術後1周左右,可以逐步攝入較軟且易消化的食物,如水煮蛋、肉泥、軟面條等,但仍需堅持以進食後有無異常為标準,若有不适,需及時停止;如仍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這個階段,依然需要少食多餐。進入術後2周左右,即可逐漸過渡到接近普通飲食,但仍需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并時刻留意飯後的感覺。

結直腸手術要注意什麼(結直腸術後該咋吃)2

飲食科學合理

對任何處于疾病康複期的病人來說,保證充足而全面的營養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結直腸癌患者術後又因病情所限,必須有所控制,适量和适度。因此,這就要掌握飲食原則,要精而全,在許可範圍内,盡可能保證少食且多種類。

黃睿告誡,術後飲食恢複階段不能進食辛辣、油膩、生冷、過熱、粗硬的食物,同時要禁煙酒,避免暴飲暴食,食物要以易消化為主;日常需要多攝取低脂低膽固醇的優質蛋白,如魚肉等;在過渡到普通飲食後,可适當吃些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從流食過渡到半流食再到普通飲食,大約需要3-6個月。年老者因消化系統的逐漸老化,飲食過渡時間需相應延長,不可操之過急。與此同時,應時刻關注體重變化,術後由于飲食原因,造成體重輕微下降是正常的現象,後期營養補充後,體重會逐步回升。但如果術後恢複到普通飲食後,體重仍在持續減輕,需要及時就醫咨詢。此外,如有其他特殊情況,要及時與醫生溝通,并确認下一步營養飲食方案。

結直腸手術要注意什麼(結直腸術後該咋吃)3

營養支持原則

當患者術後開始排氣後,要先從流食開始進食,并在1-3天左右,根據自身情況逐步過渡到半流食。而年老體弱者通常需要更長時間,這将使他們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在此過程中可适量補充營養粉劑,以短肽、全營養為最佳,少食多餐,減少因營養不良而釀成的一系列後續恢複不佳的問題。

黃睿教授解釋說,氨基酸是構成大分子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肽是由兩個及以上的氨基酸組合而成,短肽由2-10個氨基酸組成,也叫低聚肽。是介于蛋白質和氨基酸之間的有機化合物。蛋白質分子量大,經過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現代研究表明:攝入人體的蛋白質大部分是以短肽形式吸收的,很小部分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所以短肽被攝入人體後,無需消化,就能被人體快速吸收;而且短肽在被吸收時,對氨基酸有保護作用,能保護氨基酸不受破壞,因此,短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是人體吸收蛋白質的最佳吸收機制。

不僅如此,短肽還能吸附、粘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以促進微量元素吸收,并将其帶到人體各個細胞、器官、組織,和短肽一起被吸納和利用,發揮各自不同的功效,進而改善營養狀态,促進患者的術後康複。

由半流食過渡到普通飲食的階段,食物以易吸收為最佳,而且患者在此時間段内飲食接近日常餐食,所以很少會有營養不良的情況;若是飲食不規律,或胃納不佳,每日食入量較少,緻使體重仍有下降時,可适當補充一些高營養、高蛋白的食品。黃睿提醒說,如果不是因為攝入量不足所緻的體重下降,就要予以高度重視,找醫生或營養師咨詢,查找症結所在。

而術後飲食恢複階段,可以定期檢查血常規、生化指标等,及時根據檢查指标遵醫囑調整飲食結構,黃教授建議患者把自己的檢查結果都留存下來,動态觀察各指标的細微變化。

糾正不良習慣

那麼,怎樣才能從源頭上避免結直腸癌的侵襲呢?黃睿告誡,從生活習慣的層面講,預防腸癌一定要“管住嘴,邁開腿”,這兩點至關重要,因為遺傳易感基因是改造不了的,但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加以防範。

根據一份全球老齡化與成人健康研究報告,我國老齡人口中,70-79歲者吸煙率為30.6%,飲酒率18.8%,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比例達41.8%(80歲以上更高,為58%),超重率為29%,肥胖率為5.4%。這些因素是老年人累積一生的生活習慣所緻,必須戒煙限酒、減輕體重、控制血糖,以及多多攝取新鮮果蔬。

黃睿教授指出,老年人本來就容易被癌症偷襲,其惡性腫瘤發病率顯著高于其他群體。因老年患者生理機能減退,反應較為遲鈍,結直腸腫瘤生長緩慢,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多數老人最初的臨床表現大多不明顯,而在就診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一般來看,腸癌病人常見的首發症狀是以大便習慣改變和血便、粘液便為主,其次為腸梗阻、腹部包塊、腹痛腹脹、腹瀉等;随着年齡增長,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腹部包塊、腸梗阻的發生率也随之增高,對這些“蛛絲馬迹”要格外警惕。

黃睿強調指出,老年朋友一定要增強定期體檢的意識,人過半百後,有條件的,必須争取年年都要做全面的身體檢查,特别應該每兩年左右進行一次結腸鏡篩查,如發現直腸息肉或癌前病變,便于及時處理。

結直腸手術要注意什麼(結直腸術後該咋吃)4

黃睿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

本文來自【醫師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