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入門級配置推薦?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hifi入門級配置推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烏鴉坐飛機
玩影音的圈子裡,有一批人,他們喜歡音樂,喜歡cd唱片。但因為種種原因的受限,隻能使用電腦來組件自己的影音系統。在家中使用自己的電腦作為音源、通過不斷地改造、升級或許自己喜歡的聲音。
PC—HiFi入門沒門檻相較于傳統的"三大件",以PC為基礎節約了音源的投入,極低的成本,通過論壇發燒友的資源分享,獲得海量的音樂資源,避免了不斷購買cd唱片的昂貴支出,收到了很多影音愛好者的追捧。大家為此稱之為PC-HiFi。
但使用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飽受大家困擾的就是PCHiFi的底噪問題,聲音毛刺,還因為不同的音頻播放軟件、不同的電腦設備出來的聲音也差距很大,讓很多人直言到PC無HiFi。
不少的燒友都會在"便捷的音樂資源獲取上和傳統追求音質"中做出妥協。為什麼大家都鐘愛PC-HiFi?
資源即得即享,簡單實用
這讓我想到了攝影中的一句話"所見即所得",相較于傳統的CD機,及時的獲取音樂資源即刻享受,聽得是音樂本身,當你遇到喜歡的歌曲一定會迫不及待的去追求完美的音質,但大家都會選擇"先聽到"。
常規的一套HiFi系統需要占較大的空間,現在的房價飛漲,大家的私人空間越來越小。PC-HiFi的出現(一張電腦桌), 在有限的空間裡享受到高品質音樂帶來的愉悅,很大的程度上彌補了現在社會生活中"微空間"不足的問題。坐在電腦面前,隔絕環境、擺脫紛擾,調節自己的情緒。
簡潔、方便、全面、高效的聆聽需求,造就了PC-HiFi市場的繁榮。
如何組建PC-HiFi?花費相同,升級發聲單元部分,收獲音質提升是最大的。如果你剛剛入門,想獲得不錯的音質,直接把錢花費在耳機、有源音箱上,是個不錯的選擇。電腦 解碼耳放一體機 發聲端(電腦 TA-10 HD660S就是一套簡單的PCHiFi系統)。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音源部分——電腦的配置對聲音的影響。我們對電腦進行音質提升大多都選擇在控制噪音、底噪、減少jitter上。
從哪幾點着手控制呢?
我們一般從電源、USB線材、硬盤、操作系統、軟件播放器這5點着手。
電源:單獨給一條線路給PC主機。不用把所有的設備(顯示器、路由器等)都與主機共享一個插線闆。(最好是上一個電源濾波)
USB線材:選擇帶屏蔽編織的線材,隔離PC的幹擾,建議選擇4芯或以上(純度盡可能高)的線材。
硬盤:選擇固态硬盤,機械硬盤轉動的聲音确實不小。對操作流暢度的體驗也有不小的改善。
操作系統:建議選擇蘋果的osx系統,從驅動還是音頻文件的管理上都有很大的優勢。
軟件播放器:推薦大家使用FOOBAR2000,HQ, Beoplayer,JRiver, aimp,TuneBrowser,VOX等專業的音頻軟件。
不同以往,現在有很多新興的器材設備獲得了許多少有的認可。其中不乏樹莓派與USB界面。
樹莓派:優勢在于便宜容易出一定的好聲(APP點播),但是功能不夠全面,面對電影、直播、遊戲等娛樂場景無法應對。
USB界面:處于電腦與解碼中間,在異步傳輸的基礎上加入時鐘,控制好輸出的抖動(jitter),減少噪音上起到優化的效果。很多發燒友都真實USB界面帶來的聲音改善非常的明顯。
最後對很多人來說PCHiFi或許是"聲價比"最高的方案,但未來一定是無線的時代,通過roon等軟件連接NAS等網絡,通過手機、iPad等設備連接,控制音樂的播放。
下期講和大家聊聊"串流音樂平台—流媒體", 如果大家有台機/PC-HiFi方面相關的問題和話題,歡迎評論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