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普通話是個好事,起碼在人們遊山玩水的所到之處,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交流。但越是這樣,越能顯出方言的珍貴。就拿呼和浩特來說,有些時候,有些事情,用方言表情達意,反倒比标标準準的普通話更形象生動,更具煙火氣。
快不要瞎撲啦,歡歡兒回家哇,回的遲了,小心你媽定你的!
那個家夥,這回可搲(wa)惬啦。意思是,那個家夥,這回可沒少掙。有羨慕嫉妒恨的意思。
看那個女女,條子真順了。條子,就是身材。
快起開哇,軟肌圪能的甚也做不了!真是省下腿挺骨、磨爛牙叉骨!
大人教娃娃做營生,咋教也教不會,最後氣的一把推來,個人上。
雖然呼市新城和舊城,以及城鄉之間,在口音上有很大差異,或者說區别,但方言的詞彙還是基本相同的;說出來,相互也都能聽懂。比如普通話裡的小巷,在郊區人、新城人口中,是和廊子,在舊城話裡,就是巷兒。
小時候不知道大人們說的鬼厾是甚意思,後來聽的多了,結合當時的環境和說話人的神色,哦,鬼厾,就是不光明正大的給,不光明正大的放,有怕人看見的意思。
還有厾蠕:快不要厾蠕啦,挺挺兒裝起哇,個人想吃甚就買點兒甚,娃娃們nia不缺那兩個錢。
厾呲和厾跳,意思就完全變啦。
快不要厾呲啦,再厾呲,小心爺定你的啊!
看乃厾跳的,快放不下啦,真想上個定圪泡一頓了。
看乃餓斯斯的,沒見過點兒東西,吃的腰也凹不倒啦,還往進填蠕了!
你瞭瞭,就和乃餓死鬼轉的,也不怕吃的憋死!
不知道餓了幾輩子,上多少吃多少,越看圪泡越不進眼。
我也有這種感覺,就是看見不進眼的人,老嫌吃得多;喜見的人了,吃多少,也感覺沒吃好,沒吃飽。
高雁萍,專欄作家。畢業于内蒙古大學文學研究班。内蒙古自治區作家協會會員。賽罕區作家協會副主席。百萬字作品見《中國詩歌》《散文詩》《草原》《散文選刊》《西部散文家》《中國文學》《人民日報》《大公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工人日報》《羊城晚報》《内蒙古日報》《北方新報》《呼和浩特日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