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詩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讀音?原文:涉江采芙蓉,,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高中古詩涉江采芙蓉原文及讀音?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原文:
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
環顧望故鄉,
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
遺,在這裡讀(wèi ),贈予的意思。
賞讀:
對于這首詩到底是由思婦,也就是思念丈夫的妻子所寫,還是思念家鄉,想念妻子的丈夫所寫,有着不同的觀點,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更傾向于這首詩是出自思婦之手,也就是思念丈夫的妻子所寫。
首先我們從思婦這個角度來欣賞這首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這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采摘荷花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所以才涉江采荷。在她采荷的地方,江邊澤畔有許多花草散發出陣陣幽香。“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這位思婦手捧着自己所采摘下來的吐着陣陣幽香的花草,突然一種怅然若失之感油然而生,她自問,我采摘這些花草送給誰呢?我所思念的人,我最愛的人在很遙遠的地方,他是欣賞不到這些花的美麗,也感受不到這花的芬芳,失落之意陡然升起。緊接着就以一種懸想的手法做意識轉換,來描述離家遠行的丈夫此刻的心緒,“環顧望故鄉,長路漫浩浩。”回身眺望遠方的家鄉,路途遙遠漫長,寬闊浩渺。這裡的遙遠無邊也許不是路的距離,我想更應該是與自己理想目标的距離,自己的理想之路漫長而遙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實現目标,業有所成,所以也就無法确定回家的日期,這才是一條最長的路。“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我們的心雖然心心相印,深深融合,卻分居兩地,不能朝夕相伴,隻能互相思念。因為歸期遙遠,所以隻能與憂愁悲傷相伴直至終老,也就是死去。這也是這首詩所表現出來的夫妻之間的情深之處。
其次,我們再從丈夫這個角度來欣賞這首詩。曆代學者有一個共識,認為此詩出在漢代,甚至有人更确切的認為此詩出在東漢時期。我們都知道,我國的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期才建立起來的,在漢代對于一個沒有背景,沒有名望的普通士子來說其求取功名的道路是異常艱難的。“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這裡的芙蓉也可以理解成夫榮,亦即功名、尊貴、榮耀。也就是把采芙蓉比喻成求取功名。所以作者才不畏艱險跋山涉水去求取功名,以獲得榮耀。而“蘭澤多芳草”也許是當時的曆史背景,即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這也可能是前人學者認為此詩出自東漢末年那個動亂年代的原因。“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作者此時也許取得了一點小成就,不知被哪路豪傑或英雄欣賞納為幕僚,這個時候特别想與妻子共同分享。可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妻子卻與自己相隔萬裡。“環顧望故鄉,長路漫浩浩。”環顧望故鄉,不一定是單指回望遙遠的故鄉,環顧對當時自己所處行勢的審視,榮歸故裡也許是作者最終追求的目标。看看當時的行勢,自己離自己所要實現的目标還太遙遠,漫漫長路,浩渺無邊。“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自己的心與妻子的心是緊緊相依的,可是卻分隔住在兩個不同的地方,表現了作者無奈的心情。就這樣在憂愁和悲傷中度過一生,是真的心有不甘。關于“憂傷以終老”不應該單從字面上去解釋憂傷的度過一生,直到死去,而應該理解成對在這種憂傷中度過一生,直到死去感到不甘心。如果是這樣的話,作者做完這首詩後,應該是放下執念,回到家鄉,與自己的妻子團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