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如何成為深圳中學的老師

如何成為深圳中學的老師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09:01:24

如何成為深圳中學的老師(紮根廣州中小學)1

譚灏誠

如何成為深圳中學的老師(紮根廣州中小學)2

霍旖祺

如何成為深圳中學的老師(紮根廣州中小學)3

姬學源

學霸去哪兒

近年來,廣州不少中小學校引進碩士及以上學曆的畢業生。“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需不需要高學曆老師?”“碩士生博士生到中小學當老師是不是浪費人才?”等相關話題,也在名校引進高學曆老師時,一次次成為熱議的話題。廣州日報記者采訪數位在廣州中小學任教的高學曆老師以及校長,看看他們怎麼說。

專題策劃/翁曉鵬、胡巧娟

專題統籌/謝澤楷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謝澤楷、林欣潼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譚灏誠:從超級學霸到教學霸 他愛上當老師

譚灏誠本碩博均畢業于北京大學,是傳說中衆人稱贊的“三北”畢業生。即使在北大這樣高手如雲的地方,他依然優秀得閃閃發光:參與發表6篇SCI學術論文、獲得過北京市優秀基層團幹部、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優秀科研獎、北京大學社會工作獎、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等獎項;讀博期間他擔任本科班主任,所帶班級獲得了北京市先進班集體稱号。博士畢業擇業時,他做出了一個讓許多人意外的選擇:南下廣州投身基礎教育。但對于他而言,這是很久以前就埋下的一顆理想的種子。

高中的時候,譚灏誠參加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以全國第11名的成績獲得金牌,被保送北大。大學期間,中學母校邀請他給師弟師妹們介紹經驗。“看到大家求知若渴的眼神,以及在交流結束後,師弟師妹反饋很有收獲,我就特别有成就感。”譚灏誠說。讀博期間,他擔任了一個本科班的班主任,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學生們帶來的影響,一次談心、一次關懷,可能就會給他人帶來改變,這讓他看到了自己更大的價值。“這兩段經曆結合在一起,到博士畢業的時候,基礎教育就已經成為了我就業的主要考慮方向了,我喜歡當老師。”帶着這份初心,譚灏誠站上了華南師大附中的講壇。

近年來,高學曆畢業生從事基礎教育引發了許多關注。在這些優秀的年輕人中,有人找到了價值感,有人還在求索,也有人已經離開。“我在做着一件自己這些年堅持着并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因為知道自己為什麼出發,所以我還是比較踏實開心的。”譚灏誠說。

譚灏誠在華附主要擔任化學競賽教練。盡管課程的強度和難度都不小,但他很快就适應了教學,課堂上嚴謹講授,課後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在學校開設的華附講壇——博士論壇系列活動中,譚灏誠開展了以“化學的藝術”為主題的講座,帶領華附學子曆數諾獎成果,分享自己的科研經曆,一起暢談科研與學習中的藝術。他很快就獲得了同學們的認可和喜愛。

而他遇到最大的挑戰,是德育工作,甚至還有過小小的挫敗感。尤其是面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注意到他們細微的心理變化——低落時給他們加油打氣,帶他們走出低谷;而志得意滿的時候,提醒他們不要飄飄然,保持好狀态穩步向上,這都是學問。“跟資深的老師比起來,我對各種細節的把握還遠遠不到位,需要進一步精進能力。”

除了德育和教學,譚灏誠也希望自己在教研方面能有所建樹。為了支持博士教師的教學教研,華附在上個學期成立了博士工作站。在教學的過程中,他要求自己将教育理論與日常教學相結合,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現象,積極探索值得研究的問題,認真總結教育教學的規律,發展出更符合新時代的教學方法。他相信,自己會在講壇一直耕耘。“我是對教育有熱情的人,而不是出于各種現實考慮才來到學校。我發自内心地喜歡這個職業,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找到滿足感和價值感。一路走來,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師,也希望自己能傳承育人精神,培養出更多品格正直、身心健康的學生。”譚灏誠說。

寶玉直實驗小學霍旖祺:在小學講台上鑄魂育人有價值和成就感

霍旖祺本科就讀于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就讀于倫敦大學教育心理學專業。畢業後,她于2021年通過廣州市海珠區高校“優才計劃”招聘,目前在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擔任心理老師。

與心理學的初次相遇是在高中面臨壓力時,霍旖祺與身邊同學都遇到了一些情緒波動和心理挑戰。感受到心理疏導知識的重要後,心理學在她心中埋下種子。霍旖祺被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錄取後,學院開設師範方向基地班,她順利通過筆試面試。到選擇職業方向時,她也在企業職員、科研學者和教師之間猶豫過。

大四在某小學實習期間,霍旖祺感受到這個專業在校園裡的重要性。此外,與學生打交道,能給予她更及時、多元的成就感。“如果學生們喜歡我的課程,他們看見我的時候就會很開心,還有家長、其他老師,他們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很多支持。”

霍旖祺覺得自己是個“外傾“的人,喜歡與人打交道。每每她鼓勵學生後,捕捉到他們瞬間明亮起來的眼神,都會喚起她更多的工作激情。“讓我覺得我做的每一個行為都能得到及時的反饋,想繼續獲得這樣的成就感。”

本科畢業後,霍旖祺選擇繼續深造。研究生期間的學習,讓她對本科所學知識有更深層的思考;讓她在理解學生行為時,有了更多切入角度。在她看來,沉澱越多,面對情況時會有更理性平穩的心态,更懂得辯證看待問題。

霍旖祺在寶玉直實驗小學任教已有一個學期,學生們見到她總會興高采烈地喊“Kiki老師”。她記得有一次到班裡上課,兩位同學鬧矛盾,其中一位在哭。她走到學生身邊安撫,許多同學也會模仿她的行為,紛紛拿出紙巾安慰哭泣的同學。

其中一位學生說:“我們平複一下心情準備上課吧,用一用Kiki教的‘情緒天使’。”學生所說的“情緒天使”是霍旖祺在課上教授過的内容,指從積極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這讓我覺得我的行為舉止是有示範作用的,我認真準備的課程是能夠幫助到他們的。對孩子們來說,小學階段可塑性強,有利于及時篩查心理問題并調整心态,心理老師和心理課程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霍旖祺說。

目前,霍旖祺的目标是探索更标準化、體系化、特色化的心理教育,同時通過參與更多交流與培訓,不斷提升自己。她也萌生了繼續讀博的想法。針對“高學曆人才是否适合成為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熱議,在她看來,更需要從個人角度考慮,比如“是否喜歡教書育人,能否從教學中獲取成就感”。

“在小學講台上鑄魂育人也很有價值。高學曆人才加入基礎教育,既可以将專業知識應用于教學,又可以給中小學教育增添新活力。”霍旖祺說。

新港小學姬學源:任教數月 從驚喜到更多思考

首次到一年級上課時,廣州市新港小學英語老師姬學源就感受到學生的天真無邪,以及他們對老師的熱情和喜愛。“好多小朋友把自己的畫送給我,上面用拼音寫着‘老師我愛你’,一位小姑娘還把午餐裡的小橘子裝到我口袋裡,叮囑我一定要帶回去吃。”如今數月過去,姬學源對基礎教育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姬學源本科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專業,後赴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攻讀英語語言教育專業碩士學位。“高中三年耳聞目睹老師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态,就萌發了做老師的想法。”姬學源說,獲得碩士學位後,多年生活在北方的她想“擇一城終老”。“這個城市應該是溫暖的,無論氣候還是人文。”加上想當老師的初衷,姬學源選擇了廣州。

姬學源選擇成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還有一個原因。來到新港小學之前,她接觸過不少在英語學習方面有不足的大學生。“一直在思索英語語言教育的現狀和問題,以及該如何解決。我想設身處地地了解最初的語言學習狀态和效果。”

初到新港小學,姬學源就被學校的氛圍觸動了。“學生彬彬有禮,蓬勃向上。老師之間友好相處,和諧互助,就是一個暖融融的集體。”不過,姬學源表示自己還在适應階段,要适應和熟悉小學教學,她認為多看、多問、多聽、多反思、多實踐和多總結,是很好的方法。學校校長則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同事給予真誠無私的幫助,而她自己也要大量聽課并上公開課,從中積累經驗。

來到小學執教,姬學源并沒有心理落差。“教育各個環節分工不同,角色不同,沒有哪個階段更重要或者微不足道。”上大學時,她的一位老師表達過退休後要到偏遠地區的小學任教的想法。“越早接觸孩子,老師就越能對這個孩子産生更加深遠、深刻的影響。随着學生年齡增長,老師能帶來的影響會越來越小。而且,在這裡我能體會到真誠的熱愛,那種赤子之心,可以彌補一切。”

在新港小學任教數月以來,姬學源意識到,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着實不易。“我會更加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去考慮問題。責任感會更強,會盡力去想,如何讓學生變得更好。畢竟這是學習的初始階段,影響深遠。”在校長的建議和同事的幫助下,姬學源幫助學校開發個性化托管課程,豐富校本課程。“教學方面,我希望盡可能讓學生快樂學習,激發學生的認知内驅力。學習是長期的,終身學習能力至關重要。盡可能在内容和方式的選擇上多樣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方式,有一定的自主選擇。”

姬學源認為,高學曆人才可以為教育注入“高質量血液”,讓學校煥發青春活力,擁有更多可能性。高學曆人才更容易具備相對較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對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有長足且重要的影響。高學曆人才的學習能力,能幫助學校在面對各種日新月異的變化時,具備發展的可持續性,即可帶動學校進行學科創新和教學方法研究等。

校長:高學曆人才将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華附在2021年9月迎來了40位新教師。在這支剛剛入職入編的隊伍裡,有9名是北大、清華、香港中文大學等世界著名高等學府的博士及博士後,也有來自全國著名中學的優秀教師。廣東實驗中學的新老師中,有7位北大博士、6位北大碩士、1位清華碩士。執信中學2021年有26名新入職教師,其中有18名碩士6名博士,來自清華的畢業生有3人,北大畢業生8人。廣雅中學在2021年6月的一篇公衆号推文中,對部分畢業于名校的碩博老師進行了介紹,其中有7名教師畢業于北京大學。

“超豪華”的教師陣容引人注目,高學曆畢業生進入基礎教育的熱議也不時出現。那麼,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廣州的學校是怎麼做的?

新港小學會通過多種渠道引進高水平老師,同時歡迎還未畢業的“老師”去實習。當學校認為實習老師足夠優秀,老師也喜歡學校時,學校就會鼓勵他們報考。該校校長溫麗珍表示,學校從較小規模發展到如今初具一定規模,在硬件方面,其實對老師不具備很強吸引力。但是,“很多老師來了就不願意走。”溫校長介紹,新港小學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一視同仁”,“大家有同樣的學習機會,有同樣的待遇。”

除了工作,學校也會留意老師的生活。許多老師從外地到廣州工作,新港小學就從不同方面為他們分憂,在生活方面給予關心。有老師在外租房子,房租已占收入一大部分,學校将辦公室等可利用空間改造成宿舍,并購買家具電器。“我們給老師足夠的關愛,他們挺感動的,也願意留下來。盡量為他們考慮周全一些,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但隻要老師有機會考走,學校不會強留。學校和老師們明确說過:一定要有個人的專業追求,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學校給老師們一顆定心丸,随時考上随時放。”溫校長說。在老師們遇到困難時,學校也會及時提供幫助。

此前,有2位名校畢業的碩士在新港小學任教。兩人中一人畢業于生物專業,一人是曆史專業,後來分别考上其他區和其他學校的事業編。在新港小學時,兩位老師為學生、課堂、課程等,帶來許多積極的變化。溫校長說:“這樣的老師存在于學校,我們才會有未來的科學家,才能創造更大的可能。當一個孩子從小就具備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識,埋下的這顆種子對他們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越多優秀人才走進基礎教育行業,基礎教育就發展得更好。”針對基礎教育階段引進高學曆人才現象,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校長賴海虹表示,目前廣州招聘研究生學曆教師的小學并不多。從長遠看,高學曆人才将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尤其在“雙減”政策下,校内教學面臨進一步提質增效的需求,高學曆人才所擁有的知識财富與沉澱,可以轉化為教育創新發展的内生動力。

在賴海虹看來,高學曆人才通常有着更深厚的學科知識功底和較強的研究能力,能引領孩子走進更廣闊的世界;他們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對開發學生的思維廣度,培養其創新力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帶着孩子們跳到新領域,以新鮮的視角來看待事物。引進高學曆人才進入基礎教育,也是給其他老師一種使命感和危機感的信号——“要進一步提升教育水平,提升教師的個人素質和‘内生力’勢在必行。”

來源: 廣州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