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是古羅馬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盡管其一生都未能加冕,但恺撒的骁勇善戰、文武雙全,令他早已成為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真正的君主。
我們所熟知的是,恺撒南征北戰、拓寬了羅馬疆域,恺撒寫過著名的戰争回憶錄《高盧戰記》、《内戰記》等,恺撒是世界通用年曆“公曆”的創始人,恺撒和埃及豔後的風流情史更是至今風靡熒屏。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恺撒還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套加密算法——移位密碼。
讀過第17-9-10期文章的郵粉們都知道,我們通常提到的密碼實際隻是口令,真正的密碼指的是可将内容加密的固定算法體系。(參看《密碼≠口令,你用的是密碼還是口令?》)
恺撒密碼就是這樣一套最古老的加密算法體系。
例如:
原文要表達:Be back
密函顯示可能就是:eh edfh
密碼的原理如此簡單,隻要收信方知道規則,輕易就能明白密函的原意,但對于敵軍而言,這樣的密函則完全看不出所以然。
恺撒正是率先使用加密函實現安全通訊的古代将領,這種第一代對稱加密方式又被後世稱為恺撒密碼。
我們必須感歎恺撒的智慧,即便是當今社會的人們,如果沒有接觸過加密概念,恐怕依然會對加密過後的字符感到束手無策。
不過,在強大的科技力量下,這種古老的加密方式并不能所向披靡,因為字母畢竟隻有25種可能,隻要懂得恺撒密碼原理,最多隻需25次就能推出原文,在計算機面前,這種加密強度顯然有些弱了。
計算機出現以後,傳統的密碼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6年的公開密鑰密碼理論标志着近代密碼學的誕生。
近代密碼學在固有字符的基礎上,融合數論、幾何、代數等多種數學算法,使密碼體系的複雜性大大增強。
現代密碼學則更加發達,成為結合物理學、電子學、語言學在内的綜合學科,甚至能達到無法破解的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