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聚焦民生訴求

聚焦民生訴求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6 21:33:33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李倍)

城市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手段,而一座城市的更新發展,也承載着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青島城市更新與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動員大會召開之後,各區市迅速響應,如何把城區高質量發展融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振興實踐中,成了市北區把握城市更新行動方向的重要抓手。

台東步行街更新改造提速、停車設施規劃管理攻堅戰路線圖出爐、郵輪港區啟動區“世界之眼”項目用地成功出讓......關乎城區發展與民生福祉的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施工。三年内預計增加超過6800個停車位,緩解居民停車難;台東步行街改造采取分段施工,減少對商家營業和市民出行的影響;居民們期待的郵輪港區地标性建築“世界之眼”将于2025年竣工。不難看出,市北區在抓緊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背後,始終把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城區發展的内生動力。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民生暖色,折射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節點下,讓城區發展與民生有機結合,做到項目建設不誤民生,既讓城區更新提速,又能保證民生幸福升溫,而這也正指向了城市更新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目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聚焦民生訴求(圍繞民生需求布局)1

解民憂

城市更新下足“繡花功夫” 三年内或将增加超6800個停車位

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主線,如何實施好城區更新行動?市北區轉變思路,圍繞民生需求布局,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下足了“繡花功夫”。

近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市北區各在建工程項目開足馬力,搶抓工期,集中力量投入安全生産,保證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各項攻堅任務有序推進。而這其中,事關民生的“停車難”問題也有了最新進展。

據了解,市北區停車設施規劃管理攻堅戰路線圖新鮮出爐,相關時間節點、任務目标均得以明确,各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預計三年内可增加6800多個停車位,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将會大大緩解。

在城市更新行動中優先解決老百姓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難題,讓城市更加方便溫馨,讓每個人在城市裡都能生活美好,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應有之義。

在鞍山二路與南甯路路口,一個5層的立體停車場基本完工,工作人員正在對橫移升降設備進行最後調試。這個立體停車場1層為商業網點,2到5層可提供停車位330個。停車場總共有6個出入口,每個出入口都能獨立操作,在取車的時候,用戶直接刷卡,取車的最遠端大概在90秒,最短在40秒,就能把車輛取到位,車輛取出以後,内部有一個旋轉盤,自動掉頭。這個停車場從入庫、泊車、取車、到出庫繳費,全程可以自助操作、簡單方便。停車場配備專人監控升降設施,實時查看車輛運行軌迹,一旦發生緊急故障,就會啟動急停裝置,保證車輛平穩運行。

據了解,該項目建設前廣泛征求附近居民意見,把停車場一層規劃建設成商業網點,滿足周邊居民生活需求。而該地點緊鄰鞍山二路小學,為方便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停車場外還劃出了10多個臨時停車位。下一步市北區将結合現狀的停車壓力,利用棚改騰空土地,加大投資力量三方面要點,通過智能立體停車場建造,改善解決居民出行停車這一難題。

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後還要問效于民,城市更新既是發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推動城市更新,就讓人民享受到更多城市發展的成果。

目前,除了這個立體停車場即将投入使用外,海倫路、上海支路、館陶路、聊城路、楊家群,以及齊魯醫院二期等停車場項目也在建設中,預計新增停車位3100多個,将為市北區城市更新建設再添一抹亮色。

聚焦民生訴求(圍繞民生需求布局)2

順民意

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台東步行街更新改造提速

根據城市發展規律,我國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台東步行街一直是青島人心中的“白月光”,很多時候,這裡的“煙火氣”中蘊藏着的是一座城市的勃勃生機。2020年7月23日,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在南京舉辦,青島台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

如何實現步行街的疊代升級?市北區拿出了集環境提升、交通治理、商業提檔于一體的示範性項目“威海路平戰結合工程”。該項工程拟在原有基礎上謀劃布局,同時發力改善不足之處,建成後将為台東提供1.3公裡的地下車道、810個停車位以及600多個中高端新商戶。

城市的有機更新其實更多的時候就是一種“破舊立新”,因為城市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營造理念和手段。

伴随着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第三施工段開工,台東三路過街天橋重建工作也于近日啟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施工現場已經被藍色圍擋圍住,整個台東步行街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已全部封閉施工。其中,台東三路過街天橋也已啟動拆除,按照工程的整體計劃,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将于2024年完工。

在核心商業區進行大面積封閉施工,如何能最大限度減少對商家的影響?市北區在施工技術、工藝方面進行了創新和完善。據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采取的施工工藝叫蓋挖逆作法,先完成頂闆施工,然後進行燃氣、自來水、污水、熱力、電力等管線鋪設,完成之後就開始恢複路面相關作業,再根據下一步計劃,轉入地下施工階段。該施工工藝的路面敞口作業時間較短,對工程周邊的商業及交通環境影響較小。後期轉入地下施工階段以後,僅會在路兩側或者路中間劃出很小的區域進行開洞下挖,每天晚上出土,不影響商家白天營業。

聚焦民生訴求(圍繞民生需求布局)3

為更好地助力台東步行街建設,方便市民和遊客通行,市北區還把台東三路過街天橋重建工作納入台東步行街景觀環境優化提升重點項目。據了解,重建後的台東三路過街天橋将加寬橋面、加裝新的自動扶梯,進一步提升市民和遊客的通行舒适性,其時尚外觀設計也将成為台東步行街的新地标。

聚焦民生訴求(圍繞民生需求布局)4

得民心

“世界之眼”項目用地成功出讓 郵輪港區全方位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适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3月22日,郵輪港區地标性建築“世界之眼”項目國有土地使用權,由市北環海灣集團旗下的環海灣開發建設公司成功競得,郵輪港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邁出重要堅實一步。

這幅規劃占地面積約1.45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約2.9萬平方米的土地,是郵輪港區建設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标杆項目用地。按照國際郵輪港區總規劃師吳志強院士的規劃方案,該地塊項目建築以“眼睛”為設計靈感,寓意為世界了解青島、青島走向世界的窗口,故命名為“世界之眼”。

在市北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國際郵輪港區是重要陣地,這裡承載着青島未來的期冀,也承載着附近居民的期盼。

聚焦民生訴求(圍繞民生需求布局)5

前期,“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綜合客運樞紐”被正式列入國家交通部“十四五”綜合客運樞紐項目庫(青島唯一)重大項目。“世界之眼”作為綜合客運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配合建設交通環路系統,并與地鐵2号線“郵輪母港站”結建,地上通過空中連廊與郵輪母港客運中心連接,将有效提升區域交通客運能力和品質城區發展能級。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将大大提升城市品質,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人居環境質量和城市競争力。

“世界之眼”作為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标志性建築物、區域重要的地标商業中心和旅遊集散中心,建成後将面向旅遊、商務、休閑客群,引入跨境免稅集合店、精品零售、時尚輕奢、沉浸式餐飲等業态,打造區域引流端口,提升配套服務水平,助力“吸引年輕人的港灣”“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港”建設。按計劃“世界之眼”将配合地下空間建設進度,于2023年9月開工,2025年2月竣工。

民生暖色,折射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成色。随着一個個城市更新項目落地開工,市北區正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人居環境質量和城區競争力,走出一條符合城區特點的城市更新新路徑,讓城市更新凸顯民生邏輯,并始終貼合民生改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