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40度、北極穿短袖、地中海熱成火鍋,這是2022年的地球,整個北半球都像被煮熟了一樣。
為什麼會這麼熱,全球變暖已經如此嚴重了嗎?
更絕望的是,科學家說現在的熱隻不過是起點,之後還會更熱。那麼人類将會何去何從?
全球變暖對動物的生存造成了嚴重影響
炎熱的20222022年有多熱,看看北半球的格陵蘭島,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幾乎整個島嶼都位于北極圈内。
一般來說北極也有夏季,這個夏季不會特别熱,但是今年的格陵蘭,直接創造了32.5℃。
這并不是整個北極圈的最高溫度,早在2020年的西伯利亞地區,就曾創造過北極圈内夏季38℃的高溫。
格陵蘭島、北極圈都沒有逃過高溫的侵襲
這樣的高溫使得格陵蘭島附近每天融化的冰川重量超過了60億噸,這是什麼概念?
這些冰川融化的水,足以淹沒我國的甯夏。
如果這個夏天格陵蘭的冰全部融化,那麼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6到7米,這對沿海城市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極地的格陵蘭都熱成了這樣,其他地方更是直接變成了火爐。
英國多地超過了40℃,地中海地區更是突破了42.5℃的高溫。整個北半球幾乎就找不到一個涼快的地方,地球到底怎麼了?
全球高溫問題顯著
有人猜測,這會不會與2022年年初的湯加火山噴發有關,畢竟火山噴發出來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足以讓世界陷入溫室效應。
然而,科學研究表明,地球這波熱浪或許和湯加火山沒有直接關系。
2020年的時候,火山還沒有爆發,但是北極地區就已經有熱浪來襲了,這一次的熱浪,不是結果而是開始。
全球變暖導緻冰川融化加劇
從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現在,不到300年的時間,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大約1℃。
其中地中海地區的平均氣溫上升了大約1.5℃。
從這上面來看,好像地球的變熱是人類一手造成的,那麼人類真的是這場變暖的直接罪魁禍首嗎?
地球變暖在距今大約1.2到1.1萬年以前,地球上的大部分地方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洪水,這場災難成為了後世一些民族的傳說,比如女娲補天、諾亞方舟等等。
地質學家們發現,這場洪水發生的時期正好就是第四季冰川結束的時候。
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中國的秦嶺等地區,找到了那場洪水的痕迹——第四紀冰川時期冰雪融化。
第四紀冰川時期主題繪圖
嚴格來說,這場大冰期的結束還沒有徹底停止,我們如今依舊屬于這個結束期内。
從大冰期過渡到下一個時期,需要經曆氣候的起起伏伏,但是地球的氣候整體上是朝着更溫暖的方向進展。
要知道,2022年的地球并不是曆史上最熱的地球。
科學上将2022年的格陵蘭稱為最近1000年最熱的時期,因為在大約1100年前格陵蘭也這麼熱過。
地球曆史上最熱的時候,應該追溯到5500萬年前,古新世和始新世交接時期。
6500萬年間氣候變化示意圖
據估計,當時地球的溫室效應相當于我們今天把所有的化石燃料全部點燃釋放的二氧化碳。
這場全球變暖幾乎讓整個地球不存在任何冰,哪怕是當時的南北極。
因此,比起5500萬年前,我們現在的熱浪那隻能叫小巫見大巫。
還有一個證明就是,地球現存的爬行動物,沒有古新世和始新世時期的大。
那一時期有史上最大的蛇泰坦巨蟒,它的食物是巨大的冥河鳄、還有體重超過1噸的巨龜。
泰坦巨蟒的模型
爬行動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血動物,生物學上又叫做變溫動物。
它們的新陳代謝與氣溫有着密切的關系,溫度越高它們就越容易長得更大。
現存的爬行動物中還沒有如此巨大的個體誕生,說明我們現在的溫度并非是地球曆史上最高時期。
但是我們的溫度卻在朝着最高的方向進展,或許2022年的熱浪隻是一個開始。
全球變暖主題圖片
隻是開始全球變暖是人類造成的嗎?并不完全是,人類的确影響了變暖,最直接的影響是縮短了變熱所需要的時間。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非一成不變,人類燃燒的化石燃料也不過是地球碳元素的一部分。
回顧地球的大氣,其二氧化碳的含量本身就在不停地變化。
當含量變少就會陷入大冰期,當含量過多就會出現古新世到始新世時期的全球變暖。
要知道在我們之前,地球已經足足冷了250萬年,甚至于人類的進化,都與這場變冷有關。
地球此前有250萬年處于寒冷狀态
冷了250萬年,按照地球以往的慣例,就是進入一個溫暖濕潤的時期,然後進入一個比較炎熱的時代。
比如古生代時期的泥盆紀到石炭紀再到二疊紀,就經曆了變冷、變熱、再變冷然後進入幹旱。
前後一共持續了大約1億年的時間。
對于第四紀冰川期之後的地球,地球必然會進入一個變熱的時代,隻不過會來得更晚。
地球未來或許會越來越熱
隻可惜,人類将這個速度加快了。
人類燃燒化石能源,将地殼中的碳釋放到大氣中,使得溫室效應增加。
地球曆史上也經曆過大冰期,但是地球用了很長的時間進入下一個溫暖時期,起碼是上百萬年。
我們依托于燃燒能源,将這個時間縮短,提前進入了下一個熱時代,地球在冰川期之後變熱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天氣的變熱才剛剛開始。
天氣的變熱似乎才剛剛開始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經預言,再過200年,地球就會變得不适合居住,因為地球的溫度會在那個時候變得酷熱難耐,人類無法繼續存活。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離開地球。
那麼未來的地球真的不适合人類生存嗎?
人類的未來其實人類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作為地球上适應能力比較強大的生物種類,我們是少有的可以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生存的脊椎動物。
從幹旱的撒哈拉沙漠,到冰天雪地的北極和南極。甚至于我們在太空中還有空間站。
人類的足迹遍布世界
如果地球隻是按照原本的變化進行變暖,那麼人類是可以在這個階段中很好适應的。
隻可惜,人類自己把這個速度加快了。
氣溫加速上升,如果人類無法适應這樣劇烈的變化,那麼在未來一陣又一陣的熱浪中,人類的數量會減少。
最後留下來的,都是耐熱的個體。氣溫變高,讓人類對于能源的需求增加,人類或許會更早用完有限的化石能源。
能源告急也是目前人類遇到的難題
你以為變暖真的就隻有天氣變熱嗎?
不,還有各種極端天氣變多,台風、飓風、龍卷風等自然災害會比今天提高一倍。
這對人類的農業來說是巨大的損失,人類雖然發明出了無土栽培,但是農業并沒有擺脫完全靠天吃飯的地步。
變熱的地球,不再适合多數農作物的生長,人類或面臨糧食危機。
變熱的地球或許會讓人類面臨糧食危機
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真的就此展開嗎?
根據地球以往的滅絕事件來看,全球變暖或許會引發滅絕,但是還不至于造成大滅絕。
因為在地球的曆史上,能夠被稱得上大滅絕的,隻有五次,它們每一個拎出來都是妥妥的慘案。
尤其是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大滅絕,有97%的海洋生物被滅絕,地球海洋的很多區域重新生出了遠古單細胞生物,差一點生物的演化就要中斷。
二疊紀末大滅絕主題圖片
如果按照霍金教授的預言,那個時候的人類已經不在地球上生活了,即便滅絕到來,人類可以逃過一劫。
可是對于人類來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萬一那個時候,還不能離開地球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