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夜之間建成一座高鐵站

一夜之間建成一座高鐵站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0:36:49

文/趙越如果相鄰的兩地都想要高鐵站,結果會如何?

近日,随着鄭濟高鐵(濮陽至鄭州段)開通在即,沿線新建高鐵站建設也進入尾聲。其中,滑浚站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備受關注。

滑浚站的特殊之處在于,它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和鶴壁市浚縣交界處,南站房位于安陽市滑縣境内,北站房位于鶴壁市浚縣境内。一座高鐵站,擁有兩座站房,跨越兩市(兩縣)。

不少網友留言,“第一次聽說這麼神奇的高鐵站!”

一夜之間建成一座高鐵站(神奇一座高鐵站)1

滑浚站。圖/受訪者提供

折中方案

滑浚站為什麼會建在兩縣中間?

滑縣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初鄭濟高鐵立項時,設計方原本計劃将高鐵站設在滑縣,後來鶴壁市得知相關情況,開始積極争取。

“最後高鐵站放在了滑縣、浚縣的交界處,離兩個縣城都非常近,形成了獨特的景觀。”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據了解,滑縣隸屬河南省安陽市,七普常住人口116.9萬,是河南省的直管縣;浚縣隸屬鶴壁市,七普常住人口62.5萬。

滑浚高鐵站距離兩個縣城均在3-4公裡左右。

從開始立項到最後建成,滑浚站可以說,充滿了戲劇性。

早在命名階段,這一高鐵站就争議不小。“道口站”、“燒雞站”、“黎陽站”、“白馬站”等多個站名成為備選。

河南當地媒體分别對滑縣、浚縣兩地百姓進行街頭采訪時發現,兩縣百姓都希望把自己縣的名字放在站名前面。

此後,“滑縣浚縣站”的招牌僅挂上一天之後就被摘下,直到最後車站被命名為滑浚站。

值得注意的是,滑浚站的南北兩站房,設計、建設和運營,分别屬于滑縣和浚縣。

一夜之間建成一座高鐵站(神奇一座高鐵站)2

滑浚站。圖/受訪者提供

“站台開口分别屬于兩縣,南站台由滑縣運營,滑縣的乘客由南站台進站;北站台由浚縣運營,浚縣的乘客由北站台進站。”滑縣發改委前述工作人員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滑浚站南北站房的設計,也呈現了兩種不同的風格。

據了解,滑浚站總建築面積約16000平方米,其中南站房約8100平方米,北站房約7800平方米。

南站房突出夏商周風格,采用白麻石材、木本色鬥拱,引入青銅器特有的元素符号突出夏商周特色。

北站房突出漢唐風格,選用傳統的宮殿建築樣式,鬥拱為紅色,外幕牆采用了豎紋石材,室内造型以浚縣古建築風格為主。

“畢竟是一個站,主體色調一緻,細微地方有差别。”浚縣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透露。

中國新聞周刊發現,兩縣各自站台的設計風格,與本地旅遊資源息息相關。

比如,南站房外幕牆采用橫紋石材,吊頂形态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滑縣明福寺塔等古建築的結構,柱頭采用瓦崗寨遺址元素。

近期,滑縣的瓦崗寨正準備申報國家4A級景區。

“高鐵站離滑縣景區很近,比如道口古鎮,開通後對發展旅遊幫助很大。”滑縣發改委工作人員表示。

“浚縣有着豐富的運河遺産,我們也想通過高鐵推介。”浚縣發改委工作人員說。

滑浚站距離滑縣道口古鎮、浚縣大坯山等著名旅遊景點僅有五六公裡。

效仿難度大?

高鐵站事關地方經濟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各地政府的“香饽饽”,由此爆發的“争奪戰”也屢見不鮮。

除城市發展規劃方向之外,高鐵經濟也是催生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俗話說“高鐵一響,黃金萬兩”。高鐵改變的不僅是不斷刷新的“中國速度”,更為區域與城市發展帶來新的模式與機遇。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張晶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高鐵站對地區經濟發展有多重利好,能夠帶來人員流通便利、加速生産要素流動。

在滑縣發改委和浚縣發改委工作人員看來,滑浚站之所以能成功,最為關鍵的因素在于兩縣縣城距離僅8公裡。

但是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樣适合共同發展的先天條件。比如,在修建漢宜高鐵時,在選址天門和仙桃時,就遇到了困擾。

仙桃緊挨漢江,漢宜鐵路如果選擇在仙桃市區南部穿過,繞路較遠、造價太高,最終選擇從漢江以北走。但這裡屬于天門市境内,因設站在天門市,所以命名為天門站。但天門站距離仙桃市中心城區僅5公裡左右,實際上為仙桃所設。

當時有建議折中方案“天仙站”,但該方案并未通過。後來,仙桃市又在以西35公裡的位置設仙桃西站。但由于距城區太遠、車次少,仙桃西站效果不盡如人意。

近年,随着各地級市陸續擁有了高鐵站,在一大批新建高鐵線路中,縣或縣級市成為新的競争主體。截至2020年底,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全國已經有198個縣級行政區,擁有了高鐵站。

與此同時,國家正逐步開始收緊高鐵建設。

2021年3月2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到“一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高标準、重高速輕普速、重投入輕産出等情況,鐵路企業也面臨經營壓力較大、債務負擔較重等問題”。

上述《意見》被認為是國家收緊高鐵建設的信号。這意味着,未來不少城市,即便積極争取,也很可能與高鐵無緣。

那麼,沒有高鐵是否意味着發展會大為受限呢?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直言,目前國内高鐵主要發展客運,最重要的功能是運送旅客,如果一個地區經濟實力一般,又沒有亮眼的旅遊資源,即使争取到了高鐵站,也有可能成為财政的負擔。

在談到縣域發展時,張晶晶認為,高鐵站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還要考慮流量和效率的問題,沒有足夠要素流動需求而建很多高鐵站,勢必會帶來供大于求的結構性問題。

在不少專家看來,即使沒有争到高鐵站,還有其他發展機遇。

數據顯示,中國鐵路貨運周轉量的市場份額(不包括遠洋運輸)從2005年的50%,以每年3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下降,到2016年隻占有17%的市場份額。而公路貨運周轉量的市場份額由2005年的21%快速上升到2016年的49%。

2017年政府開始采用行政手段實行“公轉鐵”,2019年鐵路貨運周轉量份額提高到21.56%,但公路的份額仍保持在42.6%。

“現在高鐵隻能運人,對物流發展促進不大。一個地方想大力促進經濟發展,争奪普通鐵路線路進而争取低廉鐵路物流成本,同樣是值得借鑒的選擇。”趙堅說。

共享的煩惱

跨地區基礎設施共享,似乎正在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命題。

滑浚站投入運營後,滑、浚兩縣都将納入鄭州半小時交通圈。

“從宏觀上看,這是中原城市群在促進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的重要舉措。”張晶晶表示。

她認為,基礎設施共用,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具體實踐,也是破除地區間行政壁壘、擴大流空間的有效嘗試,能夠有效促進兩地産業創新協同合作。

事實上,在民航方面,城市群或臨近城市之間共用機場的例子已屢見不鮮。

“比如,北京大興機場就是跨行政區的建設。對北京和河北廊坊而言,這是雙利好的基礎設施。”張晶晶說。

2022年3月,廣東湛江新機場投入運營。據了解,湛江新機場之所以遷移至湛江與茂名之間的吳川塘綴鎮,在于新機場要服務湛江、茂名兩地,輻射粵西地區。

而在國家層面的規劃,也提出了在區域合作發展過程中基礎設施共用的概念。

比如2019年12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就明确,長三角地區要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要統籌空域資源利用,促進民航、通用航空融合發展。

事實上,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如何讓本地利益最大化,是不少地方“博弈”的核心,而這一過程常常伴随着很多不确定性。

2010年,無錫碩放機場更名為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蘇州占股三成,碩放機場成為蘇州、無錫兩城共用的機場。蘇州老城區距離碩放機場的距離,大約36公裡。

但是近年來,深感于碩放機場“不夠用”,蘇州人一直想修建屬于自己的機場。

2013年,高鐵潮汕站開通。雖然潮汕站位于潮州市境内,但是潮汕站實際上處于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三地的中點,高鐵運輸能力輻射整個潮汕地區。

最近,汕頭也開始修建屬于自己的汕頭南高鐵站,預計2023年9月竣工。

張晶晶說,“高鐵站等基礎設施建在兩地中間,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同時,也會存在行政歸屬和管理上的權責問題。同時,也會産生較大的經濟、時間成本和行政負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