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即燕子的窩,是雨燕科動物金絲燕及多種同屬燕類為了繁殖下一代,利用唾液或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築成的巢窩,含有一定量的苔鮮、海藻和柔軟纖維等。
金絲燕的繁殖過程就是燕窩的形成過程。
第一,燕窩形成(築巢)前的準備工作。金絲燕每年三、四月、八月份産卵。之前,它們每天翺翔于海面和高空,沐浴着空氣和陽光,飛行高度有時可達到千米,真是穿雲破霧。它們吸吮雨露,攝食大量的海藻、昆蟲、銀魚等小動物,儲備足夠的營養、體能。
第二,築巢。是燕窩形成的關鍵階段。經過營養儲備和體能鍛煉後,在産卵前約30天,雌雄金絲燕一起飛進險峻、陰涼、海拔較高的峭壁裂縫、洞穴深處或者人工屋中築巢,此時,金絲燕喉部的粘液腺已經變得十分發達,分泌的唾液是它們築巢的主要材料。築巢都是雌雄燕一起築,約需20--30天。唾液可以在空氣中迅速凝成固體窩。
第三階段,産卵、孵化和哺育。每年的4月、8月、12月是金絲燕的産卵高峰期,每次産白色的卵兩個,長約2.0cm,寬約1.2cm,重約3.5g。約孵化20天,小金絲燕出殼了,雌雄金絲燕會一起哺育下一代。約40天後小金絲燕能夠自行飛翔覓食。從築巢到小金絲燕飛離需要90天,金絲燕會在小金絲燕飛離後約30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築巢,不再使用此巢,燕窩就可以采集了。
金絲燕造巢的唾液一經風吹就凝固成半透明的膠質物,就是名貴的滋補食品--燕窩。
成年金絲燕每年會有三次産卵,每次都會築新巢,有點喜新厭舊,這是金絲燕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若前次築的巢尚在,金絲燕可在原有巢上再築一次巢,并不是不築新巢。有的金絲燕會在小金絲燕飛離後另尋栖息點,不再使用舊巢。所以,燕窩不采白不采,不會造成金絲燕“無家可歸”。
燕窩因采集時間不同可分為三種:白燕窩(古代為貢品,又名為燕盞)、毛燕窩、血燕窩。白燕窩是金絲燕第一次所築之巢。毛燕窩有三類(另文),一般都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所築的巢。血燕窩形成的原因複雜而有争議。
生産燕窩的金絲燕有野燕(洞燕)和屋燕(家燕),實際上都是野燕。人們用音響播放金絲燕的叫聲,“引狼入室”,在室内營造無光線和合适的溫度、濕度,使其築巢于人工建造的屋内,此為屋燕。野燕多見于熱帶沿海地區,在鳥嶼險峻,海拔200米的岩洞深處築巢聚居。
金絲燕,在生物學上歸類為動物界,脊椎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雨燕目,雨燕科,金絲燕屬。有褐腰金絲燕、爪哇金絲燕等15種。分布在印度、東南亞、馬來群島,群栖生活。我國海南省大洲島生活有爪哇金絲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