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小學人手一本的《漢語字典》,你知道我們第一本漢語字典的出處故事嗎?
據說康熙時候就已經有字典了,《康熙字典》是一部成書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漢字字典,記錄了當時漢語中漢字的點畫寫法、音讀和義訓。
作為自漢代《說文解字》以來的字典之集大成者,于康熙年間由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及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字彙》、《正字通》兩書而經愈六年編纂完成,重印至今不辍。被漢語言學家譽為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
《康熙字典》采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共收錄漢字47035個,是中國收錄漢字極多的古代字典。它無論在内容上,還是在體例上,無論是在學術性上,還是在實用性上,都代表了傳統字書的最高水平,是傳統字書名副其實的集大成者和殿軍,至今對于讀者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以滿足讀者閱讀和研究古典文獻時查檢的基本需求。
《康熙字典》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三月下旨編纂的,由張玉書、陳廷敬二人任總閱官主持工作,組織當時翰林院的學士、編修三十人的編纂團隊,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刊刻成書。
但《康熙字典》并不是靠一人之力完成的,在它的身後有一個龐大的編纂隊伍。其中,總閱官兩人,分别是張玉書和陳廷敬;纂修官共27人。纂修兼校勘官:陳世倌。《康熙字典》的編纂隊伍彙集了當時的文人大儒,可謂是藏龍卧虎。
《康熙字典》在海外也産生了一定影響。19世紀至20世紀來華的傳教士,就以《康熙字典》作為學習漢語的重要工具,對于一直使用漢字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康熙字典》的影響更為深遠。日本的《大漢和辭典》、韓國的《大字源》等字典就是以《康熙字典》作為藍本撰寫的。
乾隆年間,江西的一位舉人王錫侯,擅長考證字音字義,他對《康熙字典》進行了改進,編寫了一部《字貫》,并在友人的贊助下很快出版了。
然而不久,他的惡鄰王泷南為搶占他家祖墳的風水寶地,竟向江西巡撫海成告發,說《字貫》的序言中有指摘《康熙字典》的句子,是诋毀先皇、大逆不道的行為。
王錫侯案其實是一樁可輕可重的普通案件,可淪為文字獄後,性質就不同了,為此,還牽連了一大批當時的江西政界要人,江西巡撫海成被判以斬刑,緩期執行;江西布政使周克開、按察史馮廷丞革職,上上下下牽連近百人。不過,次年,海成轉任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其他人等也相繼任新職。真正的冤死的隻有王錫侯一家人。
《康熙字典》問世後,使得“字典”一詞較之從前的“字書”更為通行,可見其影響之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