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運動鞋服品牌們陸續公布了2022上半年的成績。
從數據來看,中國運動鞋服市場真的變天了。
安踏上半年營收為259.65億元,不僅收入首次超越耐克中國,奪下了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老大的寶座,與曾經的“老大哥”李甯上半年124.1億元的營收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奪得第一的安踏,做出了自家和李甯、耐克中國、阿迪達斯中國同期收入的對比圖。
然而,在國内運動鞋服品牌中,安踏與李甯雙雄争霸的格局下,上半年國内運動鞋服品牌營收排名第三名、有着數十年曆史的老牌運動鞋服企業——特步,顯然被遺忘了。
2022年上半年,特步的營收不過56.84億元,與第一安踏之間的差距,至少有1.5個李甯。
一時間,資本市場也開始起變化。
目前,與特步同為晉江系出身、市場規模最大的安踏,其市值已經超過2500億港元。市場規模排名第二名的李甯,也已超過1800億港元。
至于特步,它的市值僅有288億港元,不過是前兩名的零頭,相差甚遠。
掉隊太多的特步顯然意識到了危機,試圖奮起直追。它公布的2022半年報顯示,整個上半年,特步的營收同比增長達37.5%,錄得淨利潤5.9億元,同比增長了38.4%。
2018至2022年上半年特步的營業收入數據對比
這是比安踏和李甯都要高的增長率。
隻不過,這樣的高增長在絕對的體量差距面前,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我們甚至不知道,作為曾經的“晉江系一哥”,特步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掉隊的。
失去的10年
國産運動鞋服品牌的分水嶺,是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的一場庫存危機開始的。
2008年,在首都北京舉辦的奧運會,激發了衆多消費者的榮譽感與熱情,為國産運動鞋服品牌提供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寶貴機會。
當時,很多運動鞋服企業借着這個機會瘋狂營銷,擴張生産,而消費者也願意買單,整個行業迅猛向前跨步。
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甯點燃聖火,也點燃了一波國貨熱
然而,當奧運會結束之後,随着消費者的熱情逐漸降溫,運動鞋服市場的供求關系随即發生變化——企業們積壓了大量的庫存産品賣不出去,激進的擴張策略在萎縮的市場面前演變成一場庫存危機。
比如,“奧運熱”期間沖得最快的李甯,在2011-2014年間,累計虧損30億元,企業經營搖搖欲墜。
當年的一場危機波及整個運動鞋服行業,不少企業在危機後淡出了市場。但所謂危中有機,一些企業抓住了這個機會,調整自身經營策略,不僅從危機中走出,還踏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安踏和李甯,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危機最深重的時候,安踏創始人丁世忠果斷地關掉了一大批效益差的門店,并着手改進供應鍊,将供貨方式改為配貨制,逐漸擺脫了庫存壓力。與此同時,安踏還積極探索品牌的多元化,通過收購FILA,在高端産品領域站穩了跟腳。
李甯的經營則在創始人李甯2015年重新掌舵後有了改善。
當時,為了應對企業危機,李甯提出了“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經營策略,把一度被更改的品牌口号“讓改變發生”變回了家喻戶曉的“一切皆有可能”。同時,李甯還加快了品牌年輕化的轉型速度。
2018年的一場分享會上,李甯作為主講人,再次講述“一切皆有可能”的深意
後來,李甯找到了“國潮”這一突破口。
2018年,李甯登陸紐約時裝周秋冬秀場,舉辦了一場以“悟道”為主題的時裝秀,名聲大噪。此後,李甯不斷地将傳統文化融入自己的産品與營銷之中,“中國李甯”成為運動鞋服行業“國潮”的代表,受到衆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為了夯實自身年輕品牌的形象,李甯還簽約了華晨宇、肖戰等一衆明星,推出虛拟代言人“星瞳”,甚至還收購了一家英雄聯盟戰隊Snake。
這些迎合年輕人的舉動,令李甯成功實現了年輕化、時尚化的轉型,也推動了運動鞋服領域進入了“國潮”時代。
2018年,李甯舉辦“悟道”主題時裝周
與安踏、李甯波瀾壯闊的發展進程相比,特步就顯得有些溫吞、保守。
在國内運動鞋服行業還處于襁褓期的時候,特步另辟蹊徑,請來了謝霆鋒等一衆明星為其代言,走“運動時尚”的路線,成功地打開了市場,在第一批代工的晉江鞋廠中坐穩了頭把交椅。
在江湖上,特步甚至有了“晉江系一哥”的稱号。
但是,當特步樹立起自己的品牌之後,卻陷入了發展停滞。
哪怕是“奧運熱”期間,特步也奉行了“視而不見”的經營策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2008-2012年這段時間中,特步是運動鞋服領域少見的沒有出現負增長的品牌。
但是,當别的品牌陷入麻煩的時候,特步卻沒有什麼大的作為。
2011年,特步實現了營業收入55.4億元,歸母淨利潤9.66億元,表現不錯。
但這卻成為了未來10年特步所達到的最好成績。
在2010-2020這10年間,特步的市值幾乎沒有什麼波動,眼看着安踏和李甯逐漸發展壯大,直至把特步甩得遠遠的。
“27歲還穿特步來約會”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産運動鞋服品牌都無法與國際一線品牌抗衡,也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特步于2012年開始大力發展下沉市場,以三四線城市為陣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但是,這也造成了三個對特步發展十分深遠的後果。
首先,為了與三四線城市的雜牌鞋競争,特步的鞋子售價相對較低。
以普通款為例,安踏、李甯的均價可以上探到300元的區間,而特步則在200元左右徘徊。
這在客觀上造成了特步的單品利潤較低的結果。2021年,特步的毛利率在41.72%,淨利率8.84%,而安踏的毛利率達到了61.64%,淨利率16.63%,二者淨利率相差兩倍。
更重要的是,走下沉市場的路線,損傷了特步的品牌形象。
2018年的一則新聞凸顯了特步品牌形象的尴尬。當時,一位阿裡的程序員穿着特步去相親,被相親對象鄙視稱“27歲還穿特步來約會”。
阿裡程序員相親因穿特步鞋遭拒
按照審美的流行規律,所謂時尚,通常都是從一線城市慢慢擴散至三四線城市,特步一開始就下沉三四線城市,其實也就等同于主動放棄了運動鞋服領域關于審美的話語權。
這讓主打“運動時尚”的特步的品牌定位,變得名不副實。
在更深遠的層面上,特步成為了行業中的模仿者。
安踏以收購FILA的方式,打開了高端市場的大門。特步也跟進。
2019年,特步收購了“蓋世威”和“帕拉丁”這兩個國際高端運動品牌,以期像安踏一樣打開高端市場。但是,這兩個品牌目前尚未實現爆發性的增長。
而在李甯掀起了國潮之後,特步也緊随其後,請迪麗熱巴代言、推出“X青年”口号,還與少林寺合作,推出了“XDNA”,意圖從傳統文化中破局。
特步選擇當紅藝人成為品牌代言人
但是,前述的品牌形象一旦進入消費者腦海,再想扭轉,其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就變得非常高昂。
跟在别人後面的特步,可以說,還沒找到獨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馬拉松才剛剛開始
時尚性,毫無疑問,是過去國産品牌受到消費者歡迎的重要原因。不過,整個市場也在繼續向前,并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國信證券分析師丁詩潔對鹽财經表示,“如今的消費者更加理性,信息渠道也更為豐富,對品牌的産品顔值、功能、科技多方面都較為關注”。在時尚性之外,産品的專業度與功能性正逐漸成為新的關注點。
這對目前處于頹勢的特步來說,或許是一個不容錯失的新機遇。
好在,特步通過深耕跑鞋市場,在專業馬拉松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2017年特步晉江國際馬拉松現場
比如,2012年,特步在全國成立了“特跑族”,發展品牌跑圈。除此之外,特步還有着行業内領先的研發投入,2016年,特步在國内設立了首個跑步專屬研究中心,2020年,特步的研發費用占比高達2.7%,高于安踏和李甯。
丁詩潔繼續對鹽财經分析道,從悅跑圈統計來看,特步品牌常常位居本土跑鞋品牌穿着率領先的位置,特步贊助的專業馬拉松賽事與運動員陣容也相當強大。在2021年的廈門馬拉松比賽上,有過半的專業選手穿的是特步的跑鞋。跑鞋産品能夠面對不同需求的跑步人群,産品矩陣目前也較為豐富。在價格定位上,特步品牌總體産品價格親民,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在大衆運動市場的份額相對占優。
2022年,特步打出“世界跑鞋 中國特步”的标語,深耕跑鞋賽道
隐憂在于,特步在跑鞋市場并沒有形成獨一檔的競争優勢,專業馬拉松的市場相比廣闊的大衆市場,還是略窄了一些,這是特步後續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運動鞋服行業已經完成了從代工貼牌到自主品牌的演化過程,整個行業已從襁褓期邁向成熟期。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國産品牌的認可度不斷提升,一些品牌甚至具備了在國内市場與耐克、阿迪等國際品牌一争高下的實力。
安踏在2021年與2022年上半年,分别超越了阿迪達斯與耐克中國,成為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運動鞋服品牌,就是最好的例證。
與此同時,随着消費升級以及專鞋專用理念愈發深入人心,運動鞋服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丁詩潔對鹽财經表示,目前,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過去5年的複合增速在15%~20%之間。快速成長之下,運動鞋服在鞋服行業總體滲透率也在提升,目前約在15%左右,但發達國家的普遍比例在25%~35%之間。
中國市場運動鞋服品類零售額增速
“未來,在居民運動需求增長、國家政策支持和品牌産品價值提升的多維驅動下,中國運動鞋服市場份額仍将繼續擴容。”有研究預計,2025年,我國運動鞋服的市場規模将達到5990億元。
市場容量、行業成熟度與消費者心理,都在朝着有利于國産品牌發展的方向變化。
但誰都也不想錯過這一機遇。
如果說,特步在馬拉松這一小衆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那麼,這場運動鞋服的激烈馬拉松,或才剛剛開始。等待特步的,隻有無止境的進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