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圍繞其自轉軸的運動為地球自轉,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從南極上空看地球順時針旋轉,北極上空看,地球逆時針旋轉。
2、地球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自轉周期,自轉周期有兩個,太陽日和恒星日。
3、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4.1 晝夜交替
地球由于自轉,我們在地球上體會到了晝夜交替的變化。
4.2 地轉偏向力
地轉偏向力,也叫科裡奧利力,簡稱科氏力。
當物體相對與地球表面運動時會受到一個叫地轉偏向力的力的影響而改變方向,但地轉偏向力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力,而是一種慣性力。地轉偏向力對航天,航空來說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力,地轉偏向力在極地最顯著,向赤道方向逐漸減弱直到消失在赤道處。
地轉偏向力的規律是:南左北右,赤道地區不偏轉。
4.3 地方時
地方時:以一個地方太陽升起的最高時刻為正午十二點,将連續兩個12小時等分為24小時,這樣的時間系統就是地方時。全球經度360°,每隔15°相差1小時。每隔1°地方時相差四分鐘。
5、時區和區時
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自英國的本初子午線開始,也就是0度經線開始,左右各7.5°共15度為0時區,分别自東15°至西15°為東1區和西1區,以此類推。
時區是指一個地方的中央經線的時間;區時是一個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整個時區的時間。比如北京大約在116°E,但是要按照120°E(東八區)中央經線的時區作為區時。
6、國際日期變更線
國際日期變更線是一條大約和180°經線重合的折線,之所以是折線,避開了一些島嶼和地區,這是為了使它們不緻分成兩個日期。
為了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陽位置作為确定“一天”的标準,把自己所在地方相應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條經線作為“日期變更線”也叫國際日界線,這樣就有許多條“日期變更線”,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規定一條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對照的“日期變更線”。随着标準時計時的區時系統的确立,東西十二區重疊,計時相同但日期不同,為避免混亂,公認180°經線作為日期變更線,因為是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标準的日期變更線。這條“日期變更線”就叫“國際日期變更線”。
二、地球的公轉
1、地球繞太陽做公轉運動,公轉方向自西向東,公轉軌道呈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因此存在着近日點和遠日點。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點,運動速度快;7月初位于遠日點,運動速度慢。
2、地球公轉軌道面叫做黃道面,黃道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之間存在着一個交角,叫做黃赤交角。黃赤交角的大小為23°26′,約等于23.5°。
3、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3.1、四季和五帶
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不斷往複變化,影響了地球各緯度的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
3.2、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
根本原因也是黃赤交角的存在。
太陽相對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做太陽高度,太陽高度最大值為90°。各地太陽高度在地方時12時最大,稱為正午太陽高度。
問答環節:地轉偏向力對我們生活還有哪些影響?
拓展閱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節
宇宙中的地球——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海和洋有什麼區别?全球有多少個海?你知道嗎?
地球上湖泊衆多,那麼多的湖泊是如何形成的?
海洋也和人一樣,有着生命周期,你知道嗎?(威爾遜旋回理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