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啥日本的江戶時代比較有名

為啥日本的江戶時代比較有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1 23:44:46

岡島冠山,名璞,字玉成,生于延寶二年(1674年),曾做“唐通事”,即中日貿易中的漢語翻譯。後師從江戶時代著名學者林鳳岡學習朱子學,并與荻生徂徕等大學者保持了很好的交誼。岡島冠山在長崎向清朝秀才王庶常學習“唐話”,努力勤勉,以緻“華和之人無不伸舌以歎之”。此後,岡島冠山将《水浒傳》翻譯為日語,他是日本早期翻譯中國明清白話作品的先驅之一,并創作了漢語小說《太平記演義》。

為啥日本的江戶時代比較有名(江戶時代日本人如何學習漢語)1

岡島冠山譯《通俗忠義水浒傳》插圖

為啥日本的江戶時代比較有名(江戶時代日本人如何學習漢語)2

1716年,岡島冠山編纂的《唐話纂要》付梓,這是一部教日本人說漢語的口語教材,是年為清康熙五十五年。所謂的“唐話”,就是當時中國通行的南京官話。這部教材從二字詞彙、三字詞到長短對話,循序漸進,在漢字旁用日文片假名注音,相當于江戶時代的日本《漢語對話指南》。

對康熙朝的觀感

這部口語教材很能反映出康熙年間日本人對中國的一些印象觀感。如長短話前幾句便是:

“今天下太平,四海無事,上憫下勞,下沐上恩,歡聲四起,朝野俱樂,而重值堯舜之時也,恭喜恭喜。”

“如論目今光景,可謂清平世界也。五谷豐熟,四姓安樂,而家饒戶富,比往年有所不同。且從此以後,岩穴之士,滄浪之客,亦必得其遭際,而披雲見天,揚眉吐氣者多矣,大丈夫在世幸值此時,甯不勉哉!”

岡島冠山是長崎人,此地始終與南京等地有密切的商貿往來,是江戶鎖國體制下唯一的通商口岸,故這些對話顯然不是憑空杜撰的。“天下太平無事”,當屬此時來到日本做生意的中國商人的共識,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到了康熙五十五年的時候,中國顯然進入了太平年景,不僅生産力得以恢複,文化教育也得到了發展:

“我也曉得,如今人或大或小,皆要讀書,因在街上多曾看到揣書在懷裡走來走去的。”

“那富豪人家子弟們,便請處官在家裡見教,所以近日來那寒酸秀才們也掙得衣飯受用,眼見得與舊日大差懸絕。”

當時的書可不便宜,即便版本最差的福建麻沙本也要數兩銀子一冊,走在大街上可不是要把書揣在懷裡好生愛護嗎?

中國武人

日本武士喜歡好勇鬥狠,而他們學習漢語的教材上是這樣評價中國武人的:

“如今天下武夫皆能勤謹,若伏事主公有餘力,則不管怎的便在空地裡跳出來,或走馬射弓,或刺槍使棒,直恁演習武藝而打熬力氣,比前年大不相同了。”

想來在太平無事的年景裡,這些武夫真是閑得百無聊賴,不過好歹也是在操練武藝,鍛煉體能,也算是自得其所。那麼前幾年的武夫又在幹什麼呢?

“但前年的武夫偏愛吹彈歌舞等沒要緊的事體,而竟忘了自家本等的正事。今後這般之徒,必當抱頭鼠竄的躲避了。”

明末好奢靡虛浮,武夫也好吹拉彈唱,附庸風雅,這番不務正業連日本人都知道了。

問好

外語課本上的對話,總有一種奇特的翻譯腔調,要是在實際生活中原封不動地照搬,就會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比如《唐話纂要》上教日本人見到中國人必須要這樣問好:

“先生大名如雷轟耳!正想渴之際,何幸今日天假良緣而初接高風,意出望外了!從今以後,願承雅教,請勿有棄。”

“足下名聞四方,諸生所共欽仰!今我僥幸為識荊,大慰平生想渴!今後必當遞相切磋,但我襪線之材,恐不足為對耳。”

“識荊”是書面語上的一個敬辭,指初次見面或結識。該詞出自李白的《與韓荊州書》中的:“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襪線之材”也是一個典故,五代時期的韓昭才具庸常,被人稱為“如拆襪線,無一條長”,這本是罵人的話,日本人拿過來自比。這一個又一個敬詞地誇對方,一個又一個謙辭地稱自己,給人一種奇異的萌感。畢竟日語中的敬語要比這還麻煩,日本人直接把這種客套勁帶到漢語對話中來了。

講笑話

身在異國,聽不懂當地人的笑話是一件尴尬的事。

“你們面添五分春色,呢呢喃喃說什麼話?有臊皮分些我受用也好。”

“臊皮”就是亂開玩笑的意思,《紅樓夢》中出現過多次。

為啥日本的江戶時代比較有名(江戶時代日本人如何學習漢語)3

《唐話纂要》記錄的清代小曲唱詞

相親

此外,這部教材還有相親内容,說到這些話題的時候倒是一點也不客氣:

“我的長子既已大了,因要讨一個好媳婦與他完聚,這一向各處求覓。近聞你家斜對面某人的女兒賢惠且絕色,人人稱揚不已,你有所知,願聞詳細。”

“我家斜對面便是開生藥鋪的李翁家了。他平生鋪路修橋,拯貧濟困,專行善事,因此綽号換作‘李老佛’。家道豪富,兒女衆多,那絕色的就是他家的大姊,今年青春二八,華容婀娜,裡鄉無俦;嫩體逶迤,遠近少匹。輝輝面子,荏苒畏彈穿;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雖則楊妃西施亦不肯多讓,可謂近世美人也。令郎若要娶他,果然金玉夫妻,更兼門當戶對,真個好一頭親事了。必須趕早,央媒人去相議,請勿有遲疑!”

原來在清朝時,當爹的修橋補路還能增加兒女在婚介市場上的競争力。

惡劣天氣

大風降溫怎麼辦?《唐話纂要》教你凡事往好處想:

“今冬與往年更冷,而風也大!雖然如此,倒少有火災,軍民皆歡悅,安當渡日,豈不衆人的大造化!”

“老爹說得是,今冬不知怎的,十分大冷,尚幸沒有火着,果然天下人的福了,想必向後什麼東西價錢都賤下來哩。”

畢竟,受凍挨着就是了,不像火災,須臾之間奪人性命。但幾家歡樂幾家愁,大風襲來,總有倒黴的人。《唐話纂要》給你灌上一壺江戶時代的心靈雞湯:

“正是前日那場暴風太猛了,我家的屋闆都吹散了。我也聽人說道,海面上打翻了十來隻商船,真正可憐見。走船的人,原來重利輕命之徒,未必免此般災禍。雖則是個,不意遇了暴風,送掉了性命者,委實沒造化。古人雲,人生七十古來稀。縱有金錢财貨,也是一個夢。不如多吃三杯酒,落得快活。正是富貴在天,生死有命,什麼事體隻可聽命,不可勉強便了。”

對于看慣海浪風暴的日本人而言,海上的波濤洶湧是一種非常直觀的威脅。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命懸波浪的無助恐怕也隻能以宿命來寬慰了。

為啥日本的江戶時代比較有名(江戶時代日本人如何學習漢語)4

岡島冠山《唐音和解》插圖

托人辦事

《唐話纂要》中對話的甲乙兩人中,接話的路人乙架子非常大。甲約他喝酒,他不來;請他辦事,他拖延;約他遊船,他不去;詩歌會,他不參加;上門拜訪,他也不在;整天都說有什麼要緊的事。不過,在甲托他辦事的現場,他卻一副大方的樣子:

“我要托你一件你專門的事情,你若肯受托,我便說出來,不然不敢輕易開口。你如應允出力與我,成就了這件事,則我特請你依一席酒便了。”

“兄長你何其太疑,不是我和你同鄉同年,骨肉一般,縱有極艱難的事體,也要同心協力,胡亂相謀,而況我專門事體?休說你請我喜酒,我抄你兩席勞酒也要出力,必須趕早見教!”

可見,這種老鄉騙老鄉的套路在當時已經風行海内外了。一段時間後,兩人又發生了另一番對話:

“前日我托你的那件事,不知做得做不得。你原是曉事人,此般輕易事體,因該早早明白,怎挨到如今,響也不響?莫非竟不妥帖麼?何妨也,分明告訴教我,省得虛思空想就是了。”

“前日我既已收托,便十分用心,差不多妥帖了。我雖愚魯,此般輕易事體難道不妥帖不成?我實替你出力,保管兩三日内必有好音奉告,且請放心,大丈夫一言,驷馬難追哩!”

又過了一段時間,那件事想必是還沒有辦妥當。甲遇到了乙,乙依舊“事體匆忙”,連前一天在甲府上的賽詩會也沒有去:

“這一向我事體匆忙,竟不能到貴府充詩會,委實于心大為不然也,隻是無可奈何了。”

于是,甲再也忍不住了:

“賢弟,你既有事匆忙,則倒是恭喜,何其為不然哉?豈不聞《論語》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若果行無餘力,何消定要學文?你雖千日不來充會,我難道怪你不成?你休要隻管計較便了。”

甲在一番客套中,明褒暗貶,揶揄乙的學文資質,既然沒有餘力,就别學文化了,這不是你能學的東西。同時,又把他“千日不來”的舊日事迹拉出來曝光,狠狠地諷刺了乙一把。《唐話纂要》的對話部分就此結束。

岡島冠山先後編纂《唐話纂要》、《唐音和解》、《唐語便用》、《唐譯便覽》等漢語教學作品,成為日本研究漢語白話的先驅,開創了被後世稱之為“冠山學”的日本漢語研究流派。京都學派著名學者青木正兒曾緻信胡适,就岡島冠山的漢語教材中的語音問題加以請教,希望搞清楚岡島冠山所教授的究竟是哪一種漢語方言。經胡适與錢玄同的商議,認為岡島冠山的作品中教授的當屬南京官話音。由此可見,岡島冠山的漢語研究對後世影響深遠,直到近代仍能引發兩國學者的關注。

參考文獻

[日]岡島冠山:《唐話纂要》卷4,享保三年(1718年)戊戌京都三條通升屋町再版。

來源:澎湃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