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形容2022年的夏天,那就是熱!
在2022年,37、38℃不能稱之為熱,40℃才是熱的起步,川渝城市在不斷刷新記錄。
融化的冰川
更絕望的是,科學家們提醒,2022年的熱浪很有可能隻是一個開始。
在北半球陷入夏季高溫的時候,南半球還是冬天,真正的決定未來海平面的關鍵,在于東南極的冰蓋。
接下來,科學家們會将目光投向南極,監視最大冰蓋的動向。
東南極的冰川線
冰川之重冰川對于地球有着巨大的作用,可能很多人提到冰川融化就會想到海平面上升,其實這隻是冰川融化之後最直接的變化。
我們的地球溫度,裡面也有冰川的調控。冰川會反射太陽光,如果沒有冰川,太陽光就會直射地球表面,那就絕對不是今天這個溫度了。
無冰川的地球,會吸收大量的太陽能量,加上本身的溫室效應,地球會變得炎熱。
這讓地球瞬間回到了三疊紀或者古新世-始新世時期,像一個大鍋爐,每天炖着地球上的生物們。
冰川融化時的悲壯
海洋、陸地表面的水蒸氣急劇蒸發,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突破新高,最終達到飽和臨界值,一場大雨傾盆而來,持續數千年、數萬年甚至有可能上萬年。
冰川融化還會改變地球質量的分布情況,僅阿爾卑斯山的阿萊奇冰川就有大約27億噸重。
2022年夏季最熱的時候,格陵蘭每天融化60億噸冰川。
可想而知,全球的冰川總質量是多麼巨大。
瑞士的阿萊奇冰川重量約為27億噸
這些冰川相當于施加在地殼上的一個力,如果冰川快速融化,雖然地殼的總質量不會變,但是質量的分布瞬間就變了。
原本加在南北極的力被撤走,分散到了地球各地,這會對地殼有着影響,引發新的地震,甚至會在南北極發生海嘯。
地球的質量分布被打破格局,對于地球的自轉也有影響,雖然不至于讓地球停下來,但是會微微改變地球自轉的時間。
有的時候,一秒鐘的改變就能引起後面的連鎖反應。
極地的動物們
當然,大家最怕的還是海平面上升,畢竟這是冰川融化後最快發生的災難,會立馬體現在人類身上。
《自然》在2022年熱浪來襲之際發出警告,如果全球氣溫繼續上升2℃,位于東南極最大的冰蓋就将全部融化,屆時海平面上升52米。
如果全世界的冰川全部融化,那麼海平面将上升66米。
南極同一個島嶼的對比
我國的沿海中國的地形複雜多變,從西向東呈現海拔遞減,我國沿海省份的海拔普遍都很低,尤其是江蘇鹽城,平均海拔10米。
當海平面上升30米的時候,我國的天津市、山東省北部會被渤海淹沒。
整個江蘇省、上海市也會被海水吞噬。
海水順着長江倒灌,還會淹沒湖北部分河岸城市,比如武漢。
東南地區的珠江三角洲,将被徹底淹沒,廣州的小蠻腰将會泡在水裡。
江蘇地區的濕地
當東南極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52米,海岸線進一步内移,作為内陸省份的河南将變成沿海省份,山東被淹沒得隻剩兩個島。
海水倒灌來到鄱陽湖、洞庭湖,讓兩個淡水湖變成鹹水湖,太湖則早已經消失在了大海裡。
東南地區的珠江已經不複存在,隻剩下曾經的丘陵成為了海上的島嶼。
如果冰川全部融化,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基本上全軍覆沒,大部分的城市變成亞特蘭蒂斯。
原本的高樓被海水淹沒之後,會成為魚類的栖息地,它們遊進曾經人類居住的房間,在裡面築巢繁殖。
海平面上升後,到處都是亞特蘭蒂斯
要知道,我國的大部分糧倉在第三級階梯上,它們被海水淹沒,我國頓時失去了很多可以耕種的土地,農業受到嚴重的影響。
人口會因為海平面上升遷往西部,而西部的很多地形并不适合大量的人口居住,一時之間我國的住房問題會空前嚴重。
大量的名勝古迹沉入海底,我國的旅遊業崩盤,再也沒有故宮、山海關。
海平面上升淹沒的不隻是中國,還有亞馬孫雨林、美國的西部、俄羅斯的東部,以及歐洲的大部分。
海平面上升後,我們會失去北大荒
可以說這波災難時全球性的,沒有誰能夠幸免。
失去了冰蓋的南極洲會露出自己原本的樣子,有山、有湖、有河流甚至會出現綠色植物,不過這将不是南極洲第一次變綠。
那麼有什麼辦法遏制冰川融化呢?其實很悲觀地說,基本上沒有。
冰川全部融化後的世界
冰川融化的原因冰川為什麼融化,絕大多數人都會說二氧化碳、溫室效應,是人類造成的。
這些當然是冰川融化的原因,但并不是全部。
根據地球的氣候變化規律,從來都是由冷變熱、由熱變冷,中間會有一段時期的氣候适中。
比如三疊紀時期是地球最幹旱少雨的時節,在它之後的侏羅紀和白垩紀卻是太平歲月。
在白垩紀末期因為天外來客和地球自身變冷引發了大滅絕。
地球的冷熱洋流
以此類推,在250萬年前的第四紀,地球陷入了一個大冰期,極地的雪線蔓延到了中緯度地區,全球氣候變得寒冷幹燥,很多森林開始變成草原。
這一氣候變化引發了一種樹栖動物下地,這種動物就是南方古猿。
在大約1.2萬年前,冰期結束,地球開始逐漸步入溫暖濕潤的歲月。
原本這個歲月靜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也許不會像侏羅紀和白垩紀那樣跨越1個億年,但至少能維持好幾萬年。
第四紀冰川時期
隻不過,一種生物的活動改變了這一切,還記得那個下樹的南方古猿嗎?
它的一支後代最終統治了全球,成為分布範圍最大的類群,他們就是今天的人類。
人類發現了三種可以燃燒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氣,這些能源的前身就是遠古時期的生物。
正所謂取之于地球,用之于地球,這些能源燃燒後的産物是二氧化碳,它的歸宿是地球的大氣。
原本二氧化碳是地球自動調節氣候冷暖的機制,現在這一切機制開始朝着變熱進行,人類就像添加進入化學反應的催化劑,讓這個變暖過程瞬間加速。
人類排放二氧化碳
短短200年的時間,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約1℃,能超越這個速度的,隻有古新世-始新世的那場變熱。
由此可以看出,冰川是一定會融化的,隻不過原本緩慢的融化,被人類開了一個加速buff,直接被壓縮到100年的時間完成。
根據《國家地理》雜志的預估,在2100年左右,地球的冰川就會消失一大半,北極熊、企鵝等極地生物将悉數滅絕。
變熱和變冷關系着生物的未來,但是對于地球,那都不叫事兒。
極地動物們
地球的冰川時期地球經曆過數不清的大小冰期,其中最有名的大冰期,都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有着密切的關系。
地球第一次陷入全球冰封還要依托于一種不起眼的生物——藍細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藍藻。
藍細菌是一種等級不高但是努力的生物類群,它學會了利用水中的氫原子進行光合作用,這樣就會有一個氧原子被釋放出來。
這一行為奠定了之後光合作用的格局,卻也摧毀了最早的地球溫室氣體甲烷。
地球的第一次大冰期
地球在大約24億年前陷入了一場冰期,為期3億年,地球用3億年的時間重新鑄造了新的保溫系統——二氧化碳。
然而,二氧化碳又在大約3億年前被登陸的植物摧毀,地球進入了有史以來氧氣濃度最高的時期,一度飙升到了40%。
氧能養樹也能毀樹,一波全球變冷讓這些地球早期森林毀滅,它們成為了我們最熟悉的物質——碳,這一地層也因此得名石炭紀。
被摧毀的二氧化碳又回到了大氣層,而被排放倒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會再次成為地球上的物質,或有機或無機。
石炭紀的雨林
不變的是地球,生命也隻是地球的過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