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驗室設計與要求
(一)實驗室設計與要求
(續12)另外可去廢品公司尋找規格劃一,數量較大的各種回收瓶子,其中有非常令人滿意的代用瓶,有的還帶有塑料或金屬的旋蓋。最好瓶口寬大,操作較方便,又可一層層疊起來,如0. 51容量的水果罐頭玻璃瓶也很實用。起初可買少量來試用,合乎要求再大量買回。要注意代用瓶是否耐冷熱驟變,是否耐高壓消毒,透明度如何,瓶蓋是否耐高壓滅菌,有無有毒物質溶出或以氣體形态危害培養物等等,如不合用則立即淘汰。
從廢品公司買回的瓶子,第一次洗滌要特别仔細,以免引人有害物質。回收的罐頭瓶子價格低,由于需用量大,在投資并不充裕時,可選用。罐頭瓶瓶壁都比三角燒瓶厚實,洗滌時損壞率較小。因壁厚,在高壓滅菌時應适當延長滅菌時間。通常為避免培養基中成分損失,多延長不加壓的煮沸時間,使充分預熱升溫,而加壓的時間仍按常規較好。在使用兒乎全密閉的瓶蓋,如聚丙烯或尼龍蓋、鐵蓋,綁紮的聚丙烯薄膜蓋時,往往按正常的滅菌操作不能徹底滅菌,培養基會自動大量污染,造成工作中的嚴重損失。這是因為高壓的熱蒸汽不能自由地進入瓶内空間,瓶内的冷空氣不能迅速被熱蒸汽取代,升溫緩慢,在限定的15一-20分鐘内難以升到120C的溫度,或升到120 C但沒有保持到15- -20分鐘,因而不能徹底滅菌。
如果密閉得緊,那麼瓶内空間不可能獲得如滅鍋的蒸汽壓力表上所指示的壓力和溫度,當然難以殺滅造成污染的微生物了。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即在滅菌前不要把蓋完全擰緊,在綁紮薄膜蓋前襯墊一小塊紗布,以使瓶内外冷熱空氣和壓力得以交流和平衡。在滅菌後及時旋緊瓶蓋,而在接種後拿掉襯墊的小紗布(可以反複使用)。有報告指出,鈉玻璃瓶對某些植物組織有毒性,尤其是在多次高壓滅菌後使用時。因此,在做研究工作時要采用硼矽酸鹽玻璃瓶或硬質玻璃瓶。目前國外已逐漸改用耐高溫的聚丙烯塑料容器,通常使用一次即棄去(即所謂take away container),節省洗滌人工,提高效率。
我國對用于組織培養的塑料制品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新産品即将陸續面市。塑料容器一般都有十分理想的使用效果,質輕,透明,不易破碎,多為平底長方盒形,不但培養的植株數多,而且能一層層地疊加起來,節約空間。容器的數量取決于生産規模,主要是無菌操作工人人數、每天工作數量和所生産的植物需要培養的天數,即培養周期。例如花葉芋的培養周期為30- -40天,這段時間約有26- -34個工作日,每天1人接種,定額100瓶,那麼培養架上經常存架瓶數約2600-3400瓶,再加上處于洗滌、備用培養基環節中的瓶數,并計入損耗、貯備等,應有4000個瓶子。但是一個生産單位很少隻生産1種植物,完全靠計算就複雜而又無必要,通常經過1-2個月試用後,瓶數就基本上穩定在一個水平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