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的意思大概就是:我失敗,但罪不在我,是老天不給我機會。其實曆史告訴你,機會永遠是自己去尋找,去争取,如果隻會抱怨,那麼你隻能是無才,又怎能如意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轼就是“懷才不遇”卻總是抱怨現實不堪的傑出代表人物。
蘇轼仕途不順,一次一次被貶官,如其詩“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神遊于三國戰場,笑自己太多愁善感以至于過早生出白發。人的一生就像一場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在被貶之後,他如此消極的想法層出不窮,給後人留下太多有感而發的訴說自己“懷才不遇”的詩歌,而這些詩歌也常常引起如今很多對未來迷茫的人們理解和認同。
但是,蘇轼的最終結局會讓你明白,多愁善感隻會讓未來沒有希望,隻會抱怨就永遠沒有好的明天。“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便是他最後的結局,而他的晚年,也隻能寫寫人生不如意帶給他的無盡愁腸。
無才,你又怎麼能遇見自己的千裡馬?隻會抱怨,你又如何去找尋自己的未來呢?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謀略家蘇秦就向你诠釋了怎樣從無才到有才,怎樣從有才到遇到自己的伯樂。蘇秦出生貧寒,還天生結巴,還是村裡公認的頑皮小子。當他說出自己要官拜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衆人都笑他癡人說夢。但蘇秦明白,自己現在是宇宙中一顆暗淡的星星,普普通通毫不起眼,但總有一天自己會發出耀眼的光輝,屹立于别人所難以攀爬的高峰。
他跟随鬼谷子進山學藝,改正口吃,學習縱橫之術,整夜埋頭苦幹提升自己。當他學成出山時,也并不是一番風順,遊秦國被驅趕出盡,入趙國卻一路碰壁,甚至當他訴說治天下的大論時,趙國宰相用棉花塞進耳朵,不聽蘇秦所言,如此羞辱蘇秦。這就是後人所說的塞耳聽賢。一路挫折的他放棄了嗎?沒有!他沒有抱怨,沒有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而是信念:我才必有用,此地若不行,我便另尋地。最後,他來到燕國,受燕國重用,倡導六國聯合抗秦,身配六國相印,另強大的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曆史因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而抱怨現實的人很多很多,他們的結局往往是抑郁而終或者是平淡一生,止步不前;而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才的人,總是會四處尋找機會,在找尋機遇的同時不斷優秀自己,是自己更加耀眼,以便被人生的伯樂所發現。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隻需要一匹千裡馬,而在衆多千裡馬中,你是否又是那匹最優秀的呢?世間哪有多少懷才不遇啊,大多都是因為碰壁就選擇放棄,因為挫折就選擇逃避的人們的抱怨罷了。有才總會遇見自己的伯樂,隻讀了幾本書就整天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人們,不懂得去提升自己,增加自己被世間選擇的機會,那才是可悲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