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各地喪葬的風俗

各地喪葬的風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05:55:53

喪葬習俗,是以喪禮為基礎,在民間長期相沿,積澱而成的習俗。喪禮是古代兇禮的重要内容,兇禮則是西周五禮之一。作為古代重要禮制,喪禮如同生者與死者的對話,揭示了前人生死觀的深層内涵。

通東呂四地區曆史悠久,風俗中保留的古禮比較豐富。本文以呂四地區喪葬習俗為例,尋找出流失于野的古禮遺痕,并以此了解古代呂四的民風民俗。

一,壽衣與壽材

壽衣,又名殓衣,即死者入殓時候所穿衣服。壽衣起源頗古,《易·系辭》載:“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春秋時期,壽衣包括朝服與散衣,即死者生前的衣服。以後相沿,漸成禮制。

呂四地區傳統壽衣為“三腰五領”,即上衣5件、下衣3件。置壽衣的衣料顔色考究,男女着身皆紅。衣服從裡頭數起,依次為小布衫、二單衫、夾衫、棉襖、袍子,外面是大紅兜風。

壽材,又稱棺材,起源也很早。《禮記·檀弓上》載有“有虞氏瓦棺,夏後氏堲周,殷人棺椁”的葬俗。西周以後,棺木由土質改為木質,用漆逐漸發展為彩繪,之後進一步發展變化,形成禮制。

呂四傳統壽材制作考究,首先對于木質要求,以柏木為上,忌用楝木。其次是對材料的外形,要求棺木上下左右四邊各有3個圓心(圓紋),圓的排列是橫式,所以匠人在制作的時候要用12根木頭,每根木頭直徑約15厘米,才能保證有12個圓紋。富貴人家還在棺木裡面加一層鑲闆,闆上雕刻有花紋。

二,設靈搭敞,報喪、送草

設靈,即設置靈堂,為放置靈柩殡葬冥物,以待吊者之所。搭敞則是在檐前豎幾根毛竹,将竹簾攤在檐前,便于吊唁者識别,同時還要搭建供吊唁者就餐的“暖棚”。

報喪,即把親人亡故的消息通知親朋好友。《儀禮·士喪禮》中就有喪主向郡王、卿大夫報喪的記載。其實,報喪遠在先秦以前的氏族社會就已存在,以後才發展成禮俗。

在呂四地區,人死後,子女就忙着去向親戚報死訊。兒子則給父系身輩上的親戚報訊,如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等,女兒則給母系身輩上的親戚報訊,如舅父母、姨父母等。但是如果死者是女性,其娘家則一定要由外甥(死者之子)去報訊。呂四人給親戚報喪,一定要手執一根叉槍(竹柄鐵叉)系在背後出門。意為防鬼和鎮邪。

報喪完畢後,當晚就要舉行送草儀式。場頭角擺放一堆柴草,由吹鼓手吹打着,長子領頭捧着黃布包袱,包袱裡是死者生前的一套衣服鞋襪和一刀紙。兒女依次排隊,按照輩分排列,到草堆前将包袱放在草上點火燒。古時有草成金之說,意為送死者上路。

三,題主,着孝,吊孝

《清通禮·兇禮》:“葬之日,擇宗親善書者一人題主”。在呂四地區,出殡前一日請人将神主寫好(“主”字隻寫成“王”字)。晚上,在死者棺柩前焚香點燭,将神主放在桌邊上,還有黑墨、硯台和銀硃碟子,兩枝新毛筆。全家子孫穿孝服依次叩拜,孝子向題主者一拜,然後全家跪在桌子前蒲席上。題主者先向死者叩拜,坐到桌子旁的椅子上,磨墨、調硃,提起筆來在“王”字上點一點,成為“主”字。站在旁邊的“襄題”将木主合起來插到座子上,放入龛子。全家起立脫去孝服,孝子捧龛子送到櫃上,向主題和襄題叩謝。

舊時官宦門第,點主儀式極為隆重,事先要約請有聲望的官員或紳士為“主題官”,親族中請一位“襄題官”作助手。晚清呂四進士李磐碩的神主即由張謇題主,《張謇日記》載:“宣統元年,正月丙寅,六日,至呂四為磐碩題主”。

着孝就是穿戴喪服。中國古代喪服制度起源很早,早在周代就取用素服,并有五服制度。《儀禮》所規定的喪服,由重到輕,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缌麻五個等級,稱為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與死者親疏遠近不等的各種親屬。

呂四地區着孝非常嚴格,分為孝冠、孝衣、孝鞋。

孝冠,兒子為三連冠、侄子為二連冠、孫子為紙冠。孝冠由麻布所制,成方圓形,帽邊用稻草縫制,竹皮交叉扡在帽頂。竹皮用剪成毛條的白紙裹住,兒子3根,侄子2根,謂之三連冠、兩連冠。

孝衣,兒子皆穿麻衣。長子還另加一件麻背心,後面開縫,名叫麻長衫。腿上用毛邊的白布裹腿,兒子的裹腿布毛邊向下,侄子或女婿的裹腿布毛邊向下。孝鞋為麻鞋,穿鞋者也有區别,女婿不穿麻鞋。

女的穿孝也有規定,頭上戴一塊黑頭巾、一塊白頭巾,裡黑外白。女兒媳婦都是黑白兩塊頭巾,侄媳婦則是一塊白頭巾。

吊孝,又稱吊喪,即上門沉痛哀悼死者。此俗起源較早,《禮記》即有“吊喪”一詞,其禮儀經曆了由簡而繁、由繁而簡的發展過程。

親友吊喪,呂四地區都是由孝子(媳)下跪迎接。如果死者是女的,娘家親屬來吊孝要敲鑼打鼓,孝子要出門跪接,謂之“接娘家人”。

四,出殡與下葬

出殡,也稱出靈,指的是把靈柩送到安葬點。呂四地區,出殡前由匠人蓋棺敲釘,敲釘工具為秤砣,忌用刀斧。釘是定制的,長約半市尺一顆。長邊6顆或9顆,棺頭的一顆釘上系着紅布,以圖吉利。

出殡時,有8個人準備了杠棒繩索,起擔行走,步調一緻。長子捧靈座、遺像走在前面,棺材後面跟着一群親屬哭哭叫叫,送葬隊伍很長,擡棺的人一路走一路呼号:“噢--噢--噢”。号子齊聲,打得非常有節奏,借于壯膽助威。擡棺的路上不能停頓,一直要走到安葬地。出殡途中,如果經過死者親朋好友家旁,還要在路口設置祭壇、供品行“路祭”禮。

下葬,又稱安葬,最早的墓是無墳堆的。《禮記》:“古也墓而不墳”。到了周代,貴族階層開始在墓上築墳堆,随後築墳之俗遍及民間。

呂四民間安葬,都是預先挖好墓穴,用繩索慢慢将棺材放入坑内,接着燒紙,送葬者将手中香火紛紛抛入坑内,再施些泥土,然後掩埋立碑。

送葬結束後,所有送葬的人選擇另一條道返回,由長子将靈座遺像捧回。送葬隊伍到達家門路口時候,早有人在那裡點燃草堆,所有人依次跨過燃燒的草堆,這就是“燒草跨火”。

五,做七

做七也稱作七,即人死後按7天為一周期,喪家請僧道做法事,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故稱做七。

做七最初脫胎于漢代宮廷的百日設奠祭祀風習。南北朝時候由于佛教盛行,融合中土、印度文化而形成十殿閻王的地獄信仰,喪期中最先有了“七七齋俗”。唐宋以後,做七之風更甚。到了明代,“七七齋俗”與傳統的人體魄魄說結合了起來,并創造出中國化的“七魄觀”,稱為“七七百日”。随後推及民間,一直流傳到現代。

呂四地區做七,從去世日算起,由和尚寫七單,一張貼在靈位旁,其餘分發給死者子女。每隔七日,就要邀請僧道做法事,當地人稱為“七七做,八八敲”,直到七七結束。

呂四做七習俗中,最為隆重的則是“渡橋”和“回煞”。

渡橋,在場地上設一方桌,兩旁各一條凳,用一塊長6米的白布遮在上面代作橋面,橋下放一隻盆,盆裡盛水,放幾個小銅錢,代表橋下有水。渡橋時,兒子拿着死者的鞋、牌位從橋東上橋,慢慢穿過,到下橋後,焚燒白旗和紙,灰撒入盆裡,再把水灰一起潑到河邊則完成了渡橋,意死者在陰間已順路通過了奈何橋。

回煞,是陰陽家按照人死時候的年月幹支推算魂靈返舍的時間,屬于古代擇吉術的範疇。它萌芽于先秦,發展于兩漢,成熟于魏晉時期,興盛于隋唐及後。在呂四,回煞當天,死者家人請人紮了燈籠和梯子等,到了晚上行人稀少的時候,放在煙囪旁,意為死者指路,因為太早了的話,死者的魂魄不敢回家。然後死者的兒子媳婦躲在帳子裡面不要出聲,等着讓死者的魂魄回家,再派人專門看守燈籠,等到燈籠熄滅了就喊:“回來了,回來了”。然後躲在帳子裡的兒女們出來,開始啼哭。

各地喪葬的風俗(科普篇呂四地區傳統喪葬習俗)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