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深山裡的小木匠?在勤工儉學的歲月裡文/黃藥師,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貴州深山裡的小木匠?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在勤工儉學的歲月裡
文/黃藥師
1969年2月,灌縣城關二小教導主任李宗良、回鄉青年黃木匠(後稱“我”)前去城關二小指導學生們制作八個育苗箱急用。因為第二天上午教育局安排團結小學送920、5406菌肥來城關二小。
本文配圖僅供欣賞 如有涉權 請聯系删除
當天我來到城關二小,受到老師們的熱情接待。中午全體師生與我在會議室共進午餐,老師們舉杯熱烈預祝“勤工儉學”活動順利成功。校委會午餐時通知各班的班主任午後給各班選出的兩名優秀學生戴上大紅花,由全班同學送來學校禮堂集中,舉行拜師儀式。
付慶安校長在會上講:首先祝賀城關二小勤工儉學培訓班正式成立,參加培訓的同學都是班上的優秀學生,你們要在全校成為好的榜樣,帶動全校同學在勤工儉學的道路上奮勇前進。你們是各班的代表,要珍惜你們的這次機會。
培訓班報名人數28人,實到27人,大家選舉廖康烈擔任大組長,然後按項目劃分成四個小組,大組長由廖康烈擔任:木工組長由唐甯擔任;泥工組長由王全勇擔任;養雞組長由邱明科擔任;5406、920組長由王智擔任。
每組6人,剩餘3人作為臨時機動人員。
下午3時許,勤工儉學培訓班拜師、宣誓儀式完畢,開始制作菌箱的準備工作。
木工組6人全體上陣,加上廖烈康、王全勇、王智、邱明科,還有少先隊員輔導老師吳玉清。
大家從閱覽室搬來10根長木凳作木工刨凳用,廖烈康協助我配料,業餘木工青年老師高祥普參加斷料,灌縣象棋名家周德龍老師也來參與配料工作,操作還算比較順利,老師們在一旁參觀,工作幹得熱火朝天。
苟德美副校長以及董老師他們把家裡的香腸、臘肉等食品拿到教師食堂,并協助總務唐賢潤、廚房楊師傅做加班夥食,吳玉清老師一整夜專項負責斟茶倒水。學生們幹勁充足,刨木闆的學生們手上磨起了水泡,說:“輕傷不下火線,這是革命的鍛煉!”師生們工作一直在熱潮中,微風拂曉,金雞啼鳴,不知哪位同學高喊:“東方出現曙光了!”師生們在高興的歡呼聲中,順利地完成了8個育菌箱的制作任務。
本文配圖僅供欣賞 如有涉權 請聯系删除
師生們經過一晝夜的奮戰,體力消耗極大,非常疲倦。苟副校長叫學生們吃早餐,很多人都說不想吃。此情景時有打油詩一首為證:
八個育箱擺面前,少年壯志不怕難。
苦戰晝夜展豪氣,東方拂曉任務完。
茶不清心飯不香,欲意睡覺第一樁。
刨花當床真舒展,鼾聲呼噜入夢鄉。
東方朝霞日高照,魂蕩仙山睡正香。
廖康烈的家離學校最近,他本想回家時好好睡一覺,但他隻洗了個涼水臉,随便吃點早餐又回到學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大組長的責任不輕。廖康烈眼睛微紅,兩臂酸痛,說話聲音已有一點沙啞。他極度困倦,第一次熬通宵,默默告誡自己:挺住,必須強振精神!
學校操場裡,全體人員以班為單位排着整齊的方隊,歡迎教育局送920、5406生菌肥的隊伍光臨城關二小。
教育局送菌隊約20人,局領導得知城關二小奮戰一晝夜,完成8個菌箱的制作任務後,高度贊揚了城關二小的師生們。
教育局給城關二小送來一份賀禮——現金1000元,修建一個大廁所。
招待前來賀喜的各學校及教育局領導,午餐規定:凡參會人員每人交三兩糧票、一角錢和生活費,8個人一桌,學習解放軍就地進餐,每桌三份炒素菜,一碗回鍋肉,煮肉的銅罐蘿蔔吃完又添,也算得上一頓豐盛的午餐了。
午後送走客人,師生們的心情輕松多了,大家早早回家,好好睡了個大覺。
第二天,學生家裡有斧子的砍刀的,都帶到學校來。校委會決定:把圍牆邊的水杉及楊槐全部砍掉,作為下一步修廁所及養雞建築備用,學校的綠化樹另想辦法。
付慶安校長和李宗良教導主任商量後說:學校砍水杉是粗笨活,全是一群十二三歲的孩子,要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因此特派五名男老師前來協助工作,要把安全隐患降低到零。
勤工儉學班組的27位同學很早就來到學校,他們帶來了三把砍斧,還有砍刀。
首先由我給同學們講怎樣砍樹,怎樣注意安全,五位老師負責操場内過往人員安全。
剛要開始砍樹,付慶安校長不放心地來到現場,他見沒有拴拉繩,更不放心。于是我請付校長插上定位倒樹标點,若樹全部倒在定位标點,餐飯由付校長請客。從北面牆角開始砍伐,一株、兩株、三株……株株都倒在定位點上。
付校長笑着說:隻要安全,我請客都是高興的!
午後隻剩下兩棵楊槐樹未砍,因為上午砍樹很順利,老師們和我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我們沒有去砍樹現場,在會議室商量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突然,廖康烈氣喘籲籲跑進會議室,大喊道:“師傅,出事了!”
我大步跑到校門口,隻見王全勇癱縮在牆角裡,我上去摸了摸他身體各處,無傷痛現象,在場的學生告訴我:“王全勇吓到了!”我一看,楊槐樹倒在402廠家屬區停車棚,我吩咐廖康烈快速走到現場查看,幸好沒有人員傷亡。402廠有東北人、廣東人,總之是一些操着南腔北調的人,他們就職于中央級保密單位。女同志們叽裡呱啦的,把城關二小的老師們鬧得頭昏腦漲,聽不清她們說些什麼。付校長及老師們得知事故後,面對喋喋不休的婦女們搖頭歎息,一時六神無主,認為隻有暫時回避。
但402廠家屬的幾位老太婆如老虎一般沖進城關二小,見到操場上多是孩子,我是成年人,立馬向我沖來,指手畫腳,又跳又罵,嘴角上泡沫橫飛。我采取“聾啞人不怕雷響”态度,眼睛斜視着她們面帶微笑,時而點頭,時而一句話也不說,她們還真以為我是聾啞人。老師們取笑我:黃師傅是趙家渡的湯圓——有名堂。母老虎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她們的話我聽懂了還是沒聽懂,我在想什麼,她們不知道,就像洩氣的皮球蔫了,沒勁跳了。她們沒有征服我,最後罵罵咧咧回去了。
我想有問題就必須解決,趁熱打鐵,畢竟我們造成了事故。我找董老師要了兩個大的主席像章和兩本精裝主席語錄本,帶着王全勇去402廠家屬區。王全勇怕挨打,有些膽怯,我鼓勵他,誰欺負我們就是對主席的不尊敬,後果很嚴重。
我們來到402家屬區大門口,大聲讀着主席語錄。家屬區出來一群老太婆,見我們戴着主席像章,手捧主席語錄,知道來者不善,又回到了家屬區,再也沒有出來。下午5點左右,家屬區出來一位中年婦女,态度溫和,很有禮貌地問我們:“你們在這裡讀主席語錄已經兩個多鐘頭了,你們怎麼才肯罷休啊,有問題能不能坐下來談談?”
這時,一輛黑色的轎車駛進家屬區,從車裡走出一位老人,氣度不凡的樣子,問道:“何主任,怎麼回事?”原來中年婦女是主任,她把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老人走到我面前問:“你是學校幹什麼工作的?”我如實地向老人彙報。老人又走到王全勇面前,見他眼含淚珠,很驚怕的樣子,慈祥地摸着他的頭說:“小鬼,不要哭,要勇敢,我參加革命時個頭跟你差不多,我就敢打鬼子,發展勤工儉學,是學習延安抗大精神,好事!我明天來學校關心關心孩子們……”
見我和王“凱旋”,付校長長舒一口氣說道:“今天因禍得福,多年的矛盾也化幹戈為玉帛!”我留王全勇在學校吃晚餐,老師們舉杯祝賀,一陣歡聲笑語。
第二天早晨,我在砍倒的樹下量尺寸,402廠的何主任來找我,說老首長要來學校走訪,要我及時告訴付校長他們做好準備。
老照片丨灌縣某小學學生表演節目
早上9點,老首長、何主任,還有昨天鬧事的幾個太婆來到學校,全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付校長在前面帶路, 一行人來到會議室,賓主寒暄幾句。客人入座後,付校長請老首長講話。老首長說:“我在外面多處工作,比較忙,昨天在成都開會,順便回灌縣老家一趟,見我們鄰裡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說明家屬學著作還不夠深入,昨晚居委會開會已批評教育,今天特來城關二小給師生們道歉。城關二小現在搞勤工儉學,是件好事,我們402必須支持。今天我帶來一份小小的禮物,以表寸心,現金50元,水泥1噸,原木5根,石灰2噸,全權委托何主任辦理。”
會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付校長謝言:“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辦好勤工儉學這項活動,回報社會,回報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
養雞場經過半個月的努力,三間中式架子的新房在城關二小建起了,但學校無購買小雞的資金,學生們便自發組織起“我為一隻小雞捐款”活動,買回了小雞仔。
付校長問我相關具體事情,我說再去核實一下。我連問幾個學生,他們都擺手說不知道。我對一個女生開玩笑似地說:“你們隻是擺手,這對師傅禮貌嗎?”女生紅着臉說:“我要是把實情告訴你,同學們就會說我是叛徒。”我告訴女生,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女生才告訴我說:“學生們每人自願捐款兩角購買的小雞。”我把實情告訴付校長,付校長沉思良久,歎道:“學生們都有這種精神,難道老師們就落後了嗎?”結果老師們每人捐款5元,加上學生捐款共120餘元。
一個星期後,402廠的何主任從茶關石灰廠運來4噸石灰。原來計劃捐2噸石灰,怎麼變成4噸了呢?原來是汽車司機不夠4噸貨不拉,反正2噸石灰也不夠,何主任隻得裝了4噸起運。石灰廠廠長來二小收餘下的2噸石灰款,見到學校的狀态,心都冷了半截,2噸石灰款拖欠了半年,廠長給學校提了個建議:城邊岷江裡有的是石灰原料石,發動學生去河裡撿石灰石,能把兩噸石灰款基本擺平就行了。
老照片丨灌縣某小學
廁所即将開工,請了一位泥工胡師傅,他見打小工的全是小學生,眉頭緊鎖,既怕誤工又怕保證不了質量,收不到校方工錢。我告訴胡師傅:“你負責幾根獨立磚柱,整紮實,其他的問題請放心,我來指揮。”經過一個半月的時間,一座嶄新的廁所出現在學校大門的牆角處,紅油漆刷的牆體格外耀眼。
城關二小的勤工儉學活動搞得熱火朝天,木工組把全校14個班的桌凳全部都維修了一次,920、5406産品也投入到養雞場和試驗田及兄弟學校。
灌縣教育局看在眼裡樂在心頭,通知全縣的中小學分批前來城關二小參觀學習。外地的學校也慕名而來,崇慶縣懷遠中學、崇慶縣中學、廖家中學、簡陽中學、犀浦中學……外來的學校學習參觀要先報到預約,由城關二小安排參觀時間,廖烈康、唐宇、王智、邱明科、付右軍分别介紹勤工儉學的經驗和作報告會。全校師生喜上眉梢,樂在心頭。
1969年8月的一天,我愛人來到城關二小,要我立即回家修水碾,如不回家,全家分不到糧食,我所屬生産隊實行對“五匠從員三挂鈎”。這對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 ,城關二小的勤工儉學正如火如荼,我在這裡有渾身使不完的勁,但當地政策不得不服從。
我隻得收拾好行李返家,校委會隻有校長付慶安、教導主任李宗良及15個培訓班學生知道,他們幫我拿着行李到灌縣汽車站。我準備購兩張回柳街的汽車票,廖烈康和15位同學卻要集資為我購兩張車票共計一元六角。我堅決反對,同學們說:“如果不同意徒弟給師傅買車票的話,我們就當衆給你跪下了。”我眼睛濕潤了,這麼優秀的徒弟們,我就要離開你們了!學生們排着長隊,不停地向班車上的我揮手告别,班車已離車站很遠了,我從車窗上看到孩子們揮着小手,依依不舍望着遠去的車,我的心感到陣陣疼痛,淚水忍不住流出眼眶。
改革開放後,全民逐步奔向小康生活,雖然地震等一些災難給都江堰人民帶來了一些困難,但在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下,都江堰人民敢于拼搏,努力奮鬥,古堰煥發出勃勃生機,生活更美好,城關二小在上海人民無私援建下面貌也煥然一新,為感恩,城關二小改名“友愛學校”。
黃藥師本名黃天義,都江堰市石羊鎮水月社區人,現年80歲,都江堰市作家協會會員,柳風農民詩社社員。有詩歌發表于《柳風報》及各平台,有文章被收錄在《歲月都江堰》的《灌縣老故事》《灌縣故事》《民間傳說》等文集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