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粽子
制作香包。
村民将艾葉、葛藤插于門框。
在龍岩永定,端午節是客家人一年一度的“粽子節”“五月節”,是客家人一年中“五、八、臘”三大節日之一,除了包粽子、賽龍舟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些當地特色民俗。
永定客家人一般把端午節叫作“五月節”,端午當天日出之前,幾乎家家戶戶都灑掃庭除,以葛藤、菖蒲、艾葉插于門框上,懸于堂中,以避邪避禍。
“客家人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就是要挂艾葉、葛藤,祈求平安、順利。艾葉、葛藤有祛毒避瘟的作用,在傳統醫學上具有一定的醫藥價值、科學價值。”湖坑鎮洪坑村村民林日耕說。
客家人端午時節還有佩戴香包的習俗,特别是小孩佩戴香包也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包内有朱砂、艾草等,外包紅布,清香四溢,用五彩繩做出各種不同的形狀,結成一串,玲珑奪目。洪坑村的林家阿婆每年都堅持給孫子、小外孫做香包,讓他們在端午節當天佩戴。林阿婆說,雖然如今市場上也有很多賣香包的,但她感覺還是自己親手制作的更盡心意。她将祝福一針一線地縫到香包裡,希望能給孩子們帶來平安和幸福。“現在天氣炎熱,蚊子多,萬一被蚊子咬了,拿裡面的艾草擦一擦就好了。希望小孩子健康成長、快快樂樂!”
随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把很多美好的習俗忘掉了,尤其在年輕一代的眼裡,端午節或許隻剩下吃粽子了。殊不知,吃粽子隻是端午節的内容之一,在農村老一輩中依舊保存着許多傳統習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