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蛏子黃色蟲子

蛏子黃色蟲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34:51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1

啊!蛏子裡有蟲子!

這海鮮能吃嗎?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2

爆料:吃蛏子時發現小蟲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中發圖爆料稱在吃蛏子時發現有小蟲,内心十分不安,怕對人體有負面影響。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3

博友在微博中表示她12月16日下午在天津某超市裡買了一斤蛏子,看着挺新鮮的。炒制後發現多隻蛏子體内有蟲,可以肯定的是,一斤裡面10個有8個有蟲。。。。孩子吃了兩隻,心裡特别不安和愧疚。。。。雖不清楚是什麼蟲,也無意給超市損譽。。。隻想搞清楚蟲是什麼蟲,對人身體有何影響。。。蟲的樣本已留,求助大家指點。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4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5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6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7

類似蟲子的物體到底是啥?

首先科普一下

蛏子,學名缢蛏,别名"小人仙"屬軟體動物,是雙殼綱簾蛤目貝類動物,生活在海洋之中,為常見的海鮮食材。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形,自殼頂到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缢蛏。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8

照片中的半透明狀類似蟲子的物體到底是什麼?在飯桌上常見的這種普通貝類真的長蟲子嗎?

記者随後請教了天津農學院副教授李永仁。李老師介紹,微博照片中的“小蟲”不是真正的蟲子,而是蛏子體内的“胃部攪拌器”——晶杆,它的作用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是蛏子的一個消化器官。

李老師表示,晶杆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和蛋白質,除了蛏子外,海螺、蚬子、牡蛎等貝類體内均有。是無毒可食用的正常組織。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9

晶杆消化作用示意圖 圖片:物種日曆

各地均有類似事件報道

網上也有類似的案例報道,小編在網上搜索後,發現了一些非常相似的所謂“寄生蟲”、“透明蟲”、“注膠”案例。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10

案例一:廈門蛏子裡也有“透明蟲”

據廈門日報報道,2015年廈門市民黃先生在蛏子裡也發現許多透明“蟲”,這把他給吓了一跳。根據黃先生提供的圖片,這些“蟲子”幾乎是透明的,外形細長,其中一端還帶有一些血色。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11

這些透明“管子”,是蛏子的消化器官。圖片:廈門日報

根據圖片和描述,集美大學水産學院副教授鐘幼平介紹,所謂的透明“蟲子”其實是蛏子體内的器官“胃部攪拌器”,也就是晶杆。蛏子的晶杆呈半透明明膠樣棒狀,大約兩三厘米長,其中一端大約有四分之一的部分會有血色。由于一般人煮蛏子時,并不會把它掰開來,而等蛏子煮熟後,晶杆已經溶解,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案例二:煙台蛤蜊被“注射明膠”

2016年月7月,有山東煙台市民反映在蛤蜊中發現明膠類物體。他用筷子從蛤蜊裡挑出了一條半透明物體,他認為這是商販給蛤蜊注射了明膠,“吓死人了,海鮮還能不能吃了,裡面都是明膠......”還有市民反映:“上周買的現成的蛤蜊肉,也是這樣子,我也沒敢吃,不知道是啥東西!”

蛏子黃色蟲子(怪吓人的好好的海鮮有)12

煙台市民反映,他用筷子從蛤蜊裡挑出了一條半透明物體。來源:膠東在線

經專家介紹,蛤蜊中揪出的白色長條并不是明膠也不是什麼寄生蟲,而是蛤蜊、牡蛎等軟體動物的一個消化器官晶杆。有的晶杆體易溶,如牡蛎,從水中将牡蛎取出後,晶杆體會自行消失;有的堅實難溶,如蛤蜊,這就是市民揪出的半透明物體。

當然,貝類長寄生蟲理論上還是有可能的,特别是淡水類水産,這與其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所以食用海鮮河鮮等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徹底殺死細菌,不可輕易吃涼拌類的海鮮。

新報記者 張宇塵

新媒體編輯 張宇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