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們是不是已經在籌劃帶娃長假旅行啦?帶娃出行的囧事你可能有一籮筐,尤其是帶娃坐!飛!機!旅!行!每次坐飛機都像一場戰役!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帶娃坐飛機超詳細攻略,收藏指數 ★ ★ ★ ★!
行前準備第一戰
• 事件:買機票、選座位、訂餐、收拾行李
• 戰略思想: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駕齊驅
➊ 買機票
提前定好大人和小孩的票。寶寶有專門的“嬰兒票”,是無座的,适用于14天-2周歲的寶寶;2-12歲的孩子則有“兒童票”。在航空公司官網或第三方平台均可買到。
在嬰兒票價格方面,約64%的航空公司規定嬰兒票價為成人票價的10%,而美聯航、加拿大航空、德國漢莎航空、法國航空、澳洲航空、大韓航空等航空公司對嬰兒乘客實行境内免費政策(以航空公司最新政策為準),如果攜帶孩子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澳洲、韓國等地境内遊玩,可以盡量選擇那些對嬰兒免費的航空公司哦!
➋ 乘坐飛機
使用孩子的出生證(嬰兒)、戶口本、身份證或護照均可。
➌ 選座位
值得注意的是,2歲以下孩子在飛機上需要媽媽抱着或在嬰兒籃中。很多航空公司需要提前打電話預留第一排有嬰兒籃的位置,不同航空公司規定不甚相同,媽媽們可以試試看!
在選擇航空公司上,新西蘭航空的座位可以直接拉下作為嬰兒床;新加坡航空照顧寶寶非常貼心,甚至會帶領孩子們做遊戲,爸爸媽媽們很多時候會因為一家航空公司決定去一個地方,就是這麼簡單粗暴!(誰幫我們收一下這兩家的廣告費?)
➍ 訂餐
在飛機起飛前至少24小時預約嬰兒/兒童餐,豐富的小零食小點心不僅能讓孩子在飛機上保持安靜,也能緩解飛機飛行對于孩子的沖擊。
➎ 收拾行李
注意嬰兒車很多不能帶上飛機,提前看好,不行的托運,帶好裝折疊嬰兒車的袋子避免磨損。
機場手續第二戰
1
事件:換登機牌、安檢、候機
2
戰略思想:以減少排隊時間為目的不斷虛弱孩子的戰鬥力
在機場櫃台換登機牌一般會有專門的愛心通道可以省去排隊的煩惱,注意,一定要提!前!到!機!場!臉皮要厚,不懂就問,主動問工作人員,也要強調下飛機想出機艙先拿嬰兒車!
在安檢的過程中,建議分兩個包進行安檢,以下簡稱"禁品包"和"嬰兒包"。
➊ 禁品包:建議把需要托運的、不能登機的東西都放在一起。傻瓜媽媽告訴你:電腦、IPAD、手機、充電寶、雨傘、有水的奶瓶和水杯。如果帶上嬰兒車過安檢的話,安檢人員也會要求嬰兒車過安檢,所以注意嬰兒車上不要有禁品哦!
另外,包括雨傘、電器為禁品(所有帶電池的東西哪怕是玩具)、所有的瓶瓶罐罐都要在100ML以内。
➋ 嬰兒包:主要包括三五片紙尿褲、濕紙巾、幹紙巾、備用衣服一套(出門通常拿連體裝)、安撫玩具一件、小零食、圍兜、水杯等。奶粉寶寶需要帶上奶粉、奶瓶、或者保溫杯。這些裝備基本可以解決飛機上的吃喝拉撒,就算是煩悶了也有玩具可以玩耍!
➌ 安檢口步驟:過安檢的時候需要先把行李都放上去,"禁品包"單獨拿出來,再卸下腰凳,抱着寶寶過安檢。通常警衛會讓寶寶喝一口水,确保水壺裡的是正常的水。安檢完後通過特殊愛心通道,一般會有兒童行李車,是汽車和飛機形狀,儲物空間也大,如果寶寶會坐了,可以讓ta坐在裡頭。
遇到機場的有兒童娛樂區可以讓孩子盡情玩耍,一方面家長可以逛街買買買,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盡快耗電,這樣在飛機上也能安靜不少,算是一個小心機吧!
行程過程第三戰
1
事件:行程選擇、機上活動、安全事項
2
戰略思想:能睡就睡,能吃就吃,能躺着就不坐着
如果孩子還小,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一覺睡到目的地” ,能吃就吃,能睡就睡,多漂亮的雲朵都不如孩子的片刻安靜。
➊ 不要試圖給孩子耳朵裡塞上紙團和棉花,這并不能防止航空性中耳炎,還會有一定危險。
➋ 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給寶寶喂奶或吃點零食,以便寶寶做充分的吞咽動作,防止耳朵出現疼痛感。
➌ 哭鬧是有利于開啟寶寶咽鼓管的,可以減緩疼痛。
➍ 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不能讓寶寶睡覺,因為睡眠時耳膜發生氣壓傷的可能性會大為增加。
➎ 寶寶患感冒應推遲行程,因為感冒會導緻咽鼓管堵塞。在飛機起降時由于氣壓變化,耳内外及鼻窦内外氣壓失衡,易導緻鼓膜和鼻窦氣壓傷。
學完了一身技能,隻差一個目的地,該帶寶寶去哪裡旅行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