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管系統是以空氣為傳送介質,系統室外機集中産生冷熱量,系統室内、外機之間由制冷劑銅管連接,屬于直接蒸發式系統。室内機是一個簡單的空氣處理箱,将從室内的回風(或回風與新風的混合)在内機集中進行空氣處理,如冷卻、加熱、加濕等,再直接由風管送入各個空調區。
室内機是一個簡單的空氣處理箱,采用高效低噪聲離心風機,機外餘壓一般為20~250Pa以保證房間内氣流組織合理。
風管機系統由于采用送風管道,風管斷面有一定尺寸,故對建築物有一定的要求。
系統設計:
氣流組織:
氣流組織的好壞,是影響室内空調效果的直接因素,在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盡可能地保證室内參數(特别是溫度)的均勻性。
防止送回風空氣嚴重短流,以導緻空調效果不良。
防止夏季時直接對人體吹冷風。
常用送回風方式:側送上回方式;上送上回方式;側送側回方式。
常用送回風方式優缺點:
風口選擇步驟:
确定每個風口的送風量(回風量);選擇風速,計算出送風口面積;根據送風口要求确定尺寸;根據選擇的尺寸驗算風速。
常用風口形式:方形、圓形散流器、條縫型單層、雙層百頁等。
不同送風方式的送風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 ASHRAE:
低速風管系統的推薦和最大流速m/s:
側送風口的送風量 l/s:
注意事項:
側送風口做中送風時(如挑空客廳),應選擇較高風速;
原因:自由送風比貼附送風風速衰減快,建議選擇3.5~4.5m/s。
送風口風速計算舉例:
送、回風口風速選取須合适:不能送、回風口尺寸一樣大小,并要求通過嚴格計算來确定。
如:國标型号 :FP8.0,送風量(高速)為800m³/h;
送風風速選擇3m/s;
送風面積為800÷3600÷3÷0.75(格栅有效面積系數)=0.099m2;
要求條縫送風口高度為200mm;
0.099÷0.2=0.495;選擇200*500條縫型風口。
實際風速為800÷3600÷0.2÷0.5 ÷0.75=2.97m/s。
回風口風速:
回風口風速選擇2m/s;
回風面積為800÷3600÷2 ÷0.75 =0.15m2;
選擇250*600條格栅回風口(濾網);
實際風速為800÷3600÷0.25÷0.6÷0.75=1.98m/s。
主風管的布置:走廊、客廳周邊。
支風管的布置:設置調節閥。
總壓、靜壓、動壓:
總壓(Pt) =靜壓(Ps) 動壓(Pv)
風管設計基本要求:
考慮噪聲、材料、能耗和安裝空間的條件下将風速确定在允許範圍内;
避免風速、風向的陡變;
方形風管盡可能設計成正方形,高寬比不得超過8:1,一般應控制在4:1範圍内;
采用光滑的風管材料;
安裝時由于材料、安裝連接方式等方面的變化會導緻實際阻力與設計阻力存在差異,因此選用風扇和電機時應考慮一定的安全系數;
避免風管與管道或其他建築設施沖突。不可避免時要采用平滑過渡,過渡段的長徑比要大于3。
機組的機外餘壓≠實際的風管阻力,兩種情況。
情況 A:
實際風管阻力>機組的機外餘壓;
室内機組的送風量會很小;
與房間熱交換能力下降,房間制冷制熱效果差;
室内機組制冷時可能會結霜機組防凍保護;
制熱時可能會發生高壓保護,導緻機組損壞。
風管設計的重要性-阻力偏大:
情況 B:
實際風管阻力<機組的機外餘壓;
室内機組的送風量會很大;
風管實際風速很大,室内噪音就會很大;
機組出風口處可能會出現飛水現象;
風機的吸收功率會大,運行電流就會大,如果超過風機的額定電流則會燒毀電機。
風管的風速:
風速過大;
風道截面小,節省材料,少占建築空間;
系統阻力大,需要風機的壓力高,消耗的功率多;
可能導緻噪聲增大,飛水。
風速過小………
推薦風速:
幹管的風速:<6m/s;支管的風速:<4m/s。
新風的供給方式:
如果無限制地減少新風量,甚至為零,會惡化室内空氣的衛生狀況,故需通過采用新風裝置,或适當滲透等方法來保證室内具有一定比例的新風。
家用中央空調系統中,一般推薦新風占總風量的10%左右。
根據新風、回風混合過程的不同,工程上常見的供給方式有以下方式:
房間縫隙自然滲入;風機盤管背面牆洞引入新風;單設新風機組,供給風機盤管;單設新風機組,獨立供給房間内。
冷凝水系統設計:
冷凝水量,每1kW冷負荷産生冷凝水0.4~0.8kg/h。
冷凝水管的管徑:
注意事項:
水平管道一般應沿水流方向保持不小于5‰的坡度。
當冷凝水盤位于機組内的負壓區域時,冷凝水盤出水口處必須設存水彎。
冷凝水管可采用鍍鋅鋼管或UPVC管。
冷凝水管應進行保溫,可采用厚度為10mm的難燃型發泡橡塑材料。
存水彎示意圖:
冷凝水提升泵:
原因:冷凝水管坡度難以滿足。
适用:暗藏式室内機組,卡式風機盤管。
冷凝水提升泵應用示意圖:
機組典型安裝:
室内機的安裝:
選擇空調出風可以遍及整個房間并且便于布置連接管、接線、排水管至室外的合适位置。
天花闆結構要足以堅固以支撐機組的重量。
連接管、排水管和連接導線能夠穿過牆壁連接室内與室外機組。
室内機組與室外機組間的連接管以及排水管越短越好。
檢查挂闆是否可靠,機組是否水平放置,并考慮排水坡度(落差不超過10mm),如下圖所示:
室内機的位置:
空調出風可以遍及整個房間;
便于布置連接管、接線、排水管至室外;
回風口周圍不要放置阻礙空氣吸入的障礙物;
遠離熱源、蒸汽源等;
主機及遙控器要距離電視、音響等一米以上,以免互相産生幹擾;
不要靠近高頻設備、高功率無線裝置的地方,以免幹擾空調的正常工作;
吊裝方式:
室内機安裝:
室内機進出風口的切換;提供的室内機均為右視結構,若因安裝位置的限制,需左視結構的室内機。也可以輕松将本産品由右視結構的室内機切換為左視結構的室内機,具體方法如下:
拆下右視結構的進風口;
拆下右視結構的出風口上的接水盤、上下出風蓋闆和兩個出風小側闆;
将拆下的下出風蓋闆調頭後裝上,将拆下的上出風蓋闆調頭後裝上,相應将拆下的兩個出風小側闆裝到右視結構出風口的另一側,然後裝上接水盤;最後将拆下的右視結構進風口裝上,這樣即完成了室内機進出風口的切換。
送風管的安裝:
矩形風管可直接與室内機送風口連接,
圓形風管需增加一個過渡風管和室内機送風口相連,并單獨到各自散流器。
各散流器出口風速,應調整到基本一緻,以滿足房間空調要求。
送風管的連接:
回風管的安裝:
用鉚釘将回風管連接在室内機回風口上。
另一端與回風百葉窗連接,可制作一般帆布風管,用8#鐵絲加強,成折疊狀,這樣可根據室内天花高度自由調節。如下圖所示:
機組的回風:
新風口的安裝:
室外機的安裝:
室外機安裝位置要求:
1.室外機組的預留空間必須滿足随機說明書中要求的距離。以保證正常的出風與冷凝器散熱。
2.請盡可能不要将室外機安裝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如有必要可安裝一個不影響機組出風的遮蔽物。
3.室外機安裝的位置應遠離熱源、 蒸汽或易燃氣體。
4.不要将室外機安裝在強風或灰塵大的地方。
5.不要将機組安裝在經常有人經過出風栅的地方。
6.排出熱風及運轉噪音不影響鄰居生活;
室外機安裝預留空間:
多台室外機組安裝:
當兩個或多個室外機組安裝在一起,必須對其選擇适當的位置,避免其中一個機組吸入另一個機組排出的空氣。
當兩個或更多的室外機組,安裝在另一個上面,必須确保它們同一個方向或者使其背靠背,這樣可避免出現氣流短路。
冷凝排水管的安裝:
保證機組冷凝水出水順暢;
冷凝水管也必須做保溫,否則會造成室内漏水現象。
冷凝排水管的安裝要求:
排水管要順牆直接到一個水平面,不要讓冷凝水弄髒牆壁。
因為一般沒有彎管液封,故要避免将排水管末端放入水中。
為了系統排水容易,排水管要向下傾斜,有一個至少1:50的斜度以防止漏水。
室内機:
冷媒管安裝:
冷媒管的安裝要點:
銅管必須采用光亮退火處理,以保證銅管内無雜質。
每一型号機組的冷媒管的直徑必須按産品随機說明書裡所要求的管徑,銅管的壁厚必須達到如下表的要求:
彎頭應采用大半徑彎頭,以減少冷媒管道阻力。
連接管應盡量從盤管上直接截取長管,以減少焊點,降低系統洩漏的可能性。
安裝銅管穿牆時必須保證不進灰塵牆屑等雜質。必須在銅管兩頭使用悶頭密封,防止雜質進入。
銅管焊接,焊接時必須沖氮氣進行保護焊,保證焊接時無氧化皮産生。
冷媒連接管必須做保溫,保溫管采用阻燃防水的橡塑保溫管,液體管為13毫米,氣體管為16毫米。
必須保證機組的壓縮機回油:當室外機高于室内機時,提高的垂直大于8m以上,從回氣管的底部,每隔8-10m在回氣管上做一個存油彎
機組在做室内外連接管保壓檢漏時,不能連接到室外主機上進行保壓,可以在連接管室外接頭處另接三通閥進行沖氮保壓試漏。
配管連接:
配管連接方法:
将擴口管對準螺紋接頭中心,用手将擴口螺母充分旋緊。
用力矩扳手旋緊擴口螺母,直到力矩扳手發出“咔塔”聲。
連接配管時,相應的力矩扳手必不可少。若使用其它活動扳手或固定扳手,會因用力不當而損壞喇叭口。
配管的彎曲角度不能太小,否則配管可能破裂,所以安裝人員在彎曲粗管(≥12.7mm)時,請用彎管器。
喇叭口連接與檢漏:
回油彎示意圖:
喇叭口的制做:
銅管的焊接:
機組冷媒管的連接是喇叭口螺紋連接,對于連接室内外機不能用一根銅管時,需要銅管之間的焊接,請參照圖示。
注:銅管的長度不能大于标準長度。
連接銅管保溫要求:
要求保溫材料阻燃且耐溫在85ºC以上,厚度8mm以上。
用PVC保護帶将配管和連接電線紮成一束,将配管和連接電線分開。
包紮時,應從室外機下部一直包到管束入牆處。
用塑料粘膠帶将PVC保護帶粘貼固定,以防松脫。
将包好的管束用管夾等物品固定在牆上。
用密封膠泥或油灰塗料等物封住室外側的穿牆孔。
護帶不要纏得太緊,以免影響絕熱效果。
抽真空和冷媒充注:
機組抽真空的要求;室外機截止閥的開啟、關閉;機組的抽真空、沖注。
室外機截止閥的開啟、關閉:
機組抽真空的要求:
室外機出廠前已充注了制冷劑而不要抽真空和充注制冷劑,将制冷劑管連接好後,從室外機放出制冷劑之前須對室内機和連接管抽真空。
擰下室外機吸氣截止閥檢修接頭的螺帽,将複合壓力表接上。
如圖将真空泵連于複合壓力表,打開複合壓力表和真空泵對室内機和連接管抽真空。
機組抽真空的方法:
須保證抽真空的時間,使抽真空後的絕對壓力表不高于120Pa,并保持壓力5分鐘内不回升。
抽真空後,擰開室外機兩個截止閥的閥杆,将制冷劑注入室内機。
機組的抽真空、沖注:
凝結水系統:
凝結水水平管道應沿水流方向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
當凝水盤位于機組内負壓區時,冷凝水出水口處必須設置存水彎;
冷凝水管宜采用U-PVC管;
冷凝水管安裝完畢,必須進行通水及存水試驗。
電氣安裝:
接線規格:
内外電源連接線必須使用GB5013.2-2008所規定的YZW線或同等規格以上的線。
具體電源線、控制線參見相應的《産品技術手冊》。
注意有無輔助電加熱的區别!
線控器的安裝:
根據設計位置确定具體的合理安裝位置。
四顆塑料脹管須全數埋入且無松動。
固定底闆時,自攻螺釘需全部旋入,嚴禁有較大突出。
建議對自攻螺釘端部作絕緣處理,以避免自攻螺釘端部接觸電控闆造成短路故障。
确保連接線一一對應關系的正确,特别是在中間加長連接線的情況下。
線控器的拆卸:
将一字起子頭插入盒蓋下邊的缺口處,旋轉一字起子以打開缺口附近的塑料扣;
用手扳起盒蓋,沿盒蓋四周移動并旋轉一字起子,以打開其餘塑料扣;
打開盒蓋後應小心移動,避免拉壞連線。
安裝要點及注意事項:
銅管長度小于5米,可采用放制冷劑的方式來排空氣;大于5米則必須抽真空并加沖制冷劑;
送、回風口風速選取須合适:不能送、回風口尺寸一樣大小,并要求通過嚴格計算來确定。
新風管新風入口處應選取防水百葉及兼有防蚊蟲功能的空氣過濾網。
室内機所接風管的長度需嚴格控制,具體應根據樣本中室内機的機外餘壓大小而定。
在導緻冷熱量損失和産生凝結水的部位應作保溫;
管道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然材料;
保溫層的外表面不得産生凝結水;
非閉孔性保溫材料的外表面應設隔汽層和保護層。
風管必須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複合材料風管的覆面材料必須為不燃材料,内部的絕熱材料應為不燃或難燃B1級,且對人體無害的材料。
隐蔽工程的驗收:先安裝,後裝潢;裝潢後,機組調試;
與裝潢、水電的協調,空調的特點及注意事項:
不要損壞保溫;存水灣與吊頂;檢修孔;冷凝水的排放;配線要求,配件要求。
裝潢施工期間的監察:
經常到現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補救;檢查内容。
建立備忘錄:
與業主、土建、裝潢、水電之間的協調事項;銅管的實用長度和規格。
調試時注意事項:
檢查機組是否滿足調試條件,特别是供電等是否正常!
首次開機前必須進行8小時預熱。
制冷系統确保不漏後,必須用真空泵抽真空。禁止用機組内的制冷劑來趕空氣,以保證機組正常安全地運行。否則會有制冷、制熱量不夠及燒壓縮機的隐患。
調試時注意事項:
室内機組的送風和回風情況必須良好,以保證室内的制冷效果和機組的正常運行.
檢查室内風扇電機是否正轉。
風管風速及機組風量不能太大,使室内噪音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内,并且可有效防止飛水現象的産生。
檢測風機的運行電流必須小于名牌上标定的額定電流。
機組安裝完畢後,線控器操作面闆應從連接線上卸下來,等交付業主使用時再裝上開機使用。另線控連接線的接插件必須用東西保護好,以免損壞接插件線頭。
冬季首次開機前必須進行24小時預熱。
機組的選擇:
确定房間所需總制冷量,并确定風量(要求室内風量>5次/h的換氣量)。
根據風量和風管系統布置,确定系統所需的機外靜壓(30Pa-250Pa)。
機組的淨冷量(機組制冷量與風機電動機的發熱量之差)與實際計算所需冷量進行比較,如淨冷量小于實際計算總冷量則應重新選型。
冬季熱量不能滿足要求,應選配電加熱量。
設備布置:
主機的布置應盡量靠近服務區,以便連接銅管盡量短;室内機盡量布置在衛生間、走道、儲藏室的吊頂内,新風通過新風管道送至室内機回風箱;當室内機噪聲較大時,主風管應裝設消聲器。
風管設計:
一般為矩形,其斷面的長、寬比盡量小于1:6(最佳1:3),特别不要達到1:10;風道擴大部分的角度盡量小于20℃;縮小部分角度盡量小于45℃。支管上均應設置風量調節閥;送風口以側送雙層百葉風口為主,也可根據裝飾需要采用頂送散流器風口或條縫型風口。大空間(如電影院、候機廳、候車廳、大廳堂等)則應采用噴口送風。
銅管長度小于5米,可采用放制冷劑的方式來排空氣;大于5米則必須抽真空并加沖制冷劑;
凝結水管坡度宜0.5~5%;
送、回風口風速選取須合适:不能送、回風口尺寸一樣大小,并要求通過嚴格計算來确定。
新風管新風入口處應選取防水百葉及兼有防蚊蟲功能的空氣過濾網。
室内機所接風管的長度需嚴格控制,具體應根據樣本中室内機的機外餘壓大小而定。
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暖通南社整理編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