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自稱取得保研資格的985本科生在網上發帖吐槽稱,北大數學學院某博導碩士畢業于湘潭大學,而本科“還是XX學院沒寫上去”。并且表示“瞬間不想跟了”,并“希望北大能整頓下師資”。
這也讓圍繞着“第一學曆”的激辯
在輿論場上延宕
其實,關于“第一學曆”的讨論
在國慶假期期間就上過熱搜
教育部曾回應:
沒有“第一學曆”這個概念
此前,教育部針對網友提問“請問專升本(非成人高招專升本)畢業後的第一學曆是專科還是本科?”進行答複稱:
學曆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曆,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文件中沒有使用“第一學曆”這個概念。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所說“學曆”通常指的是個人獲得的最高或最後的學曆。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回應“第一學曆”問題。早在7年前,教育部就曾對“第一學曆”的問題做過回應。
2014年8月,教育部在答複“我高中畢業後參軍,在部隊考上中專軍校成為幹部,請問我的第一學曆是高中還是中專”的提問中回複:學曆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曆,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所說“學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後的學曆,沒有使用“第一學曆”概念。如果一定要強調“第一學曆”,小學、中學也是學曆。
雖然教育部表态沒有“第一學曆”的概念
但這不能阻止社會形成自己的一套認知模式
制造“第一學曆”的概念
流行于社會的所謂“第一學曆”
其實就是第一張高等教育文憑
是本科還是專科、一本還是二本之類
如果本科為普通高校
碩士考取了211或985名校
也會被認為“第一學曆”不佳
不少網友表示,
區分第一學曆很正常
也有網友表示:
優秀的人不需要靠第一學曆認證
也有網友表示,
不該歧視第一學曆不高的人
對此,光明網評論,這是非常戲劇化的一幕,以往對“第一學曆”的歧視往往來自于學校對學生、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沒想到這次反過來了,本科生歧視博導,還要給學校指點指點。這種對所謂“第一學曆”的偏見,未免有點走火入魔。
有些人看重“第一學曆”,并非全無邏輯,這也是對高考機制的認可,信服高考對人學習能力的篩選作用。不過如果把高考這個變量推而廣之,把一個偶然的因果聯系(高考),放大到全部現象之間(人生成就),将其絕對化,賦予“一考定終身”的意義,肯定是漏洞百出的。
新華日報評論,“第一學曆”光鮮,就一定優秀嗎?未必。高考分數隻能代表學生在高考選拔中的水平,經過三年或四年的學習,他們的能力發展得怎麼樣,不完全取決于學校的牌子,而是一個動态的結果。事實上,“第一學曆”崇拜的罪魁禍首,就是一些用人單位,在人力資源供大于需的“買方市場”,人為設置門檻、擡高選人标尺,導緻“第一學曆”論甚嚣塵上。這實際上是一種學曆上的“出身論”“血統論”。
紅網評論文章則提到,被“質疑”的教授叫胡俊,從北大數學學院官網來看,顯示其碩士畢業于湘潭大學數學系,博士就讀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從胡俊教授碩士畢業院校來看,湘潭大學确實并非211、更非985,然而該同學僅憑這一點,便能斷言胡俊教授的水平不行嗎?
據公開信息,胡教授發表相關領域的論文50餘篇,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中國計算數學屆最高獎項馮康科學計算獎得主,還是獲得德國洪堡研究獎學金的洪堡學者,現任三個國際期刊的編委和北京計算數學學會秘書長。一個同時擁有傑青、洪堡學者和馮康計算獎這3大名頭的學者,足以敲開全國所有大學的大門并被奉為座上賓。
文章稱,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名校出來的未必都是人才,普通院校出來的未必不是人才。況且不看學校等級,僅從學術水準來看,湘潭大學的數學系實力不弱,甚至要強于絕大多數的985名校,僅從學校名氣來否定這位教授顯然沒有任何道理。
在文章作者看來,當前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深受“學曆出身論”的荼毒,以為唯有出身名校才有學問。但作為當代大學生,該同學是否知道,在選擇導師時,多方位地了解導師,有什麼研究成果,從事領域與自己的研究興趣是否契合,這比一味關注老師的本科出身重要的多。
綜合自光明網、紅網、澎湃新聞、新華日報、新浪微博等
來源: 工人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